中国梦13亿人的复兴梦想
检索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与文章,“中国梦”是他最常提到的词之一。无论在国内发表重要讲话,还是出访时面对外国友人,他总爱谈及梦想。
在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东方大国,梦想能成为最高领导人的关键词,一定有其道理。
从历史中走来
习近平提出“中国梦”时,正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这个吸引无数观者的展览,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所走过的历史进程。
无论是“雄关漫道真如铁”的过去,还是“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抑或“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中华民族始终有着民族复兴的梦想。
“外国人往往不理解中国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快“中国梦·我的梦”演讲稿,中国人搞发展的劲头为什么这么大。这首先要看看中国的历史。中国在历史上曾经很辉煌,而近代以来又很悲惨,受尽屈辱,这个反差太大了。”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感慨,中国人总有那么一股民族复兴的心结和劲头,这是一种精神动力。
冷溶说:“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了屈辱的历史,从此也开始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也就是开始了中国梦的历史。”最早,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承担起了领导人民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历代领导人都对民族复兴作了大量论述。
习近平说,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靠人民去实现
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说,中国梦“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人民的梦想是什么?习近平说,我们的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人民的梦想与国家、民族的梦想有何关联?习近平说,“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总结说,新中国使我们“站起来”,改革开放使我们“富起来”,是国家、民族的强盛,让人民的幸福有了坚实的依托。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3年多里,中国站在历史的潮头上,为冲刺梦想做足了准备。十八届三中全会完成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十八届四中全会绘就全面依法治国的蓝图;十八届五中全会吹响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总号角。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党风廉政建设大踏步前进。本届中央领导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一一呈现在世人面前,为梦想保驾护航。
与世界梦共振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需要中国。中国梦与世界梦同频共振。
在出访中,习近平爱提中国梦,也爱提中国梦与各国梦想的交融。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他说,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他说,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
中国梦和世界梦之间有何关联?习近平在非洲的讲话很有代表性。他说,13亿多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0亿多非洲人民正致力于实现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非洲梦。中非人民要加强团结合作、加强相互支持和帮助,努力实现我们各自的梦想。我们还要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
而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他强调,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
中国梦与世界梦,互相为对方提供着机遇。“中国发展的列车”在驰骋:1月1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正式开业。与此同时,“一带一路”、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中国方案”不断从概念走向现实,让世界看到了来自中国的机遇与诚意。
历史终将证明,中国梦不仅是中国之福,也是世界之幸。
“四个全面”:引领实现中国梦的战略布局
梦想承载希望和未来。“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一经提出就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汇聚起了中华儿女变革中国、富强中国的磅礴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依靠人民来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出发,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诉求,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四个全面”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呈现出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丰富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规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是引领实现中国梦的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追梦之现实基础
从邓小平当年提出“小康之家”的伟大构想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注着我们对“小康社会”梦想追逐的进程,也表明我们追梦圆梦的阶段性目标不断向前迈进,让这个连接国家、民族和个人的中国梦变得更加前程可期。中国梦贯穿始终的战略目标依次涵盖着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演讲稿:我的中国梦,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民生兜底、保障全覆盖、改革发展成果真正共享的小康社会,是能够体现全社会意愿要求、找寻到最大公约数的小康社会,是实现经济稳健增长的同时,“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小康社会……其不仅是我们当前建党百年的奋斗目标,更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跃。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重要战略节点的确立实现,就不可能有中国梦的最终实现。
全面深化改革:践梦之动力方法
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让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变得生机盎然、活力无限,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随着追梦圆梦的进程不断推进,“改革号”巨轮已经驶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相互交织叠加、错综复杂。如何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协调推进各领域各环节的改革,最大限度集聚人民群众改革智慧和力量?答案是必须全面深化改革,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强劲动力,汇聚起改革发展驰而不息的正能量。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根本动力。梦想的最终实现,需要正确的方向和科学的引领。要想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还必须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只有全面把握改革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正确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加强社会治理的能力、建设生态文明的能力、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能力,把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探索对接,全面协调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中国梦之航船才能穿越激流险滩,驶向胜利的彼岸。
全面依法治国:护梦之坚实保障
作为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深刻而广泛的革命,全面依法治国内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当中,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制度保障。今天,中国的全面发展既要靠改革的力量,又要依靠法治的力量。中国梦的实现既需要改革的内驱动力,又需要法治的铸基护航。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实现中国梦首先要实现国家富强,只有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才能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蓬勃发展,因此,法治是实现国家富强梦的制度基石。在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征程中,要全面展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就必须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可以说法治也是实现民族复兴梦的制度保障。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如何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权益,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安全和尊严,法治是必由之路。只有强化法治信仰和权威,人人尚法、尊法、用法、护法,社会共识才会不断增进和达成,各不同利益主体才能求同存异、和谐共处,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始终有牢不可摧的民意之基,始终有破浪前行的勇气动力。因此,全面依法治国,是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全新责任和使命,也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坚实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圆梦之关键所在
伟大的事业需要坚强的领导核心,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才能不断开创中国梦之新境界。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对管党治党的理论升华和拓展。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从严治党中国梦演讲稿范文3篇。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面对新时期“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时刻保持自觉和自省,紧紧抓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反腐上、制度上“不留死角”、不设“法外之地”,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紧密结合,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用制度管党、管权、管吏,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真正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主心骨,团结带领人民锐意进取、接续奋斗,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历史的崭新业绩。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表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扩大人民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
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
他说,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检索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与文章,“中国梦”是他最常提到的词之一。无论在国内发表重要讲话,还是出访时面对外国友人,他总爱谈及梦想。
在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东方大国,梦想能成为最高领导人的关键词,一定有其道理。
从历史中走来
习近平提出“中国梦”时,正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这个吸引无数观者的展览,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所走过的历史进程。
无论是“雄关漫道真如铁”的过去,还是“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抑或“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中华民族始终有着民族复兴的梦想。
“外国人往往不理解中国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快“中国梦·我的梦”演讲稿,中国人搞发展的劲头为什么这么大。这首先要看看中国的历史。中国在历史上曾经很辉煌,而近代以来又很悲惨,受尽屈辱,这个反差太大了。”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感慨,中国人总有那么一股民族复兴的心结和劲头,这是一种精神动力。
冷溶说:“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了屈辱的历史,从此也开始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也就是开始了中国梦的历史。”最早,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承担起了领导人民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历代领导人都对民族复兴作了大量论述。
习近平说,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靠人民去实现
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说,中国梦“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人民的梦想是什么?习近平说,我们的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人民的梦想与国家、民族的梦想有何关联?习近平说,“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总结说,新中国使我们“站起来”,改革开放使我们“富起来”,是国家、民族的强盛,让人民的幸福有了坚实的依托。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3年多里,中国站在历史的潮头上,为冲刺梦想做足了准备。十八届三中全会完成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十八届四中全会绘就全面依法治国的蓝图;十八届五中全会吹响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总号角。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党风廉政建设大踏步前进。本届中央领导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一一呈现在世人面前,为梦想保驾护航。
与世界梦共振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需要中国。中国梦与世界梦同频共振。
在出访中,习近平爱提中国梦,也爱提中国梦与各国梦想的交融。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他说,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他说,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
中国梦和世界梦之间有何关联?习近平在非洲的讲话很有代表性。他说,13亿多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0亿多非洲人民正致力于实现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非洲梦。中非人民要加强团结合作、加强相互支持和帮助,努力实现我们各自的梦想。我们还要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
而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他强调,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
中国梦与世界梦,互相为对方提供着机遇。“中国发展的列车”在驰骋:1月1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正式开业。与此同时,“一带一路”、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中国方案”不断从概念走向现实,让世界看到了来自中国的机遇与诚意。
历史终将证明,中国梦不仅是中国之福,也是世界之幸。
“四个全面”:引领实现中国梦的战略布局
梦想承载希望和未来。“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一经提出就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汇聚起了中华儿女变革中国、富强中国的磅礴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依靠人民来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出发,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诉求,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四个全面”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呈现出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丰富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规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是引领实现中国梦的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追梦之现实基础
从邓小平当年提出“小康之家”的伟大构想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注着我们对“小康社会”梦想追逐的进程,也表明我们追梦圆梦的阶段性目标不断向前迈进,让这个连接国家、民族和个人的中国梦变得更加前程可期。中国梦贯穿始终的战略目标依次涵盖着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演讲稿:我的中国梦,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民生兜底、保障全覆盖、改革发展成果真正共享的小康社会,是能够体现全社会意愿要求、找寻到最大公约数的小康社会,是实现经济稳健增长的同时,“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小康社会……其不仅是我们当前建党百年的奋斗目标,更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跃。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重要战略节点的确立实现,就不可能有中国梦的最终实现。
全面深化改革:践梦之动力方法
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让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变得生机盎然、活力无限,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随着追梦圆梦的进程不断推进,“改革号”巨轮已经驶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相互交织叠加、错综复杂。如何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协调推进各领域各环节的改革,最大限度集聚人民群众改革智慧和力量?答案是必须全面深化改革,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强劲动力,汇聚起改革发展驰而不息的正能量。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根本动力。梦想的最终实现,需要正确的方向和科学的引领。要想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还必须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只有全面把握改革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正确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加强社会治理的能力、建设生态文明的能力、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能力,把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探索对接,全面协调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中国梦之航船才能穿越激流险滩,驶向胜利的彼岸。
全面依法治国:护梦之坚实保障
作为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深刻而广泛的革命,全面依法治国内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当中,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制度保障。今天,中国的全面发展既要靠改革的力量,又要依靠法治的力量。中国梦的实现既需要改革的内驱动力,又需要法治的铸基护航。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实现中国梦首先要实现国家富强,只有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才能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蓬勃发展,因此,法治是实现国家富强梦的制度基石。在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征程中,要全面展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就必须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可以说法治也是实现民族复兴梦的制度保障。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如何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权益,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安全和尊严,法治是必由之路。只有强化法治信仰和权威,人人尚法、尊法、用法、护法,社会共识才会不断增进和达成,各不同利益主体才能求同存异、和谐共处,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始终有牢不可摧的民意之基,始终有破浪前行的勇气动力。因此,全面依法治国,是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全新责任和使命,也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坚实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圆梦之关键所在
伟大的事业需要坚强的领导核心,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才能不断开创中国梦之新境界。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对管党治党的理论升华和拓展。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从严治党中国梦演讲稿范文3篇。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面对新时期“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时刻保持自觉和自省,紧紧抓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反腐上、制度上“不留死角”、不设“法外之地”,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紧密结合,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用制度管党、管权、管吏,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真正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主心骨,团结带领人民锐意进取、接续奋斗,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历史的崭新业绩。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表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扩大人民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
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
他说,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