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美化人生
什么是真正的美?美有不同的层次。
生物的两个基本要求,第一是求自己的生存,第二是求种族的延续。无论植物、动物,包括人在内,最基本也是最实际的问题,就是如何生存下去,其次才是如何让种族延续下去,所谓“食色,性也”:食,是为自己的生存;色,则是种族的延续。
动植物为满足这两大基本欲望,于是用各种颜色、姿态使自己美丽,为的是适应生存。花,用漂亮的颜色招蜂引蝶以传播花粉,绿叶则有光合作用,结实的果子在让鸟儿啄食之后,再散布种子,这是生命的延续。
至于我们人类呢一个人经历的越多,也就会看得更清楚,不只具有上述基本要求,并还提升至“爱美”,因为是形而上的,所以发展成文化和文明,而文化与文明的最大力量就是美化人生。这是美的境界的提高,也是人之异于禽兽的一点。
谈到“美化”,又可以分成很多层次。
第一,是仪容的美
有人爱谈道德,不敢提“美”,一提到美,似乎就觉得这玩意儿离经叛道;避免谈如何美化仪容,是因为他们认为,外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涵。殊不知,内涵是需要时间的,但我们看人,第一眼看的就是外表,尽管艺术家们个个不修边幅,故作名士派,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艺术家,都学得来他们的洒脱不羁。
俗话说:“三分人才,七分打扮”,天生丽质的人并不多。众所周知,明星们若不打扮,真是判若两人,又有人说:“人要衣装,佛要金装。”有人会问:“佛”的道德如此之高,如此之富有内在美,为什么还要金装点缀呢?可见,连道德高尚的佛,也是重衣冠的。
所谓“目有同好也!”几乎每个做太太的都有这样的经验:和先生并肩走在街上,迎面来了位姿色动人的美女,先生看得张口结舌,看得眼珠子就要掉下来了……太太们看在眼里,忍不住火冒三丈,醋劲大发。每当有朋友向我抱怨这种事时,我就安慰她:这不过是一时之间“物我两忘”的忘神而已,反正擦肩过后,就再也看不到了,有什么好生气的?
欣赏美女,就像欣赏花一样林清玄哲理散文,我们忍不住对上天造物之妙,感到欢喜和赞叹。
没有人不好美的,而美化容貌,也有一定的步骤,那就是,第一,要做到“清洁”。试想,西施虽是个美人,但如果她身上有臭味,那大家不都掩鼻而疾走吗?女人的头发,尤其要注意,几天不洗,就有臭味了。第二是“整齐”:一个人若蓬头散发,或脚穿脏破的鞋子,总令人不悦,头脚的整齐,相当重要。第三是“调和”:首先,我们应该要了解自己的长短处,所谓“美化”,是为遮盖我们的短处,彰显我们的长处,切忌盲目追求时髦。如果一个人有一双漂亮的腿,那么,她穿迷你裙,相信更可以显出身长玉立。假使腿不美,可千万别穿迷你裙。还有,脸形和发式不合,也不好。《论语》中曾有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大意是,孔子将“素以为绚兮”解说为“先素事而后绘”,用白话来解释的话,就是:“先打了粉底霜后,再画彩色。”你说,妙不妙?把脸洗干净后,扑上粉,然后再上颜色,的确是每一个小姐太太都知道的化妆程序。可是,身为女性,只知道美丽的容貌和衣装是不够的;如果不懂得“礼仪”,那么反而会把“美”整个破坏掉!所谓“礼仪”,也就是“合宜”:合,是合理,宜,是事宜,这其中其实并没有太多道德学问。
有一回,搭乘电梯,门一开,我看到一对情侣,男的是潇洒挺拔,女的是娇丽动人,我心里正暗叹“好一对璧人”的当儿,却见他们动作粗鲁地抢快冲进电梯,害得我差点挤不出来,那举止,真是把他们天然美化的形象,在刹那间,整个丑化了!我叹道:“好可惜
啊!”心里直觉他们真是“暴殄天物”!
所以,一个人不仅要美容,还要美仪。
我们中华民族原是礼仪之邦,可是,我痛心地告诉大家,我们现在是最不懂礼仪的民族。你们看:马路上,车子横冲直撞;坐在车内,看到老弱妇孺也不会让座。东方的礼仪失去了,西方的礼仪又不见得有,真变成一个无礼的国家。
我们现在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有斩断后路的决心,更要有直面未来的勇气!!!,小姐们的服饰装扮真可说走在时代尖端,甚至和欧美国家不相上下。服装方面,固然没有话说,但很遗憾的是,我们在礼仪方面,并没有美化。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反省的。
第二,要“美而韵”
有些人,实在很美,但没有味道;影星林青霞和胡茵梦就美而有韵。
韵味和我们的容貌一样,是需要培养的;即使是天生具有韵味的人,也应该注重后天的培养。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那就是,曾是我们心目中的美人,数年不见,再见面时,不禁觉得她变俗了。
这儿所说的“韵”,是内在的聪明、才华,加上读书与教养,而形之于外的神韵和气质。
有时候,我真希望美人不要开口。有一回,我瞪大眼睛看一个美丽的女人,正看得目不转睛的时候,她突然开口说话了,其声音之大、说话之粗、用词之不当,让我眼睛睁得更大!假如一个人的“韵”,是得自天生,那么,记得要培养,至于怎么培养呢?那就必须多看、多听、多想和多读书。文学与音乐等,任何美好的东西都要去接触,去吸收,然后,在我们心中酝酿、消化后,再化为己有。
古时,唐太宗看房玄龄,愈看愈妩媚,可是,房玄龄是个老臣,并不是年轻的美女,皇帝觉得他妩媚,足见他是有韵味的。我也常喜欢盯着一个老朋友看,她虽然不加修饰,但给我一种妩媚和可爱的感受,觉得她好像古陶塑成的陶器,常看得她浑身不自在,她反问我:“我有什么好看的!?”我说:“你仿佛是一只古陶!”“怎么?将我比喻成古陶了?”“要知道,古陶器比细瓷器有韵味,而且耐看!”我这样回答她。
金钱、势力与名位,往往使人变俗,因此,如何使人内心干净、内心才华不致被污染,不致变得俗气鄙陋呢?人人可以装成绅士淑女的模样,可是,这算美化到家了吗?有许多人雅得俗不可耐,这是因为不真。
第三层次的美,就是要“美而真”
美,应该是为“真”加工,使美的境界更高。有的人说“青春无丑妇”,又说“青春本身是美,是真”,将青春的美加工后,可以使吹弹得破的皮肤媲美刚出生的婴儿,这是为了留住“真”,而不是反“真”而行。
这也是为什么我不赞成摩登小姐染发的原因昨天很残酷,今天很残酷,明天同样很残酷,可是我不想死;美国人染发,是因为她们皮肤白皙,配什么颜色的头发都配得过,可是,我们是黄种人。黄皮肤除了黑头发之外,我想不出有更相配的颜色!不仅人如此,建筑物和风景区也一样,将风景区改为观光区,破坏“真美”之后,实在就不可“观光”了!自然的青山绿水,实在较之人工的亭台楼阁还要真,还要好。
美,还要“真”;美不是对“真”的伤害,而是加工。我们再看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当孔子说“绘事后素”后,子贡立刻接着说“礼后乎!”孔子大喜,认为子贡是真正懂得诗了。美在“真”之后,而礼在“本质”之后。我最不喜欢参加追悼会了,怎么说呢?因为我觉得,丧礼中,最哀恸的除了孝家和读祭文的人之外,参加丧礼的来宾,一转过头,还不就欢天喜地!?这不禁使人联想起孔子说的:“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留学生每次回国探亲,吃得都大喊吃不消!亲友们轮流宴请,深以为不这样做,就是礼。至于结婚吃喜酒一事,据我所知,目前的规矩是,去参加的话,红包二千元,不去,则包一千元,这根本就是商业行为!其实,在从前,大家之所以办喜事,最大的用意,是要帮助办喜事的家里;送吃的给喜家,送礼物给新人们,好帮着他们促成这件大事。
“真”以外,还要提升至“美而善”
人整天面对的是人与物,对人,要爱人,对物“终生学习”之路,应爱物,这就是“至善”,也是“仁民爱物”。
“仁”字,是二人,一个人如果只爱自己,就不算“仁”,必须有对象,才是“仁”。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广“仁”,便是“善”,凡事慈悲、同情、谅解和宽恕,就是“仁”,不嫉妒,不猜疑,与人为善,也是“仁”。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看到人做好事,却往往吝于夸奖,一个人太和善,倒反容易被误解是沽名钓誉,我们总是吝于付出“同喜布施”。捐钱,是财布施;教人方法,是法布施;与人同喜,就是同喜布施。既没钱、又没法,我们只能做到“同喜布施”,这也是最惠而不费的。假如我们有仁爱之心的话,我们不应该吝于付出同情,以及更多的同喜与谅解,不要太多的疑惑和猜忌,这就是美化的更上一层——“善”。
有一种现象:太太漂亮,夫妻感情不见得好;而太太长得不好看,夫妇感情却意外地融洽。有人不免觉得纳闷:有个漂亮的太太,还不懂得当做“宝”!可是,有时候,“美”是很肤浅的;事实上,不管是美是丑,多看几年若没有在大风大浪中颠覆了人生,必将在心中得到一个“定”,到头来还不是差不多,内在的美,才是“善”;容貌平凡的太太,之所以反被当成“宝”,是因为她没有恃宠而骄的美貌,所以愈发谦虚平和,而吸引人的,就是她的善良。善良的人,有一股神采,那是一种因内在光华而形显于外的风采。使内在美化,就是善。一个女人要有仁爱心,不要抱怨,也不可以骄傲。世界上,没有比谦虚更美好的事了。
谦虚,是一切的美德。
对所有一切,我们都应心存感激,对生活感到满意,总觉自己比别人幸运,得到太多,如此会更加虚怀若谷。
肤浅的美,很容易使人生厌!善,不只是对人,还要对物;小时候,我的家人教我,碗里不许留一粒米饭,因为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片丝寸缕亦不准糟蹋,因为来之不易。爱物,是爱惜物力、人力。一个人真正有好的行为,就不能慷他人之慨,不能因为自己不用出钱,就大大地浪费能源。做到了“美而善”之后,还要往上提升。
真美的最高境界,是“自然美”
“自然美”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天”字代表自然,“人”是自我,为善能做到不觉自己在做善,就能领会“自然美”的个中真义。
一旦自己觉得“善”了,那不算真善赴一场《鸿门宴》,这代价你可知,必须要自己也感到做来是如此的自然,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用一个名词来概括,那就是“祥和”。“祥”是安详、吉祥与美善;“和”则是调和、和谐与温和。
“乐极生悲”、“盛极必衰”,所以要持盈保泰。但是“否极泰来”、“剥极必复”。
世上没有一件事是永远的好,也不会永远的坏。一切是“天命”,是自然。任何事有开始,必有结束。我们人,既然生了,就会老、会衰、会死,在座的各位,经过一百年之后,就没有一个会留在这世上,因此,争什么呢?有什么看不开的?我们难道连这点聪明都没有吗?几百年之后,我们的骨头不知要腐烂成什么样子,可是我们仍忙于争名夺利,为小事东奔西走,甚至拿刀动杖的,这又何苦来!?
花朵不能长好,月亮不能长圆,我们只须自问:我们的行为,有没有对不住人?对人与物,不要去污染、破坏及践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