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中国写手团队由资深广告文案、策划师、写手、段子手、作家、高级文秘、编剧组成,为您提供专业、高效、出众的文案服务!联系电话:13515490396在线QQ:1505976256
第一篇:校长2016年新生开学典礼发言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具有93年悠久历史的东北大学,又迎来了新的历史续写人。我谨代表学校,向2016级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们加入到东北大学这个大家庭表示热烈的欢迎!你们的到来,为东大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质朴的校园焕发出青春的神采!
开启“东大模式”后,你们一定会追问:何为东北大学?如何把握宝贵的大学时光?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东北大学90余年的建校史中,从一代代东大学子留下的足迹中去寻求答案。
创建于上世纪20年代初的东北大学,始终与国家共荣辱,与民族同命运。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东北大学师生毅然投身民族救亡的洪流,无论是“一二•九”运动,还是“西安事变”游行请愿,东大师生都是主力和先锋。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东大人以“为国担当、敢为人先”的气魄,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第一台国产CT机,第一块超级钢,打造了中国第一个大学科技园,培育了第一个软件上市公司,创建了东北地区最大的超算和大数据中心。从东北大学走出的25万名毕业生中,有抗战时期为国捐躯的先辈,有在学术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科技精英;有在政府、企业界担当重任的兴国栋梁,有将非凡创意付诸实践的创业先锋。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东大人“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的大爱情怀。
何为东北大学?相信你们在历史的追寻中、在现实的感悟中会有不同的理解。我以为,凡你所在,便是东大。培育英才,始终是东北大学永不退转的初心。同学们是充满希望的种子,东大就是孕育种子的土壤校长在教师节庆祝会上发言稿。种子各有不同,大地博大而包容。一代代学子在东大历史、东大文化和东大精神中获得滋养,实现自身的品格塑造和精神升华,成长为独具姿态的生命个体。正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让“东北大学”在天地之间落地生根。
我希望东北大学的学生,应当有与之相称的气质、品格和追求。
东北大学的学生应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理想和道德的君子应法上天刚健、运转不息,进德修业,永不停止。在东北大学,有站在教学第一线,将全部心血奉献给学生的教师团队;有以轧制工程与连轧自动化、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团队,不仅在学术领域卓然有成,而且引领和支撑了行业的进步和发展。我真诚的希望我们的同学们,能够努力打好学术基础,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永葆奋斗不止的精神气质。
东北大学的学生应有知行合一的行事品格。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校的王国栋院士坚持把论文写在钢铁生产线上,领衔团队研发出超级钢,在国际上连创四个第一,成为世界绿色钢铁轧制工艺的领跑者。柴天佑院士从生产实际出发,率先提出多变量自适应解耦控制理论,被国际誉为“来自中国的控制领域第一人”。你们的学长刘积仁博士从东北大学起步创建东软集团,不断实践创新,超越自我,引领IT产业发展。愿同学们躬身实践、格物致知,不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能沉下心来,俯下身去,踏踏实实做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浓墨重彩的人生道路。
东北大学的学生应有创新创业的执着追求。创新创业是东北大学最具特色的文化基因。学校鼓励创新创业,根本目的不在于培养老板,而是让同学们在创新创业文化中受到熏陶,从而具备严谨、专注、坚定、拼搏的精神和品格。在刚刚毕业和即将毕业的东北大学的学生中,既有尹璐同学这样在物理学顶级杂志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的科研达人;也有像秦诗悦、王海洋、刘洪伟同学这样将自己的创新成果进行转化的创业之星;还有一批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中获大奖的优秀团队。东大人从来不乏以知识服务社会、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勇气。希望同学们在东北大学这片沃土上,提升创新的能力,培养创业的品质,为将来造福社会、成就事业奠定基础。
同学们,刚踏入校门校长学校教学总结会发言稿,你们对东北大学一定充满了憧憬和期待。我相信,从今天起你们会以主人翁的心态关心我们共同的家园,用你们的聪明和智慧提出建设性方案,做东北大学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们为东大所塑造,也在共同创造东大的明天。将来路远,始于足下,今天只有以负责任、敢担当的态度面对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明天才能更好地面对国家、世界和人类的大课题。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同学们,你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是沧桑厚重的东北大学;这片土地上充满活力的你们,是生生不息的东北大学。我相信,学校一定会因你们而更加精彩,你们也定会如星辰般点亮东大历史的长空。因为,你们就是东北大学!
第二篇:2016校长在研究生开学典礼发言稿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尊敬的各位家长,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在这雄伟的建南大会堂隆重举行2016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今年,厦门大学共招收研究生4785位,其中硕士研究生3945位,博士研究生840位。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厦门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2016级全体研究生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欢迎你们来到厦门大学,祝贺你们成为厦门大学这个大家庭中新的一员!与此同时,我要借此机会,向多年来培养、关怀、支持和帮助你们的父母、师长及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感谢他们多年来对你们的培养和帮助!
亲爱的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中秋节。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我们今天的开学典礼也是一个家人团聚的日子,我十分高兴能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跟这么多的同学们一起相聚,这样的机会在大学里是不多的,因此,我十分珍惜这样的一个机会,我要借此机会给同学们提几点期望:
首先,我期望同学们要胸怀理想。在座的各位都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或者说,将要成为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精英的一个特征,就是有远大的理想。理想是目标,是动力。如果没有理想,你们会迷失方向,会迷失自己的人生道路。理想是实在的,不是空洞的;理想是有价值的,但不是功利的;理想有大有小,有远有近,但是,小可以汇成大,近可以通达远。今年是长征胜利八十周年,长征的英雄们永远是我们追求理想的榜样。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1936年10月,红军三大方面军在宁夏将台堡胜利会师,宣告历时两年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在长征开始时,总共有30多万的将士走上长征之路,到最后会师的时候,只剩下3万人,有将近30万的将士倒在长征路上。长征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为悲壮的一次人类抗击自己的命运,为自己争取解放、自由,反对剥削、压迫,追求幸福、美好的一次史无前例的抗争。这些将士们,在出发时候的年纪,绝大多数跟在座的各位年龄相仿,有的可能比你们还要年轻,他们为什么能够义无反顾的走上这样一条路?就因为他们有理想。他们的理想可能很朴素、很简单,有的只想能够有一亩地,有的只想能够有一间房。许多红军女将士为什么走上这条路?因为她们不想被像畜生一样卖给人家做童养媳,他们要争取自主,争取自由。就是因为这样的一个个理想,汇成了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那就是不能有剥削,不要有压迫,我们要民主,我们要自由,我们要平等,我们要解放。正是秉持着这样一个理想,这3万多的将士,成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13年后,就是靠着这些星星之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长征精神时说,革命的理想高于天,这是长征精神最宝贵的内涵,凭着这样的一个理想,我们胜利了。因此,我要由衷地期盼在座的各位都要有自己的理想,要怀着为自己争取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为家人争取一个更加幸福的生活,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而刻苦学习,千万不要虚度光阴、碌碌无为,要珍惜你们的每分每秒,在厦门大学把自己锤炼为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
其次,我期望同学们要学习创新。研究生,“研究”二字当头,学什么?就是要学习创新。陈嘉庚在创办厦门大学之初,定下了“研究高深学问、养成专门人才、阐扬世界文化”的办学宗旨。这三句话,今天还是厦门大学追求的目标,还是学校的办学宗旨。能不能实现这样的宗旨,就要看各位能不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如何学习创新?首先,要培养自己创新的思维,要有批判精神,敢于质疑学校总结会校长发言稿,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其次,单有创新思维还不够,还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有能力才能把愿望和思维变成现实。胡适先生在100年前的新文化运动中提倡,做学问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他的这个思想在今天还是有价值的:既要有求新的精神,更要有求实的态度,要把思维和能力结合在一起。在学习的方法上,要脑手并用,理论不能脱离实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校训’MindandHand’告诉我们,既要能够动脑,又要能够动手。麻省理工的校训,实际上道出了一流人才要怎么培养,一个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才要怎么实现自己的目标的道理。因此,我由衷地希望在座的各位既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第三,我期望同学们要珍惜健康。研究生要承受学业与生活的双重压力。今年的研究生,年纪最小的仅仅18岁,最大的已经56岁。不论是年纪最小的还是年纪最大的,你们都面临着学业与生活的双重压力,56岁,毫无疑问要养家糊口;18岁,也不好意思再向父母要钱了。在这样一个双重压力下,你们要特别珍惜自己的健康。在多年前,厦门大学做过一个调查表明,在大学里,到了研究生阶段,同学们的体能急剧下降,甚至有人爬5层楼都喘,爬了7层楼就不想再动了,这样的体能状态是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业的。因此,一定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学习方式,我由衷地期望同学们劳逸结合,你们既要在实验室、图书馆,同时也要到运动场、咖啡厅。在这里,我要由衷地推荐大家多到运动场和咖啡厅:在咖啡厅里一个人静静坐一会儿,静静地想一想,让身心放松放松,如果能有几个好朋友坐着一块聊一聊,天南海北,那就更好了,会让你感到快乐和舒适。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是厦门大学在每个运动场都高高挂着的一幅标语,希望大家都记着这样三句话,这是学校,也是你们的父母对你们的期望。
同学们,朋友们!你们即将开始在厦门大学的新生活,我衷心祝愿你们在这美丽的校园度过一段你们人生中最美好、最难忘、最快乐的时光!谢谢你们!
第三篇:大学校长在新生开学典礼发言稿
“入学第一问”与“南开解”
“各位为何而来?何为有价值的生活?怎样的学习才是为中华崛起和世界和平进步而学习?”龚克在致辞中向各位南开新人发出“入学第一问”。他说,思考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是思考人生,思考怎样做人。大学本科之所以不是“高四”至“高七”,而是人生学习的一种”转折”,就在于大学之学习是“成人之学”。因此,希望同学们按成年人要求自己,像成年人那样自觉自主的学习,承担起对自己、对家庭、对国家的责任。对于研究生同学来说,学习也不是本科的线性延伸,而是向“创新之学”的转折。没有创新,就不成其为真正的研究生,就无法达到学位要求。作为研究生,要达到创新之“才”,更要成为创新之“人”。因此,怎样学好“做人”或如何“为人”,是在座所有新南开人面临的共同课题,对这道题的“南开解”,就是“立公增能”。
“立公增能”传承南开精神
龚克勉励新生要确立公之志向、公之操守、公之襟怀。龚克说,南开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公”字当头的校训是“以德为先”教育理念的南开表达,南开人之为人首在“立公”。要确立“公”之志向,即振兴中华、实现人类和平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志向,有了为公的志向,才能摆脱追求分数的应试学习模式,才能有高尚的学习目的和内生的学习动力,才能激发出强烈的创新愿望和勇气。要坚守“公”之操守,做有公德之人,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维护法治、维护大局、维护集体,服从公意、做事公道,讲原则,守诚信。要有“公”之襟怀,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怀,只有以公为怀,才能修炼出理性平和、开放自信、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才能摆脱对个人利益的斤斤计较,才能公道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做到南开容止格言所要求的“勿傲、勿暴、勿怠”与“宜和、宜静、宜庄”,达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境界。
龚克说,立公,就是要以“天下为公”的准则,处理好个人与国家、与集体、与他人以及与自己的关系,就是要自觉地将大学学习研究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为此,同学们要努力“增能”,增“学习之能”,能深入浅出校长发言稿,能动手躬行;增“协作之能”,能求同存异,能识人之长;增“吃苦之能”,能耐受劳苦,能克服困难;增“创新之能”,能发现问题,能创新方法,能为建设创新强国作出贡献。
龚克说,尽管八里台校区的生活设施相对老旧,但校园有百年历史文化的积淀,陈省身、郭永怀等学长曾在这里孜孜求学,杨石先、郑天挺等名师曾在这里诲人不倦,希望新一代南开人在这里续写辉煌。尽管刚刚落成的津南校区谈不上历史积淀,但为同学们带来绿荫和光明的“校友树”“校友灯”也是南开文化的传承,作为津南校区最初的学生,希望大家以自己的修为,留下在津南校区“立公增能”的历史记录。
三点承诺引领学生自主发展
最后,龚克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新生做出三点郑重承诺:“我们要严守师德,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诚信为人,严谨治学,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尽心尽力做同学们的良师益友,为同学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助力;我们要和同学们一起光大南开的公能品格,弘扬南开的青春精神,坚持南开的爱国道路,践行我们南开人的社会责任,为同学们实现人生价值指路;我们要扎实工作,努力改进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为同学们开展探究式、实践性、创新型和国际化的学习与研究提供更好的条件,为同学们自主发展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