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是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创意策划,联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及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报、科技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等十家主要新闻单位共同主办,旨在举荐青年人才,宣传杰出青年,树立时代楷模。自1990年面世以来,努力营造崇尚杰出、追求卓越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培养跨世纪的青年人才大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作出积极的努力。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十大杰出青年先进事迹申报材料,希望给您带来帮助!
篇一:申报十大杰出青年先进事迹材料
###,男,中共党员,黑龙江人,1971年12月出生,199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毕业。现任中共武汉化工学院党委委员、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熀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时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机器人足球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机器人足球联盟中国分会华中地区召集人,湖北省第十届青年联合会委员熀北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
现将###同志事迹介绍如下:
一科学研究硕果累累不断开拓创新
近年来,###同志一直从事人工智能的研究及其在复杂设备系统故障诊断的应用技术与实际系统的开发,共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22篇(其中含EI检索1篇)。
1994年开始参加国防医院青年先进志愿者事迹申报材料“八五”重点课题“导弹系统可靠性计算机辅助分析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熢谄渲懈涸鹚有软件系统的开发、测试,于1995年通过了航天工业总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并荣获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编号:96B2143)。
1995年参加大庆石油管理局“八五”技改课题“抽油机振动监测与故障智能诊断系统”,进行了大量艰苦的现场试验与测试、联调,取得了宝贵的故障数据与知识,丰富了智能诊断系统的内容,提高了诊断效果,并获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编号:96B2124)。
1996年开始参加863计划项目“空间站故障诊断技术研究(863-2-4-5-1)”,主要负责其中软件体系的规划、分析和平台的开发,项目排名第九,鉴定时专家对平台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软件系统工程”、“该项目研究的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国防科工委国防科学技术集体二等奖(编号:1999DFJ2161)。
1996年到1999年三年间,参加了“921”工程项目“SZ-1神舟推进系统监测报警与故障诊断系统”,负责数据处理的研究,软件的联调和测试,该项目在1998年通过了用户的验收和技术鉴定;国防“九五”预研重大项目“卫星故障模式与演示系统(49.1.2)”,负责其中测控系统的故障仿真和监测报警技术的研究和实际系统的开发,于1998年通过了验收,并得到著名航天学家任新民的好评。
在研究工作中,经过了大量的调研和总结分析,试图从新的角度(信息处理的角度)认识故障诊断问题的学科特点和技术特点,提出了基于信息融合的航天器故障诊断系统的概念,这项研究工作在攻读博士期间得到了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多信息融合技术在航天器系统故障诊断中应用研究(96021324)”的项目资助,并结合多项实际课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2000年12月,该项目通过了国防科工委组织的鉴定,鉴定专家认为该技术处于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2001年国防科工委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2001GFJ3481-2)。
目前承担的项目包括湖北省教育厅青年计划项目“基于信息融合的故障智能诊断技术研究”、武汉市科技局晨光计划项目“数据关联技术在化工过程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二智能竞技异军突起彰显综合实力
以人工智能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大量故障智能诊断方面应用系统的开发经验为基础,创建了湖北省第一支机器人足球队,自2000年底组队开始,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比赛系统,并不断深入创业典型申报材料、不断改进,参加多次比赛,连续取得骄人的战绩,其中包括2002、2003年连续获世界杯机器人足球赛冠军2项、2003年季军1项,全国性比赛冠军2项、亚军5项。
2001年,参加了国际机器人足球联盟的世界杯比赛,在5对5的仿真比赛中进入了前8名。2002年4月,参加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举办的大庆杯第三届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在3对3半自主比赛项目中获得亚军。2002年5月,参加国际机器人足球联盟在韩国举行的机器人足球世界杯,该次比赛强手如林、竞争激烈,在5对5的仿真项目比赛中,经过顽强奋战,一举夺魁,首获冠军,成为比赛中的黑马,进步之迅速、实力之强大受到世界同行和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等权威媒体大量的报道,表明在智能机器人技术研究方面的突出实力。
以承担的湖北省教育厅重大科研项目“基于信息融合的机器人足球比赛系统开发”项目研究为核心,逐步拓宽研究内容,开展的比赛项目也逐步增加。2003年,更是硕果累累,8月初,共派出4个项目参加第四届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获冠军1项、亚军3项,充分显示了突出的综合实力,并全部获得世界杯的参赛资格。8月20日,克服诸多困难,派队参加了中国自动化学会举办的2003年全国机器人大赛中的两项比赛,并获得冠军1项、亚军1项,受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的肯定与赞赏。
2003年10月初,正逢国庆佳节,世界杯机器人足球大赛在奥地利的维也纳隆重举行,各个国家的技术水平迅速进步、比赛竞争白热化,经过近一周时间的激烈比赛,蝉联了冠军1项,同时获季军1项。这次比赛的胜利,作为向国庆的献礼,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我省在机器人足球技术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为了推广机器人足球竞赛这一以全新的高技术密集型的“小平台上的技术战争”的研究,带动湖北省机器人足球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应湖北省多家高校的要求,###同志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组织湖北省首届机器人足球技术培训,共有11所高校踊跃参加,有力的推动了湖北省机器人足球技术研究的开展。
鉴于对机器人足球在全国的开展起到了突出的作用,被国际机器人足球联盟任命为中国华中地区召集人。经过努力争取,第五届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暨世界杯中国赛区的选拔赛将在武汉化工学院举行。
三教学相长兢兢业业堪称育人楷模
作为教师,立足教学岗位优质“服务标兵”评选申报材料,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为本科生、硕士生开设的《人工智能原理》的课程,全部课堂教学都以多媒体课件形式完成,教学中注意将不断发展的新技术和本人在研究工作中的体会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注重启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分析、解决新问题的综合素质,成为青年教师中教学的典范,参加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成绩名列前茅,并获得武汉化工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如何从教学体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培养适应新时期信息社会需要的本科毕业生的问题,深入把握国内外相关专业教学的发展趋势,题为“计算机专业人工智能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的项目被列为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
既教书,又育人。不仅使学生自然地领悟到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谦虚谨慎、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以自己对科学和真理的不懈追求、对工作的忘我、敬业和奉献精神影响、感染、熏陶学生们,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树立做人、为学的楷模,为此被评为武汉化工学院的师德先进个人。
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热心指导、严格要求,有3项获得了武汉化工学院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竞赛“求实杯”一等奖,其中1项获得了湖北省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竞赛“汇凯杯”三等奖。
四、深化改革谋求发展开创崭新局面
自2000年7月至今,先后担任计算机系副主任、主任、计算机学院院长。面对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抓住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契机,提出“建设国内知名、省属一流的计算机学院”的目标。组织学习高等教育理论和高等教育管理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深化内部改革,短短4年间,计算机学院迅速壮大,教师人数从23人到55人,其中引进教授2名、博士3名;本科专业从1个到3个,学生人数从400余人到1234人;“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获得了批准;纵向科研课题从无到有,科研经费翻了两番。短短4年间,不仅很快开创了学院工作的局面,而且使得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整体工作踏上了新的台阶。
从负责专业教学的组织、科研管理、实验室建设、研究生教学和学科建设等工作到主持全面行政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和热情,身先士卒、科学管理、热情服务,以坚定不移的工作原则、坚持耐久的深入调查、坚决缜密的工作作风、坚韧不跋的工作精神,受到领导、同事和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在学科建设方面,以机器人足球技术研究在国内形成的良好影响为背景,从凝练学科方向、加强队伍建设、促进科研工作的宏观决策,到召开研讨会议、组织申报材料等事无巨细,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在评审过程中获得了专家的好评,并建成“计算机应用技术”学校重点学科,成功获得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点的批准,同时也获得了学校重点扶持学科“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的硕士点立项,成为武汉化工学院新兴学科方向的代表。
在专业建设方面,深入调研、全面分析,以湖北省经济建设中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师资引进与培养为基础、培植专业方向、改善实验条件,通过向教育部专业评审委员会专家的学习和自身的不断努力,成功申报了湖北省第一批“网络工程”专业。
在此期间,不断钻研高等教育管理规律,逐步摸索了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专业教学体制,形成了人才培养的特色;不断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加强科研工作的管理并为课题组做好服务,使学院纵向课题取得零的突破之后,又在水平上不断提高,成果上日益丰富;在有限的投入下高质量的完成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同时保证了全校计算机课的教学;经常深入调查,将学生工作与教学、科研等工作紧密联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良好学风的形成。朝着“建设国内知名、省属一流的计算机学院”的目标快速前进。
以上各方面的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奖励。被评为学校的先进工作者1次、优秀共产党员1次。2001年4月,在武汉化工学院第六届优秀青年的评选中名列十佳之首,并当选为第十届湖北省青年联合会委员。2001年7月,被评为湖北省高校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9月,荣获武汉市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2004年当选“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
篇二:“十杰”青年申报事迹材料
作为管井工,她立足岗位、技能娴熟税务服务标兵评选申报材料、懂护理、精分析、能吃苦、踏踏实实的干劲感染着班组姐妹;作为团支委,她不计得失、熟悉业务、抓特色、创品牌、活跃的思想牵动着团员青工;作为管理站的形象使者、义务宣讲员、文艺骨干……她尽情挥洒、突破自我,为管理站安全演“反面角色”、为作业区形象学习礼仪规范、更为三厂计生竞赛积极备战,时刻飞扬青春的活力。随处怒放生命的色彩。成绩面前她不骄傲不自满,责任背后她朴实又平凡,她就是作业五区管理三站的青年女工李琪。
李琪,1982年出生,大专学历,XX年参加工作至今,现任第三采油厂作业五区管理三站的管井工兼职团支部宣传委员。
家中的“一枝花”岗位上的“铁姑娘”
80后的李琪,是基层管理站为数不多的女管井工,温室里的花朵,父母的掌上明珠,这种特殊性却在她的岗位上荡然无存,风雨中,烈日下,参数录取、设备保养、标准化现场……伴随着管理站的成长,她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采油“铁姑娘”。
工作一开始,管钳搞不清正反,油井摸不清生产,产量和现场标准化总是“彩旗招展”,原先爱哭鼻子的李琪身上找不到一点点“铁姑娘”的影子,搞不懂同事们的设备油井为啥总能贴上红旗,得到红花,工具在师傅们的手中为啥乖巧听话,他们咋就谈论油井变化如数家珍。她找到站长要求换个岗位,站长却递给她一个标准,语重心长的说,你的油井为啥这么倔呀,那是因为你还不了解它,不够热爱这个岗位、油井可不是普通的铁家伙,你要用“心”呵护,它才会对你敞开心扉。哪怕一个数据、一次巡查都不可怠慢。
此次谈话触痛了李琪,一切从零开始,她一边在岗位上虚心请教学习技能知识,一边报名参加石油工程大专的自学,每当别人休息谈笑时,她已经带上检查标准工具顶着毒辣的太阳,开始一口口巡查治理,小的积累大的收获,李琪不仅从日常取样、压力录取中能够准确对问题油井进行判断分析,同时掌握了所有承包油井的生产规律,她承包的三口油井、三台设备成为了采油厂标杆井(设备),李琪不仅是管理站响当当的护井“铁姑娘”,她还多次代表管理站参加作业区油水井动态分析并取得优异成绩,执着、进取、乐观让她身边的姐妹找到了学习的榜样。
当好“宣讲员”成为“好帮手”
“聚是火散是星支部星火有你有我”作为团支部宣传员的李琪,不仅思想先进,行动更积极先行,在管理站建设中她用满腔热情和创新的思维发挥着一名团干部的积极作用,成为了团支部的好带头人,管理站的好帮手。
XX年作业五区管理三站作为油田公司红旗单位区文明单位申报材料、标杆单位的申报必检单位准备迎接油田公司领导的检阅,能争取到这样的机会对于管理站乃至作业区都是一种激励和鞭策,为了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礼仪形象,在领导到访时要设立引导员进行引导讲解,这个人员既要了解管理站生产状况、又要对岗位流程管理特色熟悉,同时还要对领导即兴提问有充沛的准备,由于标准严格,管理站没有人敢应征,看到领导为难的神情李琪主动应征这个职务,刚开始李琪的口语习惯严重影响讲解效果,为了一点点纠正口语问题,每天从井上回来她都要找上几个同事模拟迎检现场,李琪从礼仪接待、管理站生产状况各个方面开始攻克,都说要笑要留出八颗牙,闷热的九月李琪在更衣室一遍遍练习一个手势,一个笑容、一个字眼,在红旗验收到来时,李琪整齐的着装、大方规范的举止以及细致讲解得到了采油厂、油田公司领导的认可,展现出了管理站青春活力和三厂形象。
XX年,是形势与责任并重的一年,为了加深团员青年形势任务的灌输和学习,李琪参加了新形势新任务宣讲,在宣讲中她积极建议把常规说教改成快板形式,并在业余时间学起了快板,编写快板词,在班前会上受到了员工的一致好评,为了让夜班工了解形势她精心编写一人一事飞信,走进班车说形势、来到班组聊形势,统一了青年人的思想,把工作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起来。
文化战线上的“老”兵“新”将
在性格开朗、热情大方的李琪眼中,管好设备护理好油井不是爱岗敬业的全部,积极参加各种赛事、演讲、义务奉献……她成为了各项文化活中的老兵新将,业余生活的丰富多彩也让她从自信到感染他人。
XX年全国“计生”竞赛上的出色表现让很多人认识了李琪这个名字,从油田公司、大港区、天津市、直奔全国….李琪担当起了整个竞赛中的”主力”,并拿到了进京的门票,战友们为她竖起了大拇指,采油厂为她感到骄傲。
此次计生知识题库足足五大本、XX多道青年文明号申报材料、十几万字。这一切就像是一座高山摆在面前不可逾越,在距离第一次预赛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老队员对抢答器、快速反应答题都有着丰富的经验,此时作为新人李琪不但没有大赛经验、抢答器、思维反应都不占优势,李琪没有打“退堂鼓”,为了不拉后腿,她全身心透露到了题海中,从站上念到家里,从早上学到晚上,喝着咖啡加夜车、有时实在困的慌她就捧着试题打个盹,李琪个人攻下了1500多道风险和必答试题,让其她姐妹能够充分时间练习抢答器、熟练快速答题,全队的优势明显发挥出来,李琪用付出迎来了第一次进军天津市、进军全国赛事的机会,并成为了当之无愧地主力。
在黄骅备战全国赛事的封闭训练期间、李琪削瘦了、李琪想家了、李琪更有冲动了和信心了,闯进全国为油田争光,为三厂争光,随着训练强度提高加上思念年幼的女儿终于让李琪体力透支,她病倒了,高烧39度,一阵阵掏心挖肺咳嗽撕扯着她疼痛的全身,怎么办?怎么办?在基地输液时,她不顾病痛,把题库藏在枕头下,继续背题,领队看到她声音开始沙哑,担心她身体把试题没收了培训机构申报材料,李琪在脑海中搜索每一道题,偷偷地把在病床上耽误掉的时间充分利用上,回到训练时,她反复观看手机中录下的比赛录像研究比赛规则、仔细感觉主持语速、耐心演练按键抢答,在背题累了的休息时间全都消化在了不计其数的赛前演练上,甚至为争取0.1秒抢答速度的提升,不惜几十次的演练。数以百计的抢答下来,手按肿了,胳膊抬麻了,但反应速度明显提升了,配合显著默契了,抢按技巧灵活掌握了,实战能力大幅提升了。本着“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的态度,赛场中,她们成绩遥遥领先、表现镇定自若、最终一举夺魁。
不管是学习交流活动,还是文体娱乐活动,不管是展现青年风采,还是体现集体协作性,不管是担当服务人员的角色,还是在全国大赛里披荆斩棘……李琪总是一种心理“真心对待”,细细揣摩角色、认真履行职责、李琪一次次在感受快乐中传递给他人快乐潘建国同志先进个人事迹申报材料,更在各项活动中为自己为集体添彩增色。
篇一:申报十大杰出青年先进事迹材料
###,男,中共党员,黑龙江人,1971年12月出生,199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毕业。现任中共武汉化工学院党委委员、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熀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时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机器人足球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机器人足球联盟中国分会华中地区召集人,湖北省第十届青年联合会委员熀北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
现将###同志事迹介绍如下:
一科学研究硕果累累不断开拓创新
近年来,###同志一直从事人工智能的研究及其在复杂设备系统故障诊断的应用技术与实际系统的开发,共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22篇(其中含EI检索1篇)。
1994年开始参加国防医院青年先进志愿者事迹申报材料“八五”重点课题“导弹系统可靠性计算机辅助分析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熢谄渲懈涸鹚有软件系统的开发、测试,于1995年通过了航天工业总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并荣获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编号:96B2143)。
1995年参加大庆石油管理局“八五”技改课题“抽油机振动监测与故障智能诊断系统”,进行了大量艰苦的现场试验与测试、联调,取得了宝贵的故障数据与知识,丰富了智能诊断系统的内容,提高了诊断效果,并获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编号:96B2124)。
1996年开始参加863计划项目“空间站故障诊断技术研究(863-2-4-5-1)”,主要负责其中软件体系的规划、分析和平台的开发,项目排名第九,鉴定时专家对平台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软件系统工程”、“该项目研究的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国防科工委国防科学技术集体二等奖(编号:1999DFJ2161)。
1996年到1999年三年间,参加了“921”工程项目“SZ-1神舟推进系统监测报警与故障诊断系统”,负责数据处理的研究,软件的联调和测试,该项目在1998年通过了用户的验收和技术鉴定;国防“九五”预研重大项目“卫星故障模式与演示系统(49.1.2)”,负责其中测控系统的故障仿真和监测报警技术的研究和实际系统的开发,于1998年通过了验收,并得到著名航天学家任新民的好评。
在研究工作中,经过了大量的调研和总结分析,试图从新的角度(信息处理的角度)认识故障诊断问题的学科特点和技术特点,提出了基于信息融合的航天器故障诊断系统的概念,这项研究工作在攻读博士期间得到了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多信息融合技术在航天器系统故障诊断中应用研究(96021324)”的项目资助,并结合多项实际课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2000年12月,该项目通过了国防科工委组织的鉴定,鉴定专家认为该技术处于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2001年国防科工委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2001GFJ3481-2)。
目前承担的项目包括湖北省教育厅青年计划项目“基于信息融合的故障智能诊断技术研究”、武汉市科技局晨光计划项目“数据关联技术在化工过程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二智能竞技异军突起彰显综合实力
以人工智能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大量故障智能诊断方面应用系统的开发经验为基础,创建了湖北省第一支机器人足球队,自2000年底组队开始,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比赛系统,并不断深入创业典型申报材料、不断改进,参加多次比赛,连续取得骄人的战绩,其中包括2002、2003年连续获世界杯机器人足球赛冠军2项、2003年季军1项,全国性比赛冠军2项、亚军5项。
2001年,参加了国际机器人足球联盟的世界杯比赛,在5对5的仿真比赛中进入了前8名。2002年4月,参加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举办的大庆杯第三届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在3对3半自主比赛项目中获得亚军。2002年5月,参加国际机器人足球联盟在韩国举行的机器人足球世界杯,该次比赛强手如林、竞争激烈,在5对5的仿真项目比赛中,经过顽强奋战,一举夺魁,首获冠军,成为比赛中的黑马,进步之迅速、实力之强大受到世界同行和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等权威媒体大量的报道,表明在智能机器人技术研究方面的突出实力。
以承担的湖北省教育厅重大科研项目“基于信息融合的机器人足球比赛系统开发”项目研究为核心,逐步拓宽研究内容,开展的比赛项目也逐步增加。2003年,更是硕果累累,8月初,共派出4个项目参加第四届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获冠军1项、亚军3项,充分显示了突出的综合实力,并全部获得世界杯的参赛资格。8月20日,克服诸多困难,派队参加了中国自动化学会举办的2003年全国机器人大赛中的两项比赛,并获得冠军1项、亚军1项,受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的肯定与赞赏。
2003年10月初,正逢国庆佳节,世界杯机器人足球大赛在奥地利的维也纳隆重举行,各个国家的技术水平迅速进步、比赛竞争白热化,经过近一周时间的激烈比赛,蝉联了冠军1项,同时获季军1项。这次比赛的胜利,作为向国庆的献礼,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我省在机器人足球技术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为了推广机器人足球竞赛这一以全新的高技术密集型的“小平台上的技术战争”的研究,带动湖北省机器人足球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应湖北省多家高校的要求,###同志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组织湖北省首届机器人足球技术培训,共有11所高校踊跃参加,有力的推动了湖北省机器人足球技术研究的开展。
鉴于对机器人足球在全国的开展起到了突出的作用,被国际机器人足球联盟任命为中国华中地区召集人。经过努力争取,第五届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暨世界杯中国赛区的选拔赛将在武汉化工学院举行。
三教学相长兢兢业业堪称育人楷模
作为教师,立足教学岗位优质“服务标兵”评选申报材料,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为本科生、硕士生开设的《人工智能原理》的课程,全部课堂教学都以多媒体课件形式完成,教学中注意将不断发展的新技术和本人在研究工作中的体会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注重启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分析、解决新问题的综合素质,成为青年教师中教学的典范,参加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成绩名列前茅,并获得武汉化工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如何从教学体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培养适应新时期信息社会需要的本科毕业生的问题,深入把握国内外相关专业教学的发展趋势,题为“计算机专业人工智能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的项目被列为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
既教书,又育人。不仅使学生自然地领悟到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谦虚谨慎、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以自己对科学和真理的不懈追求、对工作的忘我、敬业和奉献精神影响、感染、熏陶学生们,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树立做人、为学的楷模,为此被评为武汉化工学院的师德先进个人。
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热心指导、严格要求,有3项获得了武汉化工学院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竞赛“求实杯”一等奖,其中1项获得了湖北省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竞赛“汇凯杯”三等奖。
四、深化改革谋求发展开创崭新局面
自2000年7月至今,先后担任计算机系副主任、主任、计算机学院院长。面对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抓住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契机,提出“建设国内知名、省属一流的计算机学院”的目标。组织学习高等教育理论和高等教育管理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深化内部改革,短短4年间,计算机学院迅速壮大,教师人数从23人到55人,其中引进教授2名、博士3名;本科专业从1个到3个,学生人数从400余人到1234人;“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获得了批准;纵向科研课题从无到有,科研经费翻了两番。短短4年间,不仅很快开创了学院工作的局面,而且使得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整体工作踏上了新的台阶。
从负责专业教学的组织、科研管理、实验室建设、研究生教学和学科建设等工作到主持全面行政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和热情,身先士卒、科学管理、热情服务,以坚定不移的工作原则、坚持耐久的深入调查、坚决缜密的工作作风、坚韧不跋的工作精神,受到领导、同事和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在学科建设方面,以机器人足球技术研究在国内形成的良好影响为背景,从凝练学科方向、加强队伍建设、促进科研工作的宏观决策,到召开研讨会议、组织申报材料等事无巨细,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在评审过程中获得了专家的好评,并建成“计算机应用技术”学校重点学科,成功获得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点的批准,同时也获得了学校重点扶持学科“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的硕士点立项,成为武汉化工学院新兴学科方向的代表。
在专业建设方面,深入调研、全面分析,以湖北省经济建设中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师资引进与培养为基础、培植专业方向、改善实验条件,通过向教育部专业评审委员会专家的学习和自身的不断努力,成功申报了湖北省第一批“网络工程”专业。
在此期间,不断钻研高等教育管理规律,逐步摸索了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专业教学体制,形成了人才培养的特色;不断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加强科研工作的管理并为课题组做好服务,使学院纵向课题取得零的突破之后,又在水平上不断提高,成果上日益丰富;在有限的投入下高质量的完成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同时保证了全校计算机课的教学;经常深入调查,将学生工作与教学、科研等工作紧密联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良好学风的形成。朝着“建设国内知名、省属一流的计算机学院”的目标快速前进。
以上各方面的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奖励。被评为学校的先进工作者1次、优秀共产党员1次。2001年4月,在武汉化工学院第六届优秀青年的评选中名列十佳之首,并当选为第十届湖北省青年联合会委员。2001年7月,被评为湖北省高校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9月,荣获武汉市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2004年当选“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
篇二:“十杰”青年申报事迹材料
作为管井工,她立足岗位、技能娴熟税务服务标兵评选申报材料、懂护理、精分析、能吃苦、踏踏实实的干劲感染着班组姐妹;作为团支委,她不计得失、熟悉业务、抓特色、创品牌、活跃的思想牵动着团员青工;作为管理站的形象使者、义务宣讲员、文艺骨干……她尽情挥洒、突破自我,为管理站安全演“反面角色”、为作业区形象学习礼仪规范、更为三厂计生竞赛积极备战,时刻飞扬青春的活力。随处怒放生命的色彩。成绩面前她不骄傲不自满,责任背后她朴实又平凡,她就是作业五区管理三站的青年女工李琪。
李琪,1982年出生,大专学历,XX年参加工作至今,现任第三采油厂作业五区管理三站的管井工兼职团支部宣传委员。
家中的“一枝花”岗位上的“铁姑娘”
80后的李琪,是基层管理站为数不多的女管井工,温室里的花朵,父母的掌上明珠,这种特殊性却在她的岗位上荡然无存,风雨中,烈日下,参数录取、设备保养、标准化现场……伴随着管理站的成长,她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采油“铁姑娘”。
工作一开始,管钳搞不清正反,油井摸不清生产,产量和现场标准化总是“彩旗招展”,原先爱哭鼻子的李琪身上找不到一点点“铁姑娘”的影子,搞不懂同事们的设备油井为啥总能贴上红旗,得到红花,工具在师傅们的手中为啥乖巧听话,他们咋就谈论油井变化如数家珍。她找到站长要求换个岗位,站长却递给她一个标准,语重心长的说,你的油井为啥这么倔呀,那是因为你还不了解它,不够热爱这个岗位、油井可不是普通的铁家伙,你要用“心”呵护,它才会对你敞开心扉。哪怕一个数据、一次巡查都不可怠慢。
此次谈话触痛了李琪,一切从零开始,她一边在岗位上虚心请教学习技能知识,一边报名参加石油工程大专的自学,每当别人休息谈笑时,她已经带上检查标准工具顶着毒辣的太阳,开始一口口巡查治理,小的积累大的收获,李琪不仅从日常取样、压力录取中能够准确对问题油井进行判断分析,同时掌握了所有承包油井的生产规律,她承包的三口油井、三台设备成为了采油厂标杆井(设备),李琪不仅是管理站响当当的护井“铁姑娘”,她还多次代表管理站参加作业区油水井动态分析并取得优异成绩,执着、进取、乐观让她身边的姐妹找到了学习的榜样。
当好“宣讲员”成为“好帮手”
“聚是火散是星支部星火有你有我”作为团支部宣传员的李琪,不仅思想先进,行动更积极先行,在管理站建设中她用满腔热情和创新的思维发挥着一名团干部的积极作用,成为了团支部的好带头人,管理站的好帮手。
XX年作业五区管理三站作为油田公司红旗单位区文明单位申报材料、标杆单位的申报必检单位准备迎接油田公司领导的检阅,能争取到这样的机会对于管理站乃至作业区都是一种激励和鞭策,为了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礼仪形象,在领导到访时要设立引导员进行引导讲解,这个人员既要了解管理站生产状况、又要对岗位流程管理特色熟悉,同时还要对领导即兴提问有充沛的准备,由于标准严格,管理站没有人敢应征,看到领导为难的神情李琪主动应征这个职务,刚开始李琪的口语习惯严重影响讲解效果,为了一点点纠正口语问题,每天从井上回来她都要找上几个同事模拟迎检现场,李琪从礼仪接待、管理站生产状况各个方面开始攻克,都说要笑要留出八颗牙,闷热的九月李琪在更衣室一遍遍练习一个手势,一个笑容、一个字眼,在红旗验收到来时,李琪整齐的着装、大方规范的举止以及细致讲解得到了采油厂、油田公司领导的认可,展现出了管理站青春活力和三厂形象。
XX年,是形势与责任并重的一年,为了加深团员青年形势任务的灌输和学习,李琪参加了新形势新任务宣讲,在宣讲中她积极建议把常规说教改成快板形式,并在业余时间学起了快板,编写快板词,在班前会上受到了员工的一致好评,为了让夜班工了解形势她精心编写一人一事飞信,走进班车说形势、来到班组聊形势,统一了青年人的思想,把工作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起来。
文化战线上的“老”兵“新”将
在性格开朗、热情大方的李琪眼中,管好设备护理好油井不是爱岗敬业的全部,积极参加各种赛事、演讲、义务奉献……她成为了各项文化活中的老兵新将,业余生活的丰富多彩也让她从自信到感染他人。
XX年全国“计生”竞赛上的出色表现让很多人认识了李琪这个名字,从油田公司、大港区、天津市、直奔全国….李琪担当起了整个竞赛中的”主力”,并拿到了进京的门票,战友们为她竖起了大拇指,采油厂为她感到骄傲。
此次计生知识题库足足五大本、XX多道青年文明号申报材料、十几万字。这一切就像是一座高山摆在面前不可逾越,在距离第一次预赛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老队员对抢答器、快速反应答题都有着丰富的经验,此时作为新人李琪不但没有大赛经验、抢答器、思维反应都不占优势,李琪没有打“退堂鼓”,为了不拉后腿,她全身心透露到了题海中,从站上念到家里,从早上学到晚上,喝着咖啡加夜车、有时实在困的慌她就捧着试题打个盹,李琪个人攻下了1500多道风险和必答试题,让其她姐妹能够充分时间练习抢答器、熟练快速答题,全队的优势明显发挥出来,李琪用付出迎来了第一次进军天津市、进军全国赛事的机会,并成为了当之无愧地主力。
在黄骅备战全国赛事的封闭训练期间、李琪削瘦了、李琪想家了、李琪更有冲动了和信心了,闯进全国为油田争光,为三厂争光,随着训练强度提高加上思念年幼的女儿终于让李琪体力透支,她病倒了,高烧39度,一阵阵掏心挖肺咳嗽撕扯着她疼痛的全身,怎么办?怎么办?在基地输液时,她不顾病痛,把题库藏在枕头下,继续背题,领队看到她声音开始沙哑,担心她身体把试题没收了培训机构申报材料,李琪在脑海中搜索每一道题,偷偷地把在病床上耽误掉的时间充分利用上,回到训练时,她反复观看手机中录下的比赛录像研究比赛规则、仔细感觉主持语速、耐心演练按键抢答,在背题累了的休息时间全都消化在了不计其数的赛前演练上,甚至为争取0.1秒抢答速度的提升,不惜几十次的演练。数以百计的抢答下来,手按肿了,胳膊抬麻了,但反应速度明显提升了,配合显著默契了,抢按技巧灵活掌握了,实战能力大幅提升了。本着“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的态度,赛场中,她们成绩遥遥领先、表现镇定自若、最终一举夺魁。
不管是学习交流活动,还是文体娱乐活动,不管是展现青年风采,还是体现集体协作性,不管是担当服务人员的角色,还是在全国大赛里披荆斩棘……李琪总是一种心理“真心对待”,细细揣摩角色、认真履行职责、李琪一次次在感受快乐中传递给他人快乐潘建国同志先进个人事迹申报材料,更在各项活动中为自己为集体添彩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