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医改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坚持将深化医改作为构建民生幸福城市的重要内容,丁大卫书记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张国华市长经常到一线督查推动,市委常委会、市委深化改革领导组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医改工作。作为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深化医改工作的总体部署,研究制定《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意见》,分解明确年度医改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今年7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对深化医改综合试点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省卫计委王咏红主任到会指导。全市深化医改工作推进有力、进展有序,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坚持突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医疗服务体系
(一)优化市区医疗资源配置。
二是强化县域医疗服务体系。
三是健全完善院前急救服务体系。
四是大力扶持社会资本办医。
二、聚焦关键环节2016乡镇基础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全力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一)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二)合力攻坚城市公立医院价格改革。
(三)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三、坚持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一)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
(二)探索医疗联合体建设新模式。
(三)建立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制度。
(四)充分发挥医保制度导向功能。
(五)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三、落实政府责任,蹄急步稳推进综合医改工作
深化医改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更是是医改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体量大、情况复杂,改革的艰难性复杂性可想而知。在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中,还会遇到许多没有遇到的问题。取消药品加成能否从根本上破除以药养医、解决医生逐利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中,利益相关主体分担比例如何确定需要进一步研究;“三医”联动的领导机制和推进机制亟需强化;与综合改革相配套的人事分配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绩效考评等需加快建立。如何破旧立新,如何处理好进与稳的关系,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用改革的思路,从实际出发,落实有效举措。以“围绕一个中心、聚焦两大重点、构建三大体系、完善四项机制、落实五大保障”为总体思路,着力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满足群众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上做文章;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方便群众看病就医上下功夫;在实施智慧卫生工程,采取信息科技手段实现医疗服务流程更优化、医院管理精细化上出亮点;在落实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上谋实效,推动医改工作不断深化,实现全市卫生计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围绕一个中心,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有序健康发展。重点做好“调、破、立”3篇文章。
“调”,就是调整优化医疗资源布局企业安全生产情况汇报材料,加快形成功能齐全、各司其职、运转有序的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推开医联体建设,提升县域内医疗服务能力。开展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和预约服务。加快县级医院转设为三级综合医院。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建立区域检验检查、病理诊断、医学影像等中心,大力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破”,就是破除以药补医机制,通过价格调整、医保支付、政府投入等,建立稳定长效的补偿新机制。做好医保政策调整对接工作,将调整后的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政府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基层医疗和基本医疗保障,加大对公立医院改革、卫生科技和人才队伍建设等的投入。2017年,全市各级政府卫生投入达到65亿元左右。
“立”,就是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落实院长责任制。创新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管理,实行动态调整、备案管理、同岗同酬。探索建立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奉献价值又与逐利机制相分离的薪酬标准。建立健全外部控费机制,严格控制门诊均次费用,对药品使用、检查检验、医用耗材等进行日常监控,强化医保监管,转变控费监管机制。
(二)聚焦两大重点,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和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在构建分级诊疗制度方面:加快推进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以重点人群和特殊人群为主要签约服务对象,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卫生和个性化签约服务。积极探索医疗联合体建设新模式。通过组建区域性医疗联合体(或医疗集团)、县乡村一体、科室共建、社区病房等形式,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发挥医保杠杆作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标准,实行差别化结算政策,建立合理的就医流向。在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方面:通过示范创建、上下联动、对口支援、一体化管理等方式,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通过实施“大学生村医计划”、基层在岗医师转岗培训、全科医生定向培养等方式,优化基层卫生人才结构;探索建立全科医生激励机制,在绩效工资分配、岗位设置、教育培训等方面向全科医生倾斜,有效发挥全科医生的居民健康“守门人”作用。
(三)构建三大体系,统筹推进城乡现代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体系。加快推进城乡现代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市中医院分院、肿瘤医院肿瘤康复项目、市三院传染病医养康复中心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全面达标。推动县(市、区)加大投入力度,并通过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升级工程、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工程,强劲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全面落实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力度,推进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开展人口专题调查与课题研究。研究全市人口发展战略,分析人口发展动态,提出人口安全预警预报建议,提出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的建议措施。
(四)完善四项机制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报告,健全投入补偿机制、现代医院管理机制、绩效考核机制、有效监管机制。全面落实国家规定的公立医院各项投入政策,将经核定的公立医院长期债务纳入统一管理并逐步予以化解。探索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完善院长负责制。创新编制和人事管理,实行“标准核定、备案管理、岗位设置、分类聘用”。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绩效工资制度,坚持“三考核、三挂钩”原则,加大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力度,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贡献突出等人员倾斜。加强监管力度,通过临床路径管理、执行“三合理规范”、抗生素专项整治、检查结果互认等方式,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五)落实五大保障,强化智慧卫生保障、人才强卫保障、党风政风行风保障、舆论宣传保障、安全监管保障。加快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智慧医院”、“智慧社区”建设。加大与上海接轨的力度,实现市直医院及所有县级医院分别成为上海医院的业务协作单位。实施和监管,做优青年医学人才科研基金项目,加快培养后备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和基层基础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实施“强基工程”和基层卫生人才“百千万”提升计划。大力弘扬“崇德敬业,守信笃行”的无红包精神,继续深化医德引领工程,树立正面典型,弘扬医德标兵,努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打造奋勇争先、勇于担当、严于律已的领导班子团队;加强全行业作风建设,打造过硬队伍,为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有力保证。
篇二:医院医改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2014年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卫办发〔2013〕5号)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卫生工作部署,结合实际,制定本任务书。
一、继续完善新农合制度
(一)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地方旅游产业工作发展情况汇报。优化统筹补偿方案,降低个人自付费用比例,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以县为单位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做好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提高门诊报销比例特别是特殊慢性病门诊报销比例。根据省医改办统一安排,开展利用新农合基金购买大病保险试点,做好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与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有效衔接。
(二)继续开展按人头、按病种、按床日、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改革,巩固完善乡镇卫生院住院费用起付线外全报销机制。全面建立新农合对统筹区域内医疗费用增长的制约机制,严格对医疗机构总费用、次均(病种)医疗费用增长控制和个人负担控制情况的考核评价。坚持当年收支平衡原则,加强新农合基金收支管理。
(三)继续推进新农合“一卡通”工作,完善即时结报等便民服务。推进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农合经办服务,完善委托商业保险机构经办服务准入、退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二、推进基层综合改革
(一)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项补助经费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情况报告、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经费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落实一般诊疗费政策,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继续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化解工作,落实化债资金,做好债权转移,坚决制止发生新债。
(二)协调有关部门,适当提高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标准,实行动态调整,建立“定编定岗不定人”的竞争性用人机制。全面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任期目标责任制,落实全员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全面推进绩效分配,合理拉开分配差距,加大体现公益性和运行效率的绩效考核力度。
(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公转房建设和村卫生室建设项目,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巩固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成果,开展乡镇卫生院规范化管理示范建设。继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示范创建活动。
(四)实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队伍建设规划,抓好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工程地质勘察情况报告2篇,继续做好乡镇卫生院定向免费医学生的招录和定向就业协议书签订工作,严格按照协议书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落实城市医务人员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基层服务的政策。
(五)推广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推行全科医生团队与居民建立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推进基层首诊负责制试点。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六)启动乡村医生本土化人才培养计划,为武陵山片区培养300名本土乡村医生。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指导乡村医生转变服务模式,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落实各级政府对村医的专项补助,加快建立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的多渠道长效补偿机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坚持将深化医改作为构建民生幸福城市的重要内容,丁大卫书记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张国华市长经常到一线督查推动,市委常委会、市委深化改革领导组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医改工作。作为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深化医改工作的总体部署,研究制定《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意见》,分解明确年度医改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今年7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对深化医改综合试点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省卫计委王咏红主任到会指导。全市深化医改工作推进有力、进展有序,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坚持突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医疗服务体系
(一)优化市区医疗资源配置。
二是强化县域医疗服务体系。
三是健全完善院前急救服务体系。
四是大力扶持社会资本办医。
二、聚焦关键环节2016乡镇基础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全力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一)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二)合力攻坚城市公立医院价格改革。
(三)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三、坚持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一)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
(二)探索医疗联合体建设新模式。
(三)建立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制度。
(四)充分发挥医保制度导向功能。
(五)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三、落实政府责任,蹄急步稳推进综合医改工作
深化医改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更是是医改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体量大、情况复杂,改革的艰难性复杂性可想而知。在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中,还会遇到许多没有遇到的问题。取消药品加成能否从根本上破除以药养医、解决医生逐利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中,利益相关主体分担比例如何确定需要进一步研究;“三医”联动的领导机制和推进机制亟需强化;与综合改革相配套的人事分配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绩效考评等需加快建立。如何破旧立新,如何处理好进与稳的关系,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用改革的思路,从实际出发,落实有效举措。以“围绕一个中心、聚焦两大重点、构建三大体系、完善四项机制、落实五大保障”为总体思路,着力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满足群众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上做文章;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方便群众看病就医上下功夫;在实施智慧卫生工程,采取信息科技手段实现医疗服务流程更优化、医院管理精细化上出亮点;在落实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上谋实效,推动医改工作不断深化,实现全市卫生计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围绕一个中心,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有序健康发展。重点做好“调、破、立”3篇文章。
“调”,就是调整优化医疗资源布局企业安全生产情况汇报材料,加快形成功能齐全、各司其职、运转有序的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推开医联体建设,提升县域内医疗服务能力。开展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和预约服务。加快县级医院转设为三级综合医院。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建立区域检验检查、病理诊断、医学影像等中心,大力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破”,就是破除以药补医机制,通过价格调整、医保支付、政府投入等,建立稳定长效的补偿新机制。做好医保政策调整对接工作,将调整后的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政府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基层医疗和基本医疗保障,加大对公立医院改革、卫生科技和人才队伍建设等的投入。2017年,全市各级政府卫生投入达到65亿元左右。
“立”,就是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落实院长责任制。创新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管理,实行动态调整、备案管理、同岗同酬。探索建立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奉献价值又与逐利机制相分离的薪酬标准。建立健全外部控费机制,严格控制门诊均次费用,对药品使用、检查检验、医用耗材等进行日常监控,强化医保监管,转变控费监管机制。
(二)聚焦两大重点,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和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在构建分级诊疗制度方面:加快推进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以重点人群和特殊人群为主要签约服务对象,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卫生和个性化签约服务。积极探索医疗联合体建设新模式。通过组建区域性医疗联合体(或医疗集团)、县乡村一体、科室共建、社区病房等形式,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发挥医保杠杆作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标准,实行差别化结算政策,建立合理的就医流向。在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方面:通过示范创建、上下联动、对口支援、一体化管理等方式,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通过实施“大学生村医计划”、基层在岗医师转岗培训、全科医生定向培养等方式,优化基层卫生人才结构;探索建立全科医生激励机制,在绩效工资分配、岗位设置、教育培训等方面向全科医生倾斜,有效发挥全科医生的居民健康“守门人”作用。
(三)构建三大体系,统筹推进城乡现代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体系。加快推进城乡现代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市中医院分院、肿瘤医院肿瘤康复项目、市三院传染病医养康复中心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全面达标。推动县(市、区)加大投入力度,并通过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升级工程、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工程,强劲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全面落实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力度,推进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开展人口专题调查与课题研究。研究全市人口发展战略,分析人口发展动态,提出人口安全预警预报建议,提出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的建议措施。
(四)完善四项机制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报告,健全投入补偿机制、现代医院管理机制、绩效考核机制、有效监管机制。全面落实国家规定的公立医院各项投入政策,将经核定的公立医院长期债务纳入统一管理并逐步予以化解。探索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完善院长负责制。创新编制和人事管理,实行“标准核定、备案管理、岗位设置、分类聘用”。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绩效工资制度,坚持“三考核、三挂钩”原则,加大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力度,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贡献突出等人员倾斜。加强监管力度,通过临床路径管理、执行“三合理规范”、抗生素专项整治、检查结果互认等方式,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五)落实五大保障,强化智慧卫生保障、人才强卫保障、党风政风行风保障、舆论宣传保障、安全监管保障。加快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智慧医院”、“智慧社区”建设。加大与上海接轨的力度,实现市直医院及所有县级医院分别成为上海医院的业务协作单位。实施和监管,做优青年医学人才科研基金项目,加快培养后备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和基层基础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实施“强基工程”和基层卫生人才“百千万”提升计划。大力弘扬“崇德敬业,守信笃行”的无红包精神,继续深化医德引领工程,树立正面典型,弘扬医德标兵,努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打造奋勇争先、勇于担当、严于律已的领导班子团队;加强全行业作风建设,打造过硬队伍,为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有力保证。
篇二:医院医改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2014年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卫办发〔2013〕5号)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卫生工作部署,结合实际,制定本任务书。
一、继续完善新农合制度
(一)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地方旅游产业工作发展情况汇报。优化统筹补偿方案,降低个人自付费用比例,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以县为单位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做好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提高门诊报销比例特别是特殊慢性病门诊报销比例。根据省医改办统一安排,开展利用新农合基金购买大病保险试点,做好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与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有效衔接。
(二)继续开展按人头、按病种、按床日、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改革,巩固完善乡镇卫生院住院费用起付线外全报销机制。全面建立新农合对统筹区域内医疗费用增长的制约机制,严格对医疗机构总费用、次均(病种)医疗费用增长控制和个人负担控制情况的考核评价。坚持当年收支平衡原则,加强新农合基金收支管理。
(三)继续推进新农合“一卡通”工作,完善即时结报等便民服务。推进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农合经办服务,完善委托商业保险机构经办服务准入、退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二、推进基层综合改革
(一)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项补助经费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情况报告、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经费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落实一般诊疗费政策,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继续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化解工作,落实化债资金,做好债权转移,坚决制止发生新债。
(二)协调有关部门,适当提高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标准,实行动态调整,建立“定编定岗不定人”的竞争性用人机制。全面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任期目标责任制,落实全员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全面推进绩效分配,合理拉开分配差距,加大体现公益性和运行效率的绩效考核力度。
(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公转房建设和村卫生室建设项目,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巩固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成果,开展乡镇卫生院规范化管理示范建设。继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示范创建活动。
(四)实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队伍建设规划,抓好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工程地质勘察情况报告2篇,继续做好乡镇卫生院定向免费医学生的招录和定向就业协议书签订工作,严格按照协议书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落实城市医务人员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基层服务的政策。
(五)推广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推行全科医生团队与居民建立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推进基层首诊负责制试点。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六)启动乡村医生本土化人才培养计划,为武陵山片区培养300名本土乡村医生。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指导乡村医生转变服务模式,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落实各级政府对村医的专项补助,加快建立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的多渠道长效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