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总结
2015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住建系统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主线,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突出抓好城乡规划、住房保障、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节能减排、质量安全、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发展等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1至12月份,全省房地产业、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共完成投资8650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18.2%。
一、新型城镇化工作扎实推进
截至2015年底,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7.01%,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增速全国第一;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7.5%,提高3.54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带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约1万亿元,带动居民消费总额增长约2400亿元。一是"六项行动"扎实开展。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提请省委、省政府调整充实了城镇化领导小组,出台了《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组织实施了人口市民化、产城融合、县域城镇化、绿色城镇、文化传承、设施建设六项行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定下发了《促进70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实施方案》。二是综合试点开局良好。2015年,章丘、龙口、邹城和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入选第二批国家试点,我省国家级试点达到8个,总量位居全国第一。确定了16个省级试点,省财政列支1.8亿元用于支持试点。各试点地区积极探索,青岛的绿色城镇化、威海的全域城镇化、德州的"两区同建"等发展模式初见成效,走出了一些各具特色的路子。三是推进机制不断健全。2015年以来,两次调整充实省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召开了第三次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组织国内外培训班,加强对有关人员业务培训。制定印发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考核办法,开展试点工作专项督查,推进工作落实。
二、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住房保障能力全面提升。2015年,全省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54.7万套建筑工程工作总结,基本建成33.7万套,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2%、144%,连续六年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其中,棚户区改造开工47.47万套,有效改善了城镇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条件。棚改货币化安置率达到30%,较年初提高25个百分点。二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落实国家房地产新政,因地制宜,分类调控,出台了全国第一个省级房地产转型升级方案。全省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892亿元,销售商品房9727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额54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6.0%、10.8%。三是公积金支持住房消费力度不断加大。提请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完善公积金管理体制扩大住房消费的指导意见》,全年共向17.4万户家庭发放个人公积金贷款507亿元,同比增长37%,拉动住房消费965亿元。提取公积金484亿元,同比增长29.6%,公积金缴存人数达到790万人,缴存额突破800亿元,为提高职工购房能力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四是老旧住宅小区整治全面启动。会同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推进全省老旧住宅小区整治改造和物业管理的意见》。全省共确定试点项目130个、1215万平方米,涉及居民15.2万户,省级财政3亿元奖补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预计上半年完成。
三、城乡规划引领作用不断提升
一是城乡规划体系不断完善。提请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改进和完善城乡规划工作的意见》。编制完成了《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并上报国务院,为编制区域性规划和各级城镇总体规划、保护利用各类资源、统筹各项重大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积极推进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审批工作,烟台、青岛、淄博总体规划获批。开展了城市停车设施、《济南名泉保护总体规划》、《济莱协作区同城发展规划》和《青岛西海岸新区总体规划》等专项规划和重点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全省城市和县城控规覆盖率分别达到95%、85%。二是"多规合一"试点积极推进。建立了"多规合一"试点省直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确定滕州市、宁阳县、兰陵县、齐河县等4个县(市)为试点城市。12月底,组织省发改、国土、环保、交通等部门和有关专家,审查通过了4个试点城市多规合一城乡总体规划成果。三是城乡规划督察工作不断强化。提请省政府召开了第三次城乡规划督察员派驻工作会议,开展规划专项巡察,举办全省城乡规划督察工作培训班。向35个县市派驻第三批规划督察员,派驻人数和督察范围均居全国各省区首位,率先实现规划督察市县全覆盖。
四、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一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提请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贯彻国办发〔2015〕61号文件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实施意见》,11城市累计建成综合管廊208公里。济南成为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全面推进地下管线建设,17个设区市全部完成地下管线普查,80%的设市城市已完成普查任务。地铁等交通设施建设顺利推进,青岛地铁3号线北段已正式运营,济南轨道交通R1线全面开工。全省34个市、县(市、区)建有公共自行车系统,自行车总数9.6万辆。二是城市综合承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城市人均道路面积、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主要指标居全国首位,全省共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301座,形成污水处理能力1310万吨/日,建成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122座,形成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5.36万吨/日,焚烧能力占到34.7%。积极指导各地创建园林城市,枣庄、滕州两个国家园林城市、寿光市生态园林城市以及泗水等10个园林县城,顺利通过住建部验收,国家园林城市数量居全国第一。加快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青岛、聊城项目正式运行,济南等8市正在调试,东营等7市土建工程和主体设备安装工程基本完成。泰安入选国家垃圾分类试点城市。深入推进饮用水水质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基本完成整改工作。制定《山东省城镇居民二次供水管理规定》,解决水质保障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开展"和谐城管"创建活动,实施了便民服务创新、市政设施完善、建设项目管控等"六大工程"。加快数字城管建设,全省59个市、县(市)建成运行数字城管系统,27个正在建设,分别占市县总数的57.3%、26.2%。深入开展建设扬尘治理,城区规模以上建筑工地基本落实了扬尘治理措施,年内绿化裸露土地3328.2万平方米。启动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镇村全覆盖,农村保洁员、生活垃圾桶拥有率和垃圾及时清运率分别达到98%、99%、95.5%。全面推广深度保洁模式,开展城市深度保洁示范路创建活动。加强城区井盖与城市桥梁安全管理,认真做好城市排水防涝工作,确保了城市安全度汛。
五、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向纵深推进
一是扎实开展小城镇示范建设工作。积极争取我省小城镇纳入国家重点镇,207个镇被列入试点范围,总量居全国第2位。推进建制镇示范试点镇建设,平度市南村镇等6镇被列为试点镇。扎实推进"百镇建设示范行动",2015年,200个示范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82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6%,一批示范镇初具小城市形态。二是注重提升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水平。统筹推进路、水、电、气、暖、排污、环卫、通信等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农村新型示范社区"创建活动,2015年新建农村社区300个,创建示范社区100个2016年建筑公司年度工作总结。截止目前,累计开工建设农村新型社区6490个,3803个已建成入住,受益群众840万人,农村新型社区集中供水率、燃气普及率、集中供热率分别为100%、90%、13%,受益群众达1400万人。三是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请省政府出台《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4〕25号文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颁布了《山东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2015-2020年)》。扎实推进村镇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建设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807座,占总数的74%,3803个建成并实际入住的农村新型社区全部建有污水处理设施。提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实施意见》,全面启动农村改厕工作,协调省财政每户补助资金300元,1159个乡镇全面开展试点,1645个村庄、25.7万户完成改厕。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和"生态文明乡村"建设,2015年新整治村庄11351个,全省全部村庄基本完成了清理三大堆、村庄净化等整治任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四是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制定了《2015年山东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山东省2015-2017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2015年农村改造危房开工建设9.2万户,开工率100%;竣工8.6万户(其中抗震改造竣工3万户),竣工率93%。
六、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工程建设管理不断加强。组织全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评选,开展行业领军人物和青年后备人才推荐评审工作。制定印发了《山东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施工许可网上办理全面启动。制定出台《建设工程监理工作规程》地方标准,监理市场秩序不断规范。加强建设执业师资格管理,被住建部确定为电子化注册审批试点省份。二是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一体化平台建成运行。全省平台建成启用并通过住建部验收,与部中央数据库和省政府电子政务平台顺利对接,全省建筑工程项目全流程实时上线监管服务,建设领域各类资质资格许全面上网办理。截至去年底,平台已有26796家企业、681816名从业人员、4932个工程项目入库,7872家企业注册并通过审核。三是工程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持续开展明查暗访和包市督导,全省建筑施工发生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3%、24%,12个设区市实现零死亡。深入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在全国执法检查中施工质量安全符合率达92.2%,居全国第一。全省获鲁班奖工程8项、国家优质工程奖21项,获省优质结构杯奖378项、"泰山杯"奖工程149项,工程质量问题群众投诉大幅下降。
七、建筑节能工作深入推进
一是绿色建筑工作扎实开展。全省建成节能建筑9000万平方米,节能标准执行率99.6%;新增绿色建筑标识项目2024万平方米,公布第三批9个省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首批4个示范城区完成创建任务、通过评估验收;完成既有居住建筑、公共建筑节能改造2826万、227万平方米;建成太阳能光热一体化建筑2900万平方米,创建被动式超低能耗示范工程22个。二是建筑科技工作不断加强。组织建设领域科研开发,获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29项、华夏建设科技奖7项;省科技计划项目7项、省科技进步奖1项;推广建设领域新技术新产品32项。强化重大课题和关键技术研究攻关,委托第三方开展绿色建筑与绿色生态城区等10项课题研究。扎实推进智慧城市创建,全省10市(县、区)获批国家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试点数量累计达到26个,居全国首位。三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稳步推进。按照郭树清省长"抓紧安排试点,先做起来"的批示要求,累计落实918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启动10个城市、54个生产基地、16个工程项目试点,我省国家级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和基地数量均居全国第一。承办全国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现场会,发布了3项地方标准。
八、行业发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扎实开展。厅党组切实负起主体责任,详细制定配档表和学习计划,引领活动有序开展。以高质量的专题党课开局起步,广泛开展动员,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参与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组织好"规定动作"外,组织开展了预防职务犯罪宣讲等富有特色的"自选动作",做到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举办5期中心组理论学习读书会,对照省委组织部梳理的不担当不作为的具体表现,查摆出6大类25项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清单。二是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厅党组研究制定了《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见》,领导班子成员与分管处室、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下发关于廉政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对全省住建系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进行部署。认真组织学习《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及时传达学习中纪委和省委关于违反八项规定的案例通报,使党员干部做到警钟长鸣。三是行业作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加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创建工作,系统内70%以上行业主管部门荣获省级、市级文明单位称号,2015年2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和7个市级部门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认真做好援疆、援藏和包村帮扶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交付的各项任务。四是依法行政工作全面推进。出台了《山东省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积极推进《山东省乡村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办法》《山东省房屋和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山东省建设工程标准化管理办法》立法工作。编制公布厅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完成了《行政审批事项服务手册》《行政审批事项服务指南编写规范》编制工作。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厅政务服务平台开通运行,充分发挥厅门户网站窗口作用,信息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偏低,农业人口转移较慢等问题仍未完全破解,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有的地方规划前瞻性不强,执行不够严格,监管不到位;城市基础设施总量不足,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相对滞后,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空气污染等问题加剧;城市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房地产市场仍供大于求,企业市场预期不够乐观,商品房库存较高,尤其是中小城市和县城去库存压力更大;老旧住宅小区整治标准不统一,供电、通信等管线入地协调难度大,有的没有同步开展节能改造。四是棚户区改造面对的多是一些老楼危楼等硬骨头,有的动迁户诉求过高,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出现拒迁成为钉子户,影响整个棚户区改造项目的推进。五是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受多种因素制约进度放缓;有的地方农村改厕标准不高,没有提前考虑后期管理维护和市场化运营问题;污水处理、冬季取暖等方面投入不足。六是建筑农民工工资清欠、房屋征收拆迁等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越来越重,建筑施工、城市燃气等安全生产隐患依然存在,形势不容乐观。
第二篇:住房城乡建设委工作总结
20XX年,我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县“三个发展”、“三个提升”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规划先导、突出重点、以人为本、精致发展”原则,强化“四个突出”,即:进一步突出新城区建设,突出以城市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生态人居环境提升,突出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全力抓好“十二五”规划启动年的城乡建设,开创了溧水城乡建设转型、创新、跨越发展的新局面。现把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20XX年,全县城镇建设目标共有十二大类、26个子项,总投资55.16亿元,其中县城建设计划总投资为13.58亿元(不含经济适用房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共完成2条市政道路建设,总里程1.95公里,新增公共绿化面积55.8万平方米。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45平方公里,县城框架面积50平方公里,城区绿地面积882.8万平方米,城区绿地率40.12%,城区绿化覆盖率是41.4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54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42.9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27.5平方米,城市路灯亮化率98.4%;创省“扬子杯”工程5个。列入市县城镇建设的目标任务已圆满完成。
(一)科学规划引领建设,继续深化和完善城乡规划
按照以总体规划为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主体、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保障的规划编制体系,加强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一批城乡规划编制,并按程序报批。
规划编制取得丰硕成果。一是突出抓好城区各类规划编制。完成了《溧水县城乡总体规划》的专家评审,年底前完成报批;完成了东庐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的专家评审;完成了城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间成果;完成了城南新城区核心区城市设计的编制成果;完成了柘塘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完成了溧水县城区污水管网专项规划的报批工作。二是镇村规划编制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完成了白马镇的总体规划、镇区近期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石湫镇区城市设计以及长乐、何家、曹家桥等6个新社区规划。开展了5个镇的总体规划调整工作,配合省级村庄整治要求,完成了3个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
城区规划管理效率得到提升。严格按照规划许可程序,实施“一书两证”规范及时的发放,年发证率为100%,全年共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25件,总用地面积为2541.8亩;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80件,总用地面积为3796.2亩;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94件,总建筑面积为129.25万平方米;办理临时工程规划许可8件,总建筑面积5887平方米;规划公示62件,规划验收73件,总建筑面积为81.8万平方米。强化私人建房管理与服务,有效控制违章违规建房。
规划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是抓好基础测绘工作,增强测绘保障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完成大面积地形图修补测面积426格(1格=0.01平方公里);道路放线3公里、用地放红线190件、建筑物放线173栋、验线198栋;房屋竣工测量180栋、道路横断面测量2.6公里、管线竣工测量19.6公里。完成白马等36平方公里1:1000数字地形图质检,完成2010年测绘成果汇交;加强测量标志管理,开展了测绘法宣传;深入开展测绘技术研究,加强测绘成果管理。二是城建档案工作始终坚持为城市建设、经济建设服务的大方向,努力提高档案的归档率,全年接收档案共计264件,其中规划审批类215件,建设工程竣工类26件,市政园林类21件,拆迁类2件,整理档案2400余卷,档案利用为86次。目前,馆藏档案有14个大类54个属类,室藏档案达12000余卷。
图审及建筑设计的水平提高。在图审方面,把服务作为工作的重心,充分发挥施工图设计审查技术小组的优势,依据科学办事流程、一站式服务和成熟的远程信息服务,提高图审的服务效能。同时加强对专家的管理,确保工程设计质量。全年共审查工程项目191件,总建筑面积约209万平方米;共审查违反“执行”条款1087条,违反“强条”510条。在建筑设计方面,进一步加强工程设计质量、设计进度和设计服务的管理,顺利通过江苏省建设单位质量抽查和江苏省勘察协会的勘察质量抽查以及南京市保障性住房勘察设计质量检查;与此同时,全年共签订勘察设计合同64份,完成勘察设计项目61个,设计面积41.8万平方米,签订工程建设监理合同32份。
(二)加快城建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县,继续加大路网、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城区环境,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
新城区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一是圆满完成了城南体育公园项目建设并全部及时移交,经过三年建设,城南体育公园项目正式结束,为全县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二是城南新区实验小学项目正加快建设。该项目占地面积96亩,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新实小将按十轨制建设,由南大设计院设计,以创“扬子杯”为目标,确保工程质量。目前项目进展顺利,主体工程已经封顶,整个项目计划20XX年7月交付。
道路建设工程克难奋进。一是积极推进幸庄一号路东延、城东干道(中段)等续建工程建设。城东干道(中段)已于11月底竣工通车,幸庄一号路东延预计到20XX年3月份全面竣工通车。二是加快推进新建道路项目建设。完成了新城区金蛙东路改造项目,12月底正式通车。金蛙东路改造工程是20XX年全县十大重点建设工程之一,西起秦淮路,东至246省道,道路全长1310米,总投资6122万元,按照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道路建成后,城南新区“四纵四横”的路网规划变为现实,为城市快速扩容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对县城实现东西及内外环的贯通,提升城南交通能力,带动溧水区域发展,提升溧水的城市形象都将有着深远的意义。另外,幸庄一号路西延、新龙路南延、银龙路、健康路东延、板桥路等项目也正按计划推进。
环境提升工程循序渐进。一是狠抓道路绿化工程建设。完成了板桥路、城东干道(中段)等2条新建道路的绿化;开工建设246省道绿化工程,总面积23.7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10万平方米,路灯安装已经全部结束。金蛙路东延绿化工程正在建设,将新增绿地面积7.7万平方米。二是完成了二实小西侧围墙及小西门河段治理工作,改造面积3100平方米,绿化面积2600平方米。通过改造打通大西门与小西门的连接通道,既消除河道给学生带来的安全隐患,又方便了居民出行。三是新建沙河苗圃,面积约150亩,主要用于苗木种植及花卉生产,共栽植各类大树约6000株,其它绿化苗木4万余株。到目前,全县共完成绿地面积55.8万平方米。
管养水平得到提高。在市政养护方面,管养面积近15平方公里,道路总长近70公里、面积达170万平方米、下水道100公里,大小井5000余座。市政养护面广量大,为确保管养设施安全畅通,对损坏、破旧的设施及时维修改造,协助执法部门对违章挖掘、排水等违法行为进行制止,一年来管养区内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在城区绿化管养方面,制定了《绿化管理考核办法》、《绿化养护考核细则》以及《绿化养护管理制度》等检查考核办法,开展了创建星级广场、星级公园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绿化养护水平。目前,绿化管养总面积80多万平方米。
市政综合管理和协调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是市政道路挖掘审批管理与行政服务中心联网,审批结果在局网站进行公示,审批管理规范,全年办理挖掘审批事项27项。二是认真做好开发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共参加21个项目合竣工验收管理,小区市政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得到提高。三是进一步加强城市综合杆管线协调管理,完成幸庄一号路东延、城东干道、金蛙东路、新龙路、银龙路、健康路东延、幸庄一号路西延等7条道路,共计5.4公里弱电管线综合下地和2.7公里高压杆线迁移。
(三)高度关注民生热点,大力实施惠民工程
路灯工程建设取得新的成绩。根据年初对县城老旧小区路灯状况的调查,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23个小区的路灯建设。1-12月共新建路灯里程24.3公里;完成18个老旧小区改造,路灯287盏,共13公里;排除各类故障1952起,路灯全年目标任务已提前超额完成。到目前,县城新路灯的比率已由2005年移交时的33%上升到目前的97.3%,城市路灯亮化率达98.4%,路灯总长由原来的41公里延伸至目前的130公里。
燃气市场管理从严监管。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以查代管”力度,与各家燃气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liuxue86.com督促燃气企业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及值班制度,明确企业负责人要亲自抓安全生产工作,有重点地开展各项燃气管理工作,全年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30多次,下达安全隐患通知书16份。通过抓生产保供应,抓源头保安全,抓监管保质量,确保老百姓用上放心气,安全气。目前,城区共有燃气管网82公里。
城市拆迁工作负重奋进。坚持稳定是工作重中之重,积极做好信访工作,对拆迁矛盾进行认真梳理,把矛盾尽量化解在基层,防止突发事件发生。完成了城东干道的拆迁,拆迁面积1300平方米;协助安置城南新城区拆迁户700余户,现已基本安置结束。在处理拆迁矛盾、解决拆迁纠纷和群众反映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上,工作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加班工作,参与大量矛盾协调,为保障重点项目的早日开工、维护全县的稳定付出了艰辛的汗水。
(四)加快村镇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镇村发展环境
针对全县镇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现状,进一步加快全县各镇特别是重点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镇村发展和环境改善。
突出推进先导镇的建设。为建设具有较强配套支撑和承载能力的新市镇,增强吸纳人口、发展产业、活跃市场的功能,推动农民向新市镇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上,重点培育白马、东屏、石湫等一批先导(特色)镇,按照规划顺利开工和完成了一批高质量设施工程。其他各镇也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加紧推进项目建设。到目前各镇累计投入约5.85亿元用于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环境提升等方面建设。
启动农民集中区建设。今年开展13个农民集中区建设,总投入约3.7亿元。其中:白马硅谷新邨新社区已有37幢建筑面积约9.1万平方米主体封顶;开发区建设的5万平方米秦淮花苑新社区,进入内粉刷阶段;其余各镇也全力实施。
积极推进镇村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东屏、洪蓝镇污水处理厂已经正常运行;和凤、晶桥污水处理厂已经完成,其中晶桥目前在调试运行;柘塘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明年春节后进入试运行;太湖水治理项目要求我县完成污水收集管网40公里,至11月底,全县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已完成约44.91公里。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市级为16个点,现累计投入376.8万。
积极做好镇村规划管理。配合各镇做好村镇建设的服务与管理,进一步理顺村镇办事程序,严格“一书两证”的发放。全年共办理可研要点42件,挂牌要点28件,总平面方案审核69件;选址意见书15件,总面积676.11亩;建设规划用地许可证30件,总面积1518.12亩;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53件,总面积59.35万平方米;竣工验收31件。同时,在村镇规划管理与服务过程中,严把规范关,简化办事程序,积极做好跟踪服务,推进村镇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五)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圆满完成住房保障目标任务。一是积极推进以拆迁安置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为主的保障房项目建设。城南三期拆迁安置房已经竣工,分房工作即将结束。城东一期200套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分配工作已经完成,共分配160套。新一轮保障房建设已经启动。建设公共租赁房500套(间),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二是继续实施租赁补贴发放,当年发放租赁补贴人数140人,计52户(其中低保家庭8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44户),补贴面积1947.25平方米,补贴金额近15万元。
房地产业稳步发展。全县46家房产开发企业共有在建项目46个,当前在建建筑面积共为195.5万平方米。全年新开工面积为76万平方米,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26%;已竣工验收面积为50.2万平方米,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0%。共组织了15个居住小区项目的综合验收,验收商品房总建筑面积为39.9万平方米,县城住宅及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合格率为100%,公示案例48件。办理新注册房地产开发公司15家、新申报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15家,资质核定15家、资质延期10家。目前全县有四级资质1家、三级资质42家、二级资质11家、一级资质1家。全县商品房总销售率为82%;县城区住宅销售均价为6291元/平方米,休闲度假旅游类项目住宅销售均价为5625元/平方米。在组织综合验收过程中,坚持独立自主、规范透明的办事程序与原则,杜绝与建设单位的直接接触,使验收程序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切实维护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房改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一是切实加强房屋维修基金的征收和管理。全年共有18家提交了房屋维修报告,共计拨付维修基金13.7万元。同时组织收缴商品房房屋维修基金770万元,计1782户,出具房改房维修基金证明195户。二是住房补贴发放工作稳步实施。按照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进行全面的统计,研究逐步解决办法。
房产行政管理取得新的业绩。一是认真开展房产服务,进一步规范了房产交易与权属登记。全年共发放商品房预售许可证44件,预售许可面积69.9万平方米。全县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4445套,面积50.22万平方米,合同金额28.9亿元。其中住宅房销售4671套,面积52.9万平方米,合同金额30.4亿元。二是推进物业的监督与管理。通过推动物业管理体制创新,积极开展物业管理项目的达标与创优,目前有1家成为省优项目,3家为市优项目,我县物业管理工作荣获南京市物业工作先进单位。三是坚持以为民办实事为宗旨,采取各种形式为直管公房住户排忧解难,建立了直管公房的电子档案,进一步加强房屋安全管理。四是继续加强网上房地产管理,各开发企业的商品房销售情况能够及时、如实地反映在网上管理平台;严把商品房预售许可关,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保证了溧水房地产的平稳发展态势,维护了购房群众的利益;加强房产档案工作建设2016企业违法违章建筑工作总结,房管所档案工作通过省住建厅“江苏省房地产档案管理省特级标准”验收。
(六)完善经营城市路子,提高城建平台运作水平
一是城建融资平台进一步夯实,服务经济发展、保障民生的功能进一步得到增强。二是开拓县外融资市场,保证项目良好运作的能力得到提升。三是加大土地储备的力度,扩大城投土地储备规模。到目前,城投公司已储备土地780亩,今年新增贷款3亿元。
(七)规范建筑市场管理,进一步壮大全县建筑业
全县建筑工作围绕“三个发展”,推进科技创新,培育重点骨干,强化行业管理,建筑业科学发展达到新水平。
建筑业主要指标圆满完成。1-12月,全县完成建筑业施工面积970万平方米,同比增22%;产值92亿,同比增20%;建筑业税收3.5亿元,同比增28%。目前,施工产值10亿元以上1家、5亿元以上3家、3亿以上4家、1亿以上3家;二级资质4家(1家房建总承包、2家装饰专业承包、1家一体化)。已全面完成县下达的建筑业目标任务。
市场监管和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一是为施工企业及时办理合同备案手续,全年共办理合同备案193份,建筑面积195.3万平方米,合同造价28.2亿元;为102个建筑工程项目核发了《建筑工程许可证》;为111家外地进溧施工企业办理注册登记,核发了《江苏省建筑企业信用管理手册》附册。二是进一步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全县有3家建筑施工企业(明辉、石湫、天泉)列为省信用管理示范建筑业企业。省信用管理示范建筑业企业自动进入各地政府投资工程预选承包商名录,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免检,全省免交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三是继续为企业资质提档升级做好服务。全年新晋升一级企业1家,新晋升二级企业4家,新批准三级企业8家。目前我县有资质的企业110家,其中一级8家(总承包6家、专业2家),二级28家(总承包16家,专业10家,一体化2家),三级50家(总承包21家,专业29家),劳务企业24家。
工程质量监督得到社会各界好评。始终坚持工程质量的高标准、严要求,围绕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三大要求,突出重点项目、民生工程和住宅工程,加大质量行为、质控资料、实体质量三大内容的检查监管力度,对检查发现的质量问题全面整改,举一反三;保证所有建筑材料、分项工程质量都合格,多创精品优质工程。全年受监单位工程933个,面积347.3万平米,其中住宅197.7万平米、工业130.7万平米、公建18.9万平米;全年监督单位工程竣工验收319个,面积65.2万平米,其中住宅34.7万平米,分户验收2268套户;各项检查抽查巡查462次,下发质量整改通知44份、停工通知7份;现场实体质量抽测186多次,监督处理检测不合格和异常无效报告382多项;办理工程竣工备案432多个;受理和处理质量投诉36多起;获市优质结构工程约40个、市“金陵杯”工程26个,省“扬子杯”工程5个。“扬子杯”为省级优秀工程奖,每年在全省工程项目中进行评选,由于申报和验收要求都相当严格,历史上全县每年只能有一至两个工程项目获此殊荣,今年捧回5项,为历年最多。
建筑市场管理更加规范。一是加大建筑市场监管力度,促进专业工程分包进场交易和分包合同备案,促进施工企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维护总分包单位的合法利益,严肃查处违法分包活动,坚决打击非法转包工程和挂靠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二是坚持日巡查机制与重点检查机制,结合专项检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着重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共检查新建工程项目52个,建筑面积68.65万平方米,总造价约7.85亿元,其中补办手续38个,占项目总数的比例为73.1%,补办整改率100%。20XX年共发停工通知书16份,整改通知书73份,现场调查笔录15份。
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巩固。以“安全生产重在落实”为主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监管工作部署,落实安全责任,严格安全工作流程,强化教育培训,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执行安全生产分析会制度,认真开展建筑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做好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监管工作,严把重大危险源管理关,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作为重点监管对象,跟踪管理,杜绝重大以上伤亡事故发生。共开展安全专项检查5次,下发整改意见1127条,检测各类起重机械设备247台次,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及三类人员738人次,验收省、市文明工地40项,安全生产形势基本平稳。目前我县在建工程面积287万平方米。
清欠专项行动取得较大突破。按照“向谁投诉、由谁受理处理”的原则,认真做好建筑业民工工资拖欠行为的投诉举报的处理工作。建立健全工资纠纷快速处理应急机制,落实专人负责,畅通投诉渠道,明确投诉处理规则,保证投诉举报及时处理,切实维护民工的合法权益,防止集体上访等恶性事件的发生,维护了民工的合法利益。共接受民工工资拖欠投诉50余起,涉及拖欠民工工资2180.3万元,人数1156人。
建设工程招投标行为监管进一步加强。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倡导网上招投标及远程评标,坚持使用“e路阳光”网上备案监督系统。所有工程招投标均在“e路阳光”交易系统全过程备案,提高招标透明度,开启招投标工作的新局面。一是从严把关,不抬高门槛;二是严格执行投标保证金制度、项目负责人持双证到现场开标的制度;三是对政府投资规模超过100万的中介机构选取均采用摇号方式确定,100万元以下的小型工程全面推行抽签摇号制度。20XX年,全县建设工程共进场交易353个标段,中标价总计34.1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公开招标88个标段,合计面积16万平方米,中标价7.4亿元;邀请招标43个标段,合计面积104万平方米,中标价19亿元;直接发包140个标段,合计面积100万平方米,中标价8亿元;现场摇号抽签项目39个,中标价合计1559万元;明标明投网上抽签项目43个,中标价合计2341万元;全县共有131项工程监理实行了进场交易。
检测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新建县检测中心办公大楼,完成了中心总体搬迁并正常运作。引进了一批年轻人才,补充试验员队伍,为中心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业务上,在保证检测数据真实、准确的同时,还不断加强对检测报告的控制和管理,严格执行报告三级审核制度。实验室资质认定的程序化管理,使检测工作更加严谨、科学、合理,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有效性,保证了工作质量。
(八)加强人防设施建设,推进人防事业发展
人防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围绕中心工作,精心策划,严密组织,有效推进工作落实。
完成人防工程建设规划编制。以构筑相对独立的防空体系为目标,把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纳入南京市城市总体防护体系,结合城市规划,编制了城区2010——2030人防工程建设规划。目前,规划方案已顺利通过专家组审核。此方案将成为我县人防工程建设又一个重要指导依据
人防工程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结合我县人防工程建设实际,制定了“以建为主,以收促建”的措施,同时要求所有小高层建筑必须按照“满堂红”结建人防工程,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小区,必须配建一定比率的人防工程,并作为项目审批依据。由于措施得力,今年共审批项目60余件,结建人防工程共4.8万平方米,使人县人防工程建设总量达15.4万平方米,顺利完成全年人防工程建设目标任务。
积极推进人防项目建设。一是完成了地下指挥所工程建设,建筑面积1820平方米,总投资近2000万元,现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地下指挥所配置集指挥、情报、预警、控制、通信于一体的应急指挥自动化系统,并与南京市人防办联网对接,功能为平时抢险救灾,战时应急指挥。二是圆满完成081指挥所及民防家园工程建设任务。自建人防工程“民防家园”项目进入通水通电阶段,外景观建设基本完成,即将交付使用。11月16日,指挥所与省市防办联网举行苏防20XX防空演习,并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县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为县委、县政府提供了功能强大的现代化防空防灾指挥平台。
人防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一是深入开展人防进社区工作。通过宣传教育和活动演练,提高社区群众防空抗灾能力。二是组建抢险抢修、通信、运输、消防、治安、防化防疫、人口疏散、医疗救护等八支人防专业队。三是加强防空袭警报网建设,提高自动化水平,抓好人防工程维护管理,确保人防工程正常使用。四是加强中学生人防知识教育,强化中学生国防人防观念。
(九)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20XX年,我局坚持以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以及县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文件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建设工作全局,组织实施了“四个深入”专项活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为住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主题教育活动。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的意见》精神,及县委书记项雪龙《把清正廉洁写在溧水干部队伍的旗帜上》特殊党课教育精神,组织开展“勤政为民谋发展、廉洁奉公做表率”主题教育活动。为进一步严肃公务人员工作纪律,要求全系统工作人员除了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外,还要做到局制定的“五不准”和“一必须八不准”文件规定,并对执行工作纪律情况,组织明察暗访,加大督察力度,严格问责追究。
深入开展新一轮的竞争上岗。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拓宽选人用人渠道,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上半年,开展了局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对局中层干部岗位推行竞争上岗,把德、能、勤、绩等方面优秀的同志选拔到局中层干部岗位上来,做到在干部交流和严格管理上有突破,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住建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活动。以行风评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全局政风行风建设,促进机关服务态度明显改进,办事效率明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得到较大提高,推进城建工作创先争优。一是进一步完善制度。制定了《局中层干部、工作人员问责办法》、《局系统“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上报备案工作实施意见》等七项党建工作制度,从源头上保证了机关作风建设的健康开展。二是强化快捷高效的行政审批服务,所有的行政审批项目进县行政服务中心办理,服务承诺的事项限期完成。三是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实现规管系统信息与县阳光政务系统信息同步无缝对接,所有规划许可事项均能在县阳光政务系统中查询到。四是强化监管。坚持监督关口前移,变事后监督为全程监督,特别是进一步规范了建设工程招投标、产权交易行为,杜绝暗箱操作和违法行为。五是积极开展建设工程领域专项治理,特别是在招投标管理方面,引进“e路阳光”系统,实行网上招投标,率先实现两个覆盖,实现了全流程无纸化网上招标、投标、评标和全程监控,提高了招投标过程中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招投标更加公开透明、便捷高效,这一创新举措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一年来,我县招投标没有发生一起疑义及有效投诉现象。
深入开展文明机关创建活动。围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及建工、人防等群众关注的热点,以争创文明机关、保障“三个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改进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全面提高住建局干部队伍的服务水平,认真办理12345政务热线转办的热点问题,全年共受理250件,占全县的十分之一,办结率90%以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创建“平安溧水”、“和谐溧水”;加强依法行政工作,实现了各项行政许可办结率、准确率、网上办结率、满意率100%。这些举措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工会工作深入人心,共青团、妇女工作也取得较大成绩。
2015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住建系统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主线,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突出抓好城乡规划、住房保障、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节能减排、质量安全、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发展等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1至12月份,全省房地产业、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共完成投资8650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18.2%。
一、新型城镇化工作扎实推进
截至2015年底,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7.01%,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增速全国第一;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7.5%,提高3.54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带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约1万亿元,带动居民消费总额增长约2400亿元。一是"六项行动"扎实开展。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提请省委、省政府调整充实了城镇化领导小组,出台了《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组织实施了人口市民化、产城融合、县域城镇化、绿色城镇、文化传承、设施建设六项行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定下发了《促进70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实施方案》。二是综合试点开局良好。2015年,章丘、龙口、邹城和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入选第二批国家试点,我省国家级试点达到8个,总量位居全国第一。确定了16个省级试点,省财政列支1.8亿元用于支持试点。各试点地区积极探索,青岛的绿色城镇化、威海的全域城镇化、德州的"两区同建"等发展模式初见成效,走出了一些各具特色的路子。三是推进机制不断健全。2015年以来,两次调整充实省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召开了第三次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组织国内外培训班,加强对有关人员业务培训。制定印发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考核办法,开展试点工作专项督查,推进工作落实。
二、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住房保障能力全面提升。2015年,全省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54.7万套建筑工程工作总结,基本建成33.7万套,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2%、144%,连续六年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其中,棚户区改造开工47.47万套,有效改善了城镇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条件。棚改货币化安置率达到30%,较年初提高25个百分点。二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落实国家房地产新政,因地制宜,分类调控,出台了全国第一个省级房地产转型升级方案。全省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892亿元,销售商品房9727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额54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6.0%、10.8%。三是公积金支持住房消费力度不断加大。提请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完善公积金管理体制扩大住房消费的指导意见》,全年共向17.4万户家庭发放个人公积金贷款507亿元,同比增长37%,拉动住房消费965亿元。提取公积金484亿元,同比增长29.6%,公积金缴存人数达到790万人,缴存额突破800亿元,为提高职工购房能力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四是老旧住宅小区整治全面启动。会同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推进全省老旧住宅小区整治改造和物业管理的意见》。全省共确定试点项目130个、1215万平方米,涉及居民15.2万户,省级财政3亿元奖补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预计上半年完成。
三、城乡规划引领作用不断提升
一是城乡规划体系不断完善。提请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改进和完善城乡规划工作的意见》。编制完成了《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并上报国务院,为编制区域性规划和各级城镇总体规划、保护利用各类资源、统筹各项重大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积极推进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审批工作,烟台、青岛、淄博总体规划获批。开展了城市停车设施、《济南名泉保护总体规划》、《济莱协作区同城发展规划》和《青岛西海岸新区总体规划》等专项规划和重点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全省城市和县城控规覆盖率分别达到95%、85%。二是"多规合一"试点积极推进。建立了"多规合一"试点省直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确定滕州市、宁阳县、兰陵县、齐河县等4个县(市)为试点城市。12月底,组织省发改、国土、环保、交通等部门和有关专家,审查通过了4个试点城市多规合一城乡总体规划成果。三是城乡规划督察工作不断强化。提请省政府召开了第三次城乡规划督察员派驻工作会议,开展规划专项巡察,举办全省城乡规划督察工作培训班。向35个县市派驻第三批规划督察员,派驻人数和督察范围均居全国各省区首位,率先实现规划督察市县全覆盖。
四、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一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提请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贯彻国办发〔2015〕61号文件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实施意见》,11城市累计建成综合管廊208公里。济南成为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全面推进地下管线建设,17个设区市全部完成地下管线普查,80%的设市城市已完成普查任务。地铁等交通设施建设顺利推进,青岛地铁3号线北段已正式运营,济南轨道交通R1线全面开工。全省34个市、县(市、区)建有公共自行车系统,自行车总数9.6万辆。二是城市综合承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城市人均道路面积、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主要指标居全国首位,全省共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301座,形成污水处理能力1310万吨/日,建成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122座,形成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5.36万吨/日,焚烧能力占到34.7%。积极指导各地创建园林城市,枣庄、滕州两个国家园林城市、寿光市生态园林城市以及泗水等10个园林县城,顺利通过住建部验收,国家园林城市数量居全国第一。加快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青岛、聊城项目正式运行,济南等8市正在调试,东营等7市土建工程和主体设备安装工程基本完成。泰安入选国家垃圾分类试点城市。深入推进饮用水水质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基本完成整改工作。制定《山东省城镇居民二次供水管理规定》,解决水质保障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开展"和谐城管"创建活动,实施了便民服务创新、市政设施完善、建设项目管控等"六大工程"。加快数字城管建设,全省59个市、县(市)建成运行数字城管系统,27个正在建设,分别占市县总数的57.3%、26.2%。深入开展建设扬尘治理,城区规模以上建筑工地基本落实了扬尘治理措施,年内绿化裸露土地3328.2万平方米。启动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镇村全覆盖,农村保洁员、生活垃圾桶拥有率和垃圾及时清运率分别达到98%、99%、95.5%。全面推广深度保洁模式,开展城市深度保洁示范路创建活动。加强城区井盖与城市桥梁安全管理,认真做好城市排水防涝工作,确保了城市安全度汛。
五、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向纵深推进
一是扎实开展小城镇示范建设工作。积极争取我省小城镇纳入国家重点镇,207个镇被列入试点范围,总量居全国第2位。推进建制镇示范试点镇建设,平度市南村镇等6镇被列为试点镇。扎实推进"百镇建设示范行动",2015年,200个示范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82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6%,一批示范镇初具小城市形态。二是注重提升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水平。统筹推进路、水、电、气、暖、排污、环卫、通信等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农村新型示范社区"创建活动,2015年新建农村社区300个,创建示范社区100个2016年建筑公司年度工作总结。截止目前,累计开工建设农村新型社区6490个,3803个已建成入住,受益群众840万人,农村新型社区集中供水率、燃气普及率、集中供热率分别为100%、90%、13%,受益群众达1400万人。三是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请省政府出台《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4〕25号文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颁布了《山东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2015-2020年)》。扎实推进村镇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建设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807座,占总数的74%,3803个建成并实际入住的农村新型社区全部建有污水处理设施。提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实施意见》,全面启动农村改厕工作,协调省财政每户补助资金300元,1159个乡镇全面开展试点,1645个村庄、25.7万户完成改厕。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和"生态文明乡村"建设,2015年新整治村庄11351个,全省全部村庄基本完成了清理三大堆、村庄净化等整治任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四是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制定了《2015年山东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山东省2015-2017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2015年农村改造危房开工建设9.2万户,开工率100%;竣工8.6万户(其中抗震改造竣工3万户),竣工率93%。
六、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工程建设管理不断加强。组织全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评选,开展行业领军人物和青年后备人才推荐评审工作。制定印发了《山东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施工许可网上办理全面启动。制定出台《建设工程监理工作规程》地方标准,监理市场秩序不断规范。加强建设执业师资格管理,被住建部确定为电子化注册审批试点省份。二是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一体化平台建成运行。全省平台建成启用并通过住建部验收,与部中央数据库和省政府电子政务平台顺利对接,全省建筑工程项目全流程实时上线监管服务,建设领域各类资质资格许全面上网办理。截至去年底,平台已有26796家企业、681816名从业人员、4932个工程项目入库,7872家企业注册并通过审核。三是工程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持续开展明查暗访和包市督导,全省建筑施工发生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3%、24%,12个设区市实现零死亡。深入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在全国执法检查中施工质量安全符合率达92.2%,居全国第一。全省获鲁班奖工程8项、国家优质工程奖21项,获省优质结构杯奖378项、"泰山杯"奖工程149项,工程质量问题群众投诉大幅下降。
七、建筑节能工作深入推进
一是绿色建筑工作扎实开展。全省建成节能建筑9000万平方米,节能标准执行率99.6%;新增绿色建筑标识项目2024万平方米,公布第三批9个省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首批4个示范城区完成创建任务、通过评估验收;完成既有居住建筑、公共建筑节能改造2826万、227万平方米;建成太阳能光热一体化建筑2900万平方米,创建被动式超低能耗示范工程22个。二是建筑科技工作不断加强。组织建设领域科研开发,获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29项、华夏建设科技奖7项;省科技计划项目7项、省科技进步奖1项;推广建设领域新技术新产品32项。强化重大课题和关键技术研究攻关,委托第三方开展绿色建筑与绿色生态城区等10项课题研究。扎实推进智慧城市创建,全省10市(县、区)获批国家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试点数量累计达到26个,居全国首位。三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稳步推进。按照郭树清省长"抓紧安排试点,先做起来"的批示要求,累计落实918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启动10个城市、54个生产基地、16个工程项目试点,我省国家级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和基地数量均居全国第一。承办全国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现场会,发布了3项地方标准。
八、行业发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扎实开展。厅党组切实负起主体责任,详细制定配档表和学习计划,引领活动有序开展。以高质量的专题党课开局起步,广泛开展动员,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参与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组织好"规定动作"外,组织开展了预防职务犯罪宣讲等富有特色的"自选动作",做到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举办5期中心组理论学习读书会,对照省委组织部梳理的不担当不作为的具体表现,查摆出6大类25项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清单。二是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厅党组研究制定了《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见》,领导班子成员与分管处室、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下发关于廉政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对全省住建系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进行部署。认真组织学习《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及时传达学习中纪委和省委关于违反八项规定的案例通报,使党员干部做到警钟长鸣。三是行业作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加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创建工作,系统内70%以上行业主管部门荣获省级、市级文明单位称号,2015年2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和7个市级部门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认真做好援疆、援藏和包村帮扶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交付的各项任务。四是依法行政工作全面推进。出台了《山东省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积极推进《山东省乡村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办法》《山东省房屋和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山东省建设工程标准化管理办法》立法工作。编制公布厅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完成了《行政审批事项服务手册》《行政审批事项服务指南编写规范》编制工作。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厅政务服务平台开通运行,充分发挥厅门户网站窗口作用,信息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偏低,农业人口转移较慢等问题仍未完全破解,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有的地方规划前瞻性不强,执行不够严格,监管不到位;城市基础设施总量不足,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相对滞后,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空气污染等问题加剧;城市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房地产市场仍供大于求,企业市场预期不够乐观,商品房库存较高,尤其是中小城市和县城去库存压力更大;老旧住宅小区整治标准不统一,供电、通信等管线入地协调难度大,有的没有同步开展节能改造。四是棚户区改造面对的多是一些老楼危楼等硬骨头,有的动迁户诉求过高,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出现拒迁成为钉子户,影响整个棚户区改造项目的推进。五是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受多种因素制约进度放缓;有的地方农村改厕标准不高,没有提前考虑后期管理维护和市场化运营问题;污水处理、冬季取暖等方面投入不足。六是建筑农民工工资清欠、房屋征收拆迁等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越来越重,建筑施工、城市燃气等安全生产隐患依然存在,形势不容乐观。
第二篇:住房城乡建设委工作总结
20XX年,我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县“三个发展”、“三个提升”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规划先导、突出重点、以人为本、精致发展”原则,强化“四个突出”,即:进一步突出新城区建设,突出以城市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生态人居环境提升,突出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全力抓好“十二五”规划启动年的城乡建设,开创了溧水城乡建设转型、创新、跨越发展的新局面。现把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20XX年,全县城镇建设目标共有十二大类、26个子项,总投资55.16亿元,其中县城建设计划总投资为13.58亿元(不含经济适用房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共完成2条市政道路建设,总里程1.95公里,新增公共绿化面积55.8万平方米。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45平方公里,县城框架面积50平方公里,城区绿地面积882.8万平方米,城区绿地率40.12%,城区绿化覆盖率是41.4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54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42.9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27.5平方米,城市路灯亮化率98.4%;创省“扬子杯”工程5个。列入市县城镇建设的目标任务已圆满完成。
(一)科学规划引领建设,继续深化和完善城乡规划
按照以总体规划为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主体、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保障的规划编制体系,加强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一批城乡规划编制,并按程序报批。
规划编制取得丰硕成果。一是突出抓好城区各类规划编制。完成了《溧水县城乡总体规划》的专家评审,年底前完成报批;完成了东庐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的专家评审;完成了城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间成果;完成了城南新城区核心区城市设计的编制成果;完成了柘塘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完成了溧水县城区污水管网专项规划的报批工作。二是镇村规划编制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完成了白马镇的总体规划、镇区近期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石湫镇区城市设计以及长乐、何家、曹家桥等6个新社区规划。开展了5个镇的总体规划调整工作,配合省级村庄整治要求,完成了3个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
城区规划管理效率得到提升。严格按照规划许可程序,实施“一书两证”规范及时的发放,年发证率为100%,全年共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25件,总用地面积为2541.8亩;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80件,总用地面积为3796.2亩;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94件,总建筑面积为129.25万平方米;办理临时工程规划许可8件,总建筑面积5887平方米;规划公示62件,规划验收73件,总建筑面积为81.8万平方米。强化私人建房管理与服务,有效控制违章违规建房。
规划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是抓好基础测绘工作,增强测绘保障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完成大面积地形图修补测面积426格(1格=0.01平方公里);道路放线3公里、用地放红线190件、建筑物放线173栋、验线198栋;房屋竣工测量180栋、道路横断面测量2.6公里、管线竣工测量19.6公里。完成白马等36平方公里1:1000数字地形图质检,完成2010年测绘成果汇交;加强测量标志管理,开展了测绘法宣传;深入开展测绘技术研究,加强测绘成果管理。二是城建档案工作始终坚持为城市建设、经济建设服务的大方向,努力提高档案的归档率,全年接收档案共计264件,其中规划审批类215件,建设工程竣工类26件,市政园林类21件,拆迁类2件,整理档案2400余卷,档案利用为86次。目前,馆藏档案有14个大类54个属类,室藏档案达12000余卷。
图审及建筑设计的水平提高。在图审方面,把服务作为工作的重心,充分发挥施工图设计审查技术小组的优势,依据科学办事流程、一站式服务和成熟的远程信息服务,提高图审的服务效能。同时加强对专家的管理,确保工程设计质量。全年共审查工程项目191件,总建筑面积约209万平方米;共审查违反“执行”条款1087条,违反“强条”510条。在建筑设计方面,进一步加强工程设计质量、设计进度和设计服务的管理,顺利通过江苏省建设单位质量抽查和江苏省勘察协会的勘察质量抽查以及南京市保障性住房勘察设计质量检查;与此同时,全年共签订勘察设计合同64份,完成勘察设计项目61个,设计面积41.8万平方米,签订工程建设监理合同32份。
(二)加快城建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县,继续加大路网、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城区环境,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
新城区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一是圆满完成了城南体育公园项目建设并全部及时移交,经过三年建设,城南体育公园项目正式结束,为全县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二是城南新区实验小学项目正加快建设。该项目占地面积96亩,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新实小将按十轨制建设,由南大设计院设计,以创“扬子杯”为目标,确保工程质量。目前项目进展顺利,主体工程已经封顶,整个项目计划20XX年7月交付。
道路建设工程克难奋进。一是积极推进幸庄一号路东延、城东干道(中段)等续建工程建设。城东干道(中段)已于11月底竣工通车,幸庄一号路东延预计到20XX年3月份全面竣工通车。二是加快推进新建道路项目建设。完成了新城区金蛙东路改造项目,12月底正式通车。金蛙东路改造工程是20XX年全县十大重点建设工程之一,西起秦淮路,东至246省道,道路全长1310米,总投资6122万元,按照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道路建成后,城南新区“四纵四横”的路网规划变为现实,为城市快速扩容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对县城实现东西及内外环的贯通,提升城南交通能力,带动溧水区域发展,提升溧水的城市形象都将有着深远的意义。另外,幸庄一号路西延、新龙路南延、银龙路、健康路东延、板桥路等项目也正按计划推进。
环境提升工程循序渐进。一是狠抓道路绿化工程建设。完成了板桥路、城东干道(中段)等2条新建道路的绿化;开工建设246省道绿化工程,总面积23.7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10万平方米,路灯安装已经全部结束。金蛙路东延绿化工程正在建设,将新增绿地面积7.7万平方米。二是完成了二实小西侧围墙及小西门河段治理工作,改造面积3100平方米,绿化面积2600平方米。通过改造打通大西门与小西门的连接通道,既消除河道给学生带来的安全隐患,又方便了居民出行。三是新建沙河苗圃,面积约150亩,主要用于苗木种植及花卉生产,共栽植各类大树约6000株,其它绿化苗木4万余株。到目前,全县共完成绿地面积55.8万平方米。
管养水平得到提高。在市政养护方面,管养面积近15平方公里,道路总长近70公里、面积达170万平方米、下水道100公里,大小井5000余座。市政养护面广量大,为确保管养设施安全畅通,对损坏、破旧的设施及时维修改造,协助执法部门对违章挖掘、排水等违法行为进行制止,一年来管养区内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在城区绿化管养方面,制定了《绿化管理考核办法》、《绿化养护考核细则》以及《绿化养护管理制度》等检查考核办法,开展了创建星级广场、星级公园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绿化养护水平。目前,绿化管养总面积80多万平方米。
市政综合管理和协调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是市政道路挖掘审批管理与行政服务中心联网,审批结果在局网站进行公示,审批管理规范,全年办理挖掘审批事项27项。二是认真做好开发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共参加21个项目合竣工验收管理,小区市政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得到提高。三是进一步加强城市综合杆管线协调管理,完成幸庄一号路东延、城东干道、金蛙东路、新龙路、银龙路、健康路东延、幸庄一号路西延等7条道路,共计5.4公里弱电管线综合下地和2.7公里高压杆线迁移。
(三)高度关注民生热点,大力实施惠民工程
路灯工程建设取得新的成绩。根据年初对县城老旧小区路灯状况的调查,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23个小区的路灯建设。1-12月共新建路灯里程24.3公里;完成18个老旧小区改造,路灯287盏,共13公里;排除各类故障1952起,路灯全年目标任务已提前超额完成。到目前,县城新路灯的比率已由2005年移交时的33%上升到目前的97.3%,城市路灯亮化率达98.4%,路灯总长由原来的41公里延伸至目前的130公里。
燃气市场管理从严监管。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以查代管”力度,与各家燃气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liuxue86.com督促燃气企业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及值班制度,明确企业负责人要亲自抓安全生产工作,有重点地开展各项燃气管理工作,全年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30多次,下达安全隐患通知书16份。通过抓生产保供应,抓源头保安全,抓监管保质量,确保老百姓用上放心气,安全气。目前,城区共有燃气管网82公里。
城市拆迁工作负重奋进。坚持稳定是工作重中之重,积极做好信访工作,对拆迁矛盾进行认真梳理,把矛盾尽量化解在基层,防止突发事件发生。完成了城东干道的拆迁,拆迁面积1300平方米;协助安置城南新城区拆迁户700余户,现已基本安置结束。在处理拆迁矛盾、解决拆迁纠纷和群众反映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上,工作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加班工作,参与大量矛盾协调,为保障重点项目的早日开工、维护全县的稳定付出了艰辛的汗水。
(四)加快村镇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镇村发展环境
针对全县镇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现状,进一步加快全县各镇特别是重点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镇村发展和环境改善。
突出推进先导镇的建设。为建设具有较强配套支撑和承载能力的新市镇,增强吸纳人口、发展产业、活跃市场的功能,推动农民向新市镇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上,重点培育白马、东屏、石湫等一批先导(特色)镇,按照规划顺利开工和完成了一批高质量设施工程。其他各镇也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加紧推进项目建设。到目前各镇累计投入约5.85亿元用于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环境提升等方面建设。
启动农民集中区建设。今年开展13个农民集中区建设,总投入约3.7亿元。其中:白马硅谷新邨新社区已有37幢建筑面积约9.1万平方米主体封顶;开发区建设的5万平方米秦淮花苑新社区,进入内粉刷阶段;其余各镇也全力实施。
积极推进镇村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东屏、洪蓝镇污水处理厂已经正常运行;和凤、晶桥污水处理厂已经完成,其中晶桥目前在调试运行;柘塘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明年春节后进入试运行;太湖水治理项目要求我县完成污水收集管网40公里,至11月底,全县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已完成约44.91公里。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市级为16个点,现累计投入376.8万。
积极做好镇村规划管理。配合各镇做好村镇建设的服务与管理,进一步理顺村镇办事程序,严格“一书两证”的发放。全年共办理可研要点42件,挂牌要点28件,总平面方案审核69件;选址意见书15件,总面积676.11亩;建设规划用地许可证30件,总面积1518.12亩;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53件,总面积59.35万平方米;竣工验收31件。同时,在村镇规划管理与服务过程中,严把规范关,简化办事程序,积极做好跟踪服务,推进村镇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五)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圆满完成住房保障目标任务。一是积极推进以拆迁安置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为主的保障房项目建设。城南三期拆迁安置房已经竣工,分房工作即将结束。城东一期200套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分配工作已经完成,共分配160套。新一轮保障房建设已经启动。建设公共租赁房500套(间),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二是继续实施租赁补贴发放,当年发放租赁补贴人数140人,计52户(其中低保家庭8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44户),补贴面积1947.25平方米,补贴金额近15万元。
房地产业稳步发展。全县46家房产开发企业共有在建项目46个,当前在建建筑面积共为195.5万平方米。全年新开工面积为76万平方米,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26%;已竣工验收面积为50.2万平方米,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0%。共组织了15个居住小区项目的综合验收,验收商品房总建筑面积为39.9万平方米,县城住宅及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合格率为100%,公示案例48件。办理新注册房地产开发公司15家、新申报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15家,资质核定15家、资质延期10家。目前全县有四级资质1家、三级资质42家、二级资质11家、一级资质1家。全县商品房总销售率为82%;县城区住宅销售均价为6291元/平方米,休闲度假旅游类项目住宅销售均价为5625元/平方米。在组织综合验收过程中,坚持独立自主、规范透明的办事程序与原则,杜绝与建设单位的直接接触,使验收程序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切实维护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房改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一是切实加强房屋维修基金的征收和管理。全年共有18家提交了房屋维修报告,共计拨付维修基金13.7万元。同时组织收缴商品房房屋维修基金770万元,计1782户,出具房改房维修基金证明195户。二是住房补贴发放工作稳步实施。按照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进行全面的统计,研究逐步解决办法。
房产行政管理取得新的业绩。一是认真开展房产服务,进一步规范了房产交易与权属登记。全年共发放商品房预售许可证44件,预售许可面积69.9万平方米。全县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4445套,面积50.22万平方米,合同金额28.9亿元。其中住宅房销售4671套,面积52.9万平方米,合同金额30.4亿元。二是推进物业的监督与管理。通过推动物业管理体制创新,积极开展物业管理项目的达标与创优,目前有1家成为省优项目,3家为市优项目,我县物业管理工作荣获南京市物业工作先进单位。三是坚持以为民办实事为宗旨,采取各种形式为直管公房住户排忧解难,建立了直管公房的电子档案,进一步加强房屋安全管理。四是继续加强网上房地产管理,各开发企业的商品房销售情况能够及时、如实地反映在网上管理平台;严把商品房预售许可关,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保证了溧水房地产的平稳发展态势,维护了购房群众的利益;加强房产档案工作建设2016企业违法违章建筑工作总结,房管所档案工作通过省住建厅“江苏省房地产档案管理省特级标准”验收。
(六)完善经营城市路子,提高城建平台运作水平
一是城建融资平台进一步夯实,服务经济发展、保障民生的功能进一步得到增强。二是开拓县外融资市场,保证项目良好运作的能力得到提升。三是加大土地储备的力度,扩大城投土地储备规模。到目前,城投公司已储备土地780亩,今年新增贷款3亿元。
(七)规范建筑市场管理,进一步壮大全县建筑业
全县建筑工作围绕“三个发展”,推进科技创新,培育重点骨干,强化行业管理,建筑业科学发展达到新水平。
建筑业主要指标圆满完成。1-12月,全县完成建筑业施工面积970万平方米,同比增22%;产值92亿,同比增20%;建筑业税收3.5亿元,同比增28%。目前,施工产值10亿元以上1家、5亿元以上3家、3亿以上4家、1亿以上3家;二级资质4家(1家房建总承包、2家装饰专业承包、1家一体化)。已全面完成县下达的建筑业目标任务。
市场监管和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一是为施工企业及时办理合同备案手续,全年共办理合同备案193份,建筑面积195.3万平方米,合同造价28.2亿元;为102个建筑工程项目核发了《建筑工程许可证》;为111家外地进溧施工企业办理注册登记,核发了《江苏省建筑企业信用管理手册》附册。二是进一步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全县有3家建筑施工企业(明辉、石湫、天泉)列为省信用管理示范建筑业企业。省信用管理示范建筑业企业自动进入各地政府投资工程预选承包商名录,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免检,全省免交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三是继续为企业资质提档升级做好服务。全年新晋升一级企业1家,新晋升二级企业4家,新批准三级企业8家。目前我县有资质的企业110家,其中一级8家(总承包6家、专业2家),二级28家(总承包16家,专业10家,一体化2家),三级50家(总承包21家,专业29家),劳务企业24家。
工程质量监督得到社会各界好评。始终坚持工程质量的高标准、严要求,围绕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三大要求,突出重点项目、民生工程和住宅工程,加大质量行为、质控资料、实体质量三大内容的检查监管力度,对检查发现的质量问题全面整改,举一反三;保证所有建筑材料、分项工程质量都合格,多创精品优质工程。全年受监单位工程933个,面积347.3万平米,其中住宅197.7万平米、工业130.7万平米、公建18.9万平米;全年监督单位工程竣工验收319个,面积65.2万平米,其中住宅34.7万平米,分户验收2268套户;各项检查抽查巡查462次,下发质量整改通知44份、停工通知7份;现场实体质量抽测186多次,监督处理检测不合格和异常无效报告382多项;办理工程竣工备案432多个;受理和处理质量投诉36多起;获市优质结构工程约40个、市“金陵杯”工程26个,省“扬子杯”工程5个。“扬子杯”为省级优秀工程奖,每年在全省工程项目中进行评选,由于申报和验收要求都相当严格,历史上全县每年只能有一至两个工程项目获此殊荣,今年捧回5项,为历年最多。
建筑市场管理更加规范。一是加大建筑市场监管力度,促进专业工程分包进场交易和分包合同备案,促进施工企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维护总分包单位的合法利益,严肃查处违法分包活动,坚决打击非法转包工程和挂靠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二是坚持日巡查机制与重点检查机制,结合专项检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着重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共检查新建工程项目52个,建筑面积68.65万平方米,总造价约7.85亿元,其中补办手续38个,占项目总数的比例为73.1%,补办整改率100%。20XX年共发停工通知书16份,整改通知书73份,现场调查笔录15份。
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巩固。以“安全生产重在落实”为主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监管工作部署,落实安全责任,严格安全工作流程,强化教育培训,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执行安全生产分析会制度,认真开展建筑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做好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监管工作,严把重大危险源管理关,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作为重点监管对象,跟踪管理,杜绝重大以上伤亡事故发生。共开展安全专项检查5次,下发整改意见1127条,检测各类起重机械设备247台次,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及三类人员738人次,验收省、市文明工地40项,安全生产形势基本平稳。目前我县在建工程面积287万平方米。
清欠专项行动取得较大突破。按照“向谁投诉、由谁受理处理”的原则,认真做好建筑业民工工资拖欠行为的投诉举报的处理工作。建立健全工资纠纷快速处理应急机制,落实专人负责,畅通投诉渠道,明确投诉处理规则,保证投诉举报及时处理,切实维护民工的合法权益,防止集体上访等恶性事件的发生,维护了民工的合法利益。共接受民工工资拖欠投诉50余起,涉及拖欠民工工资2180.3万元,人数1156人。
建设工程招投标行为监管进一步加强。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倡导网上招投标及远程评标,坚持使用“e路阳光”网上备案监督系统。所有工程招投标均在“e路阳光”交易系统全过程备案,提高招标透明度,开启招投标工作的新局面。一是从严把关,不抬高门槛;二是严格执行投标保证金制度、项目负责人持双证到现场开标的制度;三是对政府投资规模超过100万的中介机构选取均采用摇号方式确定,100万元以下的小型工程全面推行抽签摇号制度。20XX年,全县建设工程共进场交易353个标段,中标价总计34.1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公开招标88个标段,合计面积16万平方米,中标价7.4亿元;邀请招标43个标段,合计面积104万平方米,中标价19亿元;直接发包140个标段,合计面积100万平方米,中标价8亿元;现场摇号抽签项目39个,中标价合计1559万元;明标明投网上抽签项目43个,中标价合计2341万元;全县共有131项工程监理实行了进场交易。
检测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新建县检测中心办公大楼,完成了中心总体搬迁并正常运作。引进了一批年轻人才,补充试验员队伍,为中心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业务上,在保证检测数据真实、准确的同时,还不断加强对检测报告的控制和管理,严格执行报告三级审核制度。实验室资质认定的程序化管理,使检测工作更加严谨、科学、合理,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有效性,保证了工作质量。
(八)加强人防设施建设,推进人防事业发展
人防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围绕中心工作,精心策划,严密组织,有效推进工作落实。
完成人防工程建设规划编制。以构筑相对独立的防空体系为目标,把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纳入南京市城市总体防护体系,结合城市规划,编制了城区2010——2030人防工程建设规划。目前,规划方案已顺利通过专家组审核。此方案将成为我县人防工程建设又一个重要指导依据
人防工程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结合我县人防工程建设实际,制定了“以建为主,以收促建”的措施,同时要求所有小高层建筑必须按照“满堂红”结建人防工程,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小区,必须配建一定比率的人防工程,并作为项目审批依据。由于措施得力,今年共审批项目60余件,结建人防工程共4.8万平方米,使人县人防工程建设总量达15.4万平方米,顺利完成全年人防工程建设目标任务。
积极推进人防项目建设。一是完成了地下指挥所工程建设,建筑面积1820平方米,总投资近2000万元,现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地下指挥所配置集指挥、情报、预警、控制、通信于一体的应急指挥自动化系统,并与南京市人防办联网对接,功能为平时抢险救灾,战时应急指挥。二是圆满完成081指挥所及民防家园工程建设任务。自建人防工程“民防家园”项目进入通水通电阶段,外景观建设基本完成,即将交付使用。11月16日,指挥所与省市防办联网举行苏防20XX防空演习,并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县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为县委、县政府提供了功能强大的现代化防空防灾指挥平台。
人防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一是深入开展人防进社区工作。通过宣传教育和活动演练,提高社区群众防空抗灾能力。二是组建抢险抢修、通信、运输、消防、治安、防化防疫、人口疏散、医疗救护等八支人防专业队。三是加强防空袭警报网建设,提高自动化水平,抓好人防工程维护管理,确保人防工程正常使用。四是加强中学生人防知识教育,强化中学生国防人防观念。
(九)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20XX年,我局坚持以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以及县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文件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建设工作全局,组织实施了“四个深入”专项活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为住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主题教育活动。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的意见》精神,及县委书记项雪龙《把清正廉洁写在溧水干部队伍的旗帜上》特殊党课教育精神,组织开展“勤政为民谋发展、廉洁奉公做表率”主题教育活动。为进一步严肃公务人员工作纪律,要求全系统工作人员除了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外,还要做到局制定的“五不准”和“一必须八不准”文件规定,并对执行工作纪律情况,组织明察暗访,加大督察力度,严格问责追究。
深入开展新一轮的竞争上岗。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拓宽选人用人渠道,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上半年,开展了局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对局中层干部岗位推行竞争上岗,把德、能、勤、绩等方面优秀的同志选拔到局中层干部岗位上来,做到在干部交流和严格管理上有突破,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住建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活动。以行风评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全局政风行风建设,促进机关服务态度明显改进,办事效率明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得到较大提高,推进城建工作创先争优。一是进一步完善制度。制定了《局中层干部、工作人员问责办法》、《局系统“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上报备案工作实施意见》等七项党建工作制度,从源头上保证了机关作风建设的健康开展。二是强化快捷高效的行政审批服务,所有的行政审批项目进县行政服务中心办理,服务承诺的事项限期完成。三是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实现规管系统信息与县阳光政务系统信息同步无缝对接,所有规划许可事项均能在县阳光政务系统中查询到。四是强化监管。坚持监督关口前移,变事后监督为全程监督,特别是进一步规范了建设工程招投标、产权交易行为,杜绝暗箱操作和违法行为。五是积极开展建设工程领域专项治理,特别是在招投标管理方面,引进“e路阳光”系统,实行网上招投标,率先实现两个覆盖,实现了全流程无纸化网上招标、投标、评标和全程监控,提高了招投标过程中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招投标更加公开透明、便捷高效,这一创新举措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一年来,我县招投标没有发生一起疑义及有效投诉现象。
深入开展文明机关创建活动。围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及建工、人防等群众关注的热点,以争创文明机关、保障“三个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改进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全面提高住建局干部队伍的服务水平,认真办理12345政务热线转办的热点问题,全年共受理250件,占全县的十分之一,办结率90%以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创建“平安溧水”、“和谐溧水”;加强依法行政工作,实现了各项行政许可办结率、准确率、网上办结率、满意率100%。这些举措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工会工作深入人心,共青团、妇女工作也取得较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