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涉外交往中常见的宗教禁忌有哪些?
(1)基督教。进教堂要态度严肃,保持安静。在聚会和崇拜活动中禁止吸烟。基督徒一般饮食中不吃血制品。
(2)天主教。根据教会的传统,天主教的主教、神父、修女是不结婚的。所以,同天主教人士交往时,见到主教、神父、修女不可问他(她们)“有几个子女”、“爱人在哪里工作”等问题。
进入教堂应保持严肃的态度,切忌衣着不整或穿拖鞋、短裤。禁止在堂内来回乱串、大声喧哗、交头接耳、东张西望、打情骂俏、争抢座位等,更不允许在堂内吃东西、抽烟。
(3)伊斯兰教。接待穆斯林客人一定要安排清真席,特别要注意不要出现他们禁食的食物。穆斯林禁食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抵死的、野兽吃剩的动物。此外,还禁食生性凶猛的肉食动物,如:狮、虎、豺、狼、豹等;穴居的肉食动物,如:狐、獾、狸等;猛禽,如鹰、隼、鹞、鹫、猫头鹰等;污浊不洁的动物,如鼠、蜥蜴、穿山甲等涉外交际礼仪的要求;两栖动物,如蛇、蛤蟆、鳄鱼等;以及豢养而不能吃的动物,如:马、驴、骡、狗、猫等。穆斯林严禁饮用一切含酒精的饮料。对他们是不能祝酒的。
虔诚的穆斯林每天都要面向圣城麦加方向礼拜五次,要注意避开他们朝拜的方向。伊斯兰国家规定星期五为休息日(聚礼日),穆斯林晌午要到清真寺集体做礼拜,即聚礼。如果遇星期五注意安排时间让虔诚的穆斯林做礼拜。
穆斯林忌讳用左手给人传递物品,特别是食物。给穆斯林递东西时,注意不要用左手。
(4)佛教。在信奉佛教的国家里,如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人们非常敬重僧侣。僧侣和虔诚的佛教徒一般都是素食者。他们非常注重头部,忌讳别人提着物品从头上掠过;长辈在座,晚辈不能高于他们的头部;小孩子头部也不能随便抚摸,他们认为只有佛和僧长或是父母能摸小孩的头,意为祝福,除此就是不吉利,会生病。当着僧人的面不能杀生、吃肉、喝酒等,男女也不能做过分亲昵的举动。在与僧人有直接面对的场合,女士穿着要端庄,不要穿迷你裙等过于暴露的衣着。
(5)印度教。信仰印度教(比如印度、尼泊尔等国)的教徒奉牛为神,认为牛的奶汁哺育了幼小的生命,牛耕地种出的粮食养育了人类,牛就像人类的母亲一样。他们不吃牛肉,而且也忌讳用牛皮制成的皮鞋、皮带。
(6)犹太教。犹太教认为唯一可以食用的哺乳动物是反刍并有分蹄的动物,如牛肉,而不允许吃猪肉和马肉。大多数饲养禽类(如鸡、鸭、鹅等)是被允许的,但禁食鸵鸟和鸸鹋,食用的鱼类必须有鳃和鳞,禁食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犹太教认为血是“生命的液体”而严禁食用。此外,奶品和肉品必须分开食用。
(7)道教。道教是中国的传统宗教,包括正一派和全真派两大派别,所有道士不分男女可尊称为道长。农历初一、十五及道教节日期间,道士和虔诚的道教徒一般都要素食。道教活动场所特别是殿堂内禁止人大声喧哗、打闹嬉戏、行为不端。在与道士直接面对的场合和进入道教活动场所,女士衣着要端庄,不能过于暴露。道士的服饰物品特别是法服冠帽等忌讳别人触摸。与道士交往一般行抱拳礼。与全真派道士交往,一般不询问年龄、出家入道原因和有关家庭的问题。
篇二、世界三大宗教习俗和忌讳
在国外,无论是科技高度发达的美国和西欧各国,还是富有的阿拉伯产油国,或是第三世界,宗教问题无不渗透到社会省会的各个角落。参观游览的许多景点渊源于宗教,与宗教密切相关。
因此,出境旅游人员如对宗教问题毫无了解或知之甚少,将会大大影响出境旅游的质量。多年来出境旅游的实践证明,了解一点世界主要宗教的知识很有必要,这对游客参观游览各国的名胜古迹、体验各民族的习俗节庆大有裨益。
目前,世界性的宗教有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某些地区还保留有民族宗教,如日本的神道教、印度的印度教等;某些国家和地区仍然存在原始宗教。
一、基督教及其习俗忌讳
1.基督教教派简介。
基督教为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的总称。主要教派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以及一些小的教派。
"基督"是希腊文的音译。"基督"原意为受膏者,故用作对耶稣的尊称,意指上帝所差遣的救世主。
基督教以《旧约全书》、《新约全书》为圣书。
信仰上帝创造并主宰世界万物;人类世主犯了罪,命里注定要世代受苦;上帝拯救人类,差遣耶稣基督降世,并在十字架上献身,用自己的血来洗净信徒的罪。只有信仰基督教,罪恶才能被赦免,进入天国得永生,否则将被抛进地狱永远受罚。
据福音书记载,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为救赎人类,公元前4年降生于伯利恒。
据传30岁时与传道师施洗约翰相遇,在约旦开始传道。后有招收彼得等门徒等12人到以色列传教。
约公元30年,与门徒前往耶路撒冷时被门徒犹大出卖,最后与两个小偷一起被罗马派驻犹太的总督彼拉多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死后3天复活,40天生天。基督教奉耶稣为教主。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上半叶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的巴勒斯坦、小亚细亚一带,后逐渐传播到帝国全国全境。4世纪被定为罗马帝国国教。中世纪,基督教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并到基督教神学中,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精神支柱。
参加世界基督教联合会的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教会组织,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各国。
基督教主要教派介绍如下:
天主教:又称罗马天主教会。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基督教东西两派的分化也随之加剧。
1054年东西两派正式分裂。西部教会以罗马为中心,自称罗马公教,同自称正教的东部较会相对峙。
天主教崇拜天主和耶稣基督,尊马利亚为圣母。罗马天主教会未正式加入世界基督教联合会,但可派观察员参加世界基督教联合会的主要会议。它主要分布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波兰、美国及拉丁美洲各国,其国际宗教中心为设在罗马城内的梵蒂冈教廷。教廷中有教皇,下设教廷国务卿,并有若干圣部、法院及其专门机构。
东正教:1054年正式分裂后,东部教会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自称正教,意即保有正统义的教会,又称东正教。
教义信条在细节上同天主教略有分歧。主张主教以外的一般神职人员可以婚娶。
它主要分布于希腊、塞浦路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俄罗斯等国。
新教:公元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中各个新宗派脱离天主教,随后又从这些宗派中分化出更多的宗派。
新教是这些宗派的统称。在中国又称其为基督教,俗称耶稣教。
这些宗派主要有圣公会、公理会、路得宗、加尔文宗等。
新教对天主教的一些传统教义作了删除,如不承认"炼狱",反对尊马利亚为圣母,强调信徒直接与上帝相通而无需神父作中介等。它主要分布于英国、美国、德国、瑞士、北欧各国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2.基督教的礼拜、教堂和神职人员。
礼拜:是基督教的主要宗教活动,一般在一周的第7天--安息日,即星期日在教堂或礼拜堂做礼拜。
有祈祷、唱诗、读经、讲道等项目涉外交际礼仪的原则和要求。通常由牧师主持。在信奉基督教或天族教的国家里,无论是至高无上的国家元首还是普通公民,只要是信徒,都无一例外地按常规到教堂做礼拜。有些西欧国家,每逢星期天上午八九点钟,甚至一般电视节目也停止播放,而专门播放教堂做礼拜的活动,以便与来不及赴教堂做礼拜的信徒配合。
教堂:是神职人员工作的场所,也是善男信女们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如今的教堂,除了其宗教意义外,还是精美的古代建筑的珍品,因此也是各国旅游者参观游览的主要景点。
比如,宏伟壮观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精雕细刻的哥特式米兰多木大教堂、伟大作家雨果曾描绘过的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及位于维也纳市中心的巨大圣史提芬大教堂,它们不仅是欧洲天主教堂建筑中的佼佼者,也是灿烂的欧洲古建筑中的瑰宝。
国外教堂,大部分免费向游人开放,但参观者须尊重教规,袒胸露背的女性常被拒绝入内。
教堂内庄严而宁静,参观者绝不可喧哗吵闹,更不能干扰正在做忏悔的信徒或有伤害圣灵的举动。
教士和修女:基督教、天主教不同于伊斯兰教,其神职人员有男有女。
男的统称教士,即天主教、正教的神父和新教的牧师;女神职人员称做修女。
修女一般从事慈善事业,如管理修女院,开办学校、医院、育婴堂等。年长或负责的修女称做嫫嫫。
主教是基督教的高级神职人员,通常是一个地区性教会的管理人。天主教的教区,遍及信奉该教的世界各地。
红衣主教是最高一级的主教。
3.基督教的主要节日及习俗忌讳
节日:随着宗教渗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宗教习惯之一的宗教节日也进入了社会生活。
这种习惯,潜移默化地进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管你是否是虔诚的信徒,几乎毫无例外地欢度宗教节日。
基督教的主要节日有:
(1)复活节。是为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为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具体日期常为4月4日。
(2)耶稣受难日。具体日期为复活节前的星期五,通常为每年的4月1日左右。
届时在教堂举行隆重的活动,一般常放假休息。
(3)圣诞节。是耶稣诞生之日。为每年的12月25日。
此乃信奉新教和天主教国家最为盛大的节日,犹如我国的春节,通常从12月24日圣诞节的除夕开始进行庆祝。
圣诞节前,各大商场、超级市场都会减价出售各种圣诞节用品和生活必需品。一般放假3天。
(4)习俗忌讳:由于宗教信仰关系,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定的宗教习惯和忌讳。
如信奉基督教的人一般都认为"13"是不吉利的数字,故举行活动时尽量避开"13"。
星期五是耶稣遇难的日子,信奉基督教的人,每逢此日斋戒一天,不食肉,吃小斋。举行庆祝活动,也应避开星期五。
相传耶稣遇难时被钉在十字架上,因此,基督教视十字架为圣物。
除在教堂中使用外,也常做成项链悬挂胸前,或立于死者的墓前,以示人的灵魂与耶稣同在。
在信奉基督教的国家里,生、死、嫁、娶无不打上宗教的烙印。结婚须在教堂举行由神父主持的仪式。
初生的婴儿按照教规应进行洗礼,并取教名,认男、女监护人为教父、教母。教徒死后,需请神父来料理后事。
二、伊斯兰教及其习俗忌讳
1.伊斯兰教简介
"伊斯兰"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顺服。在中国,也称回教或清真教、天方教。它是7世纪由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所创立的一神教,分布范围极广,在亚洲、非洲特别是西亚、北非和东南亚各地的广大地区及我国西北地区都很流行。
在伊朗、土耳其及阿拉伯地区的国家里,伊斯兰教甚至常为支配国家的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
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生于麦加古代部落哈希姆家族。父母早亡,由祖父和伯父抚养。幼年放牧,并随伯父去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地经商。25岁受雇于麦加富孀赫蒂彻,为其经商,同年与她结婚,成为富者。受当时犹太教、基督教等宗教的影响,约610年在麦加开始创传伊斯兰教。自称是"安拉的使者",是最后一位先知,号召信仰安拉为唯一的神,反对多神崇拜。他遭到当时信仰多神的古来氏部落贵族、商人的反对和迫害,信徒分批逃至埃塞俄比亚。随着迫害的加剧,622年,他率领大批信徒逃至麦地那,在当地一些部落的支持下,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并组织近卫军,在宗教、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制定了一整套规章制度,在此过程中不断与麦加贵族和麦地那的犹太教徒争战,630年攻下麦加。
麦加贵族妥协,接受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得的权威。模罕默德则承认麦加贵族在宗教和经济上的既得利益。
穆罕默德同时清除了克尔白石殿中的所有偶像,只保留一块黑石,并将克尔白石殿改为清真寺,成为伊斯兰教的朝拜中心。
次年,阿拉伯半岛上的各部落纷纷派出代表团去麦地那,表示皈依伊斯兰教,整个半岛大体归于统一。
632年,他率领10万穆斯林去麦加朝拜。同年6月8日穆罕默德患伤风病死于麦地那,并葬在该地。
《古兰经》又译(可兰经),是伊斯兰叫的根本经典。
"古兰"系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诵读。分"麦加篇章"和"麦地那篇章"两大部分,共30卷、114章、6200多节。
内容包括: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基本功课;对阿拉伯社会的各种主张和伦理规范;为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确立的宗教、政治、经济、军事和法律制度;与多神教徒、犹太教徒、基督教徒论辩的记述。
《古兰经》由穆罕默德在23年的传教过程中以安拉"启示"为名陆续颁布,有其弟子默记或零散记录在兽皮、树叶、石板上。穆罕默德去世后,其继承人搜集整理、加工、订正、编纂,形成标准本,流传至今。
伊斯兰教基本教义为"六大信仰"。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使者、信前定、信后世。
基本宗教义务为:信仰的表白,即念诵"除安拉外,别无他神;穆翰默德,安拉的使者",一日五次礼拜;一年斋戒一个月;徼纳天课;如条件允许,一生中去麦加朝拜一次。次外,还有"圣战"、"行善"两项。
该教主要经典《古兰经》是其立法、道德规范、思想学说等的主要依据。
穆罕默德死后,由于政治、宗教和社会主张的分歧,教内形成各种教派,主要有逊尼和什叶两大派。伊斯联教的教徒称为穆斯林,参加世界穆斯林大会的成员国有42个,如阿尔及利亚、埃及、巴基斯坦、科威特、利比亚、马来西亚等国。
在伊斯兰国家中,奉伊斯兰教为过教的有马来西亚、文莱、等16个国家。
伊斯兰教合一和政教分离两种情况涉外交往礼仪基本要求,如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就是政教合一的国家。
2.伊斯兰教的清真寺、礼拜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徒举行宗教仪式、传授宗教知识的礼拜寺,也是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主要体现。
原先是有廊的露天大院,后才有寺院建筑。
各国的清真寺结合地方建筑传统,各有特色,其祭坛都是背对着伊斯兰教圣地麦加的,使教徒做礼拜时都面向麦加跪拜。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特别是在阿拉伯国家,大小清真寺如同欧洲的教堂一样到处可见。世界著名的清真寺有麦加圣寺、麦地那的先知寺、耶路撒冷的艾格撒礼拜寺、开罗的艾资哈尔大寺、伊斯坦布尔的苏里曼大寺等。
它们不仅以历史悠久、寺院宏大壮丽而闻名于世,同时也是建筑艺术中的精品,是各国游客的必游景观。
礼拜:是伊斯兰教五项基本功课之一,是伊斯兰教徒面向麦加祈祷的宗教仪式。礼拜前要做小净。
礼拜的动作有立站、诵经、鞠躬等。主要礼拜有:每日五次礼拜,分别在晨、响、哺、昏、宵五个时辰内举行。
每星期五举行一周的主礼拜,在正午后教徒集体举行一次主礼拜,所以这天休息,不工作。每逢朝圣节,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朝圣者涌向麦加,将圣地挤得水泄不通。各国航空公司为此专门安排了开往麦加的航班和包机,几乎班班客满。
3.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和习俗忌讳。
(1)节日:圣诞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相当于公历的1月底2月初,日期不固定,是伊斯兰教真主穆罕默德的诞生之日。开斋节。是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之一。规定伊斯兰教历九月为斋月,斋戒欺满,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为开斋节。每逢此节,穆斯林沐浴,盛装举行会礼,相互庆祝,并大吃美味佳肴。我国新疆地区称此节为肉孜节。古尔邦节。即伊斯兰教的献牲、宰牲节,也是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之一。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为古尔邦节。此时,政府部门、各公共设施或服务设施等均不办公。斋月。根据伊斯兰教规,伊斯兰教历太阴年九月份斋戒一个月,斋戒为伊斯兰教五项基本功课之一。教规规定,在斋月里,每日黎明到日落禁止饮食和房事。因此,每当夜晚,商店、饭馆、各种服务设施破例开门,热闹非凡。
(2)习俗忌讳:一是不吃猪肉,也忌谈猪,以牛羊肉为主食。但是供外国游客居住或就餐的地方,可吃到猪肉。二是不饮酒。根据教规,酒是万恶之源,所以在饭店、餐馆,一般不出售酒类。只有在外国游客居住的地方才出售酒类。三是根据《古兰经》,色也是万恶之源。因此公共娱乐场所不得有伤风败俗的娱乐活动,如开妓院、防色情电影、演色情戏等。四是由于宗教的清规戒律导致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没有任何地位,非但男女授受不亲,甚至妇女出门,也要戴上黑色的面纱。五是规定左手为"净手"的专门用手,因此与人握手或向别人赠送物品时,都忌用左手。
三、佛教及其习俗忌讳
1.佛教简介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
"释迦"为种族名;"牟尼"是尊称;"释迦牟尼"意为释迦的圣人,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据传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幼年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29岁时有感于人生的生、老、病、死之苦,又不满当时婆罗门教及其种姓制度,于是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他拜访了一些名师,又修习了6年苦行,单感到苦行不能达到解脱的目的,于是来到菩提伽耶的毕波罗树下静坐思维,最终获得"觉悟"。他以四谛、十二因缘等道理先向侍卫等5人说法,其后一直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传教,前后共45年,从而奠定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并组成了传教的僧团。
他的弟子据说有500人之多,其中著名的10人称为十大弟子。释迦牟尼于80岁时逝世。
释迦牟尼最初是被作为"觉悟者"看待的,尊之为佛,后逐渐被佛教徒神化。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经过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大乘密教4各阶段。
大乘佛教以前的佛教称为小乘佛教,9世纪,佛教在印度本土渐趋衰微,至13世纪初归于消失,19世纪后才稍有复兴。
佛教从古印度向境外的传播始于公元前3世纪,后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传入中国大部分地区及朝鲜、日本等国的以大乘佛教为主,称北传佛教;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中国傣族等地区的以小乘佛教为主,称南传佛教。19世纪以来,佛教在欧美各国也逐渐流传。
佛教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佛教思想对中国哲学、道学、文学、艺术及民间风俗都有一定影响。
参加世界佛教联谊会的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66个佛教组织。
这些国家和地区是澳大利亚、奥地利、巴西、比利时、德国、法国、菲律宾、荷兰、加拿大、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日本、斯里兰卡、泰国、新加坡、印度、英国、中国等。佛教再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国家曾被尊为国教。佛门中的出家人,创造了灿烂佛教文化,如柬埔寨的吴哥艺术、我国的敦煌文化等。佛教寺庙大都修建精美,不仅是佛教徒聚会、烧香拜佛的宗教场所,也是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独具一格的艺术珍品。在信奉佛教的许多国家,寺庙和佛塔已成为外国游客必不可少的参观游览地,也是旅游行程中的重头戏。佛教也有庞大的专职神职人员队伍,男的为僧,即和尚,他们在寺庙中居住并从事宗教活动;女的称为尼姑,她们居住的地方叫庵。在东南亚信奉佛教的国家里,神职人员靠施舍或化缘为生;寺庙靠国家拨款和富豪捐款兴建,平时靠烧香拜佛的失主施舍,借以维持香火不断和繁荣的场面。
2.佛教的习俗忌讳
在信奉佛教的东南亚国家,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佛教习俗。
在缅甸、泰国,家长常将男孩子送入庙里出家几年,一方面表示对佛的虔诚,另一方面孩子可在僧人那里学习文化。
在某些国家,如泰国,几乎每个男孩子都要经过这个阶段。
信奉佛教的人如同信奉基督教的人一样,家里举办丧事要请和尚来念经,行举哀之礼仪。
佛教也有许多戒规。佛教主张不杀生,因此僧尼以素食为本。信佛的人,也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吃斋,遇上此日,屠宰场停止屠宰,市场上也不出售肉食。佛教还有许多忌讳,如不要随便抚摸小孩的头顶,坐着不要跷二郎腿等等。
篇三、宗教礼仪基本知识
在国内外活动中,公务员或多或少都会与形形色色的宗教有所接触。因此,掌握一些基本的宗教礼仪非常必要。
所谓宗教礼仪,在此是指宗教信仰者为对其崇拜对象表示崇拜与恭敬所举行的各种例行的仪式、活动,以及与宗教密切相关的禁忌与讲究。世界上存在着多种宗教,自然也就存在着多种宗教礼仪。在社会生活里,宗教礼仪不仅是各种宗教之间相互区别的显著标志,而且也是各种宗教用以扩大宗教组织、培养宗教信仰的重要的常规性手段。
在现代社会里,宗教是一种不容忽略的客观存在。马克思主义认为:它实际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所出现的一种社会的、历史的现象。因此,基层公务员有必要对宗教在总体上有所认识。
一、重视宗教
在实际工作与生活里,基层公务员应当对宗教问题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下列三点,尤其应当给予重视。
1、宗教信仰者众多。在当今世界上,大约一共生活着50多亿人口,而各种宗教的信仰者在其中就占了1/2以上。在我国的总人口里,各种宗教的信仰者也占了1/10左右。仅此一点,就说明公务员对其必须重视。
2、宗教影响到习俗。在日常生活里,宗教与人们的风俗习惯相互影响。有学者认为:习俗本身就是退化的宗教,而宗教则又是固定化的习俗。在一些宗教具有巨大影响的国度里,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显著。
3、宗教作用到生活。宗教对人们的思想、文化、道德多有渗透,甚至直接作用到整个社会生活。例如,有的国家,有的民族,全国或全民信仰某种宗教,甚至将其确定为本国国教,或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这样一来,宗教在该国社会生活中
二、依法办事
不论是接触还是处理宗教问题。公务员都必须自觉地遵守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认真地依法办事。
(1)宗教信仰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因此,在我国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2)坚持独立自主。我国宪法还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在涉外交往中,我国宗教界的方针是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坚决抵制外来势力的干涉,尤其不允许任何国外的宗教组织及其所控制的机构以任何形式在我国传教或进行宗教宣传。
(3)规定活动范围。为不影响人们的工作习俗礼仪、学习和生活,我国规定:在宗教场所及其教徒家中按宗教习惯所进行的一切正当的宗教活动,均由宗教组织或教徒个人自理,别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予以干预。但是,不允许宗教组织或教徒在宗教场所或教徒家中以外进行传教、布道活动。
(4)制止非法活动。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但又同时强调:“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对非法宗教活动必须制止,对邪教必须取缔。
(5)注意自身身份。按规定,我国公务员在境外参加活动时,未经上级机关批准,或非法经东道主安排、邀请,一般不应主动要求参加当地的宗教活动。即便参加可以参加的境外宗教活动时,也应以不触及当地法律、不干涉所在国内政、不介入当地宗教纠纷、不损害我国的国家利益为前提。
三、注意态度
凡涉及宗教问题或者与宗教界人士进行接触时,公务员有必要注意自身的态度,给予对方以必要的尊重。
(1)尊重我方宗教信仰者。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往往被群众看作政府的化身。因此在接触国内的宗教信仰者时,公务员应对对方的个人信仰与宗教活动表现出应有的尊重。只要对方的所作所为没有违法犯禁,对其就不宜横加干涉,更不得擅自对其加以贬低、侮辱或歪曲,否则不仅不符合我国法律与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而且还有可能导致纠纷,引起事端。
(2)尊重外国宗教信仰者。对宗教信仰者的尊重,应当在中国人与外国人面前一律平等。对外国人正当的宗教信仰,我国公务员不得制止、干涉或妄加非议。与外方人员接触时,倘若涉及宗教问题,不懂不要装懂。确有必要参加外方宗教活动时,一定要尊重对方有关讲究与禁忌,不要乱说、乱动、乱摹仿或对其指手划脚。
四、宗教的常识
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公务员应具备一定的宗教常识。对于当前在世界上影响最大、分布最广、信仰者最多的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基本情况,要予以重点掌握。
1、基督教常识
基督教,是目前全世界信仰人数最多的一种宗教。它的信徒约为10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分布于150多个国家之中。在西方各国,它的影响举足轻重。
(1)基督教简况
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出现于巴勒斯坦。相传,它的创始者为基督耶稣,并以上帝为崇拜对象。
基督教的主要经典是《圣经》,象征性标志是十字架,重要节日为圣诞节、复活节等。
在两千年的演化过程中,今日的基督教已分为天主教、东正教与新教三大流派。在具体教义、信条以及分布区域上,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与基督教人士进行具体接触时,应充分注意到其不同流派的差异,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切切不可将其不同的流派混为一谈。
(2)基督教礼仪
与基督教信仰者打交道时,不宜对其尊敬的上帝、圣母、基督以及其他圣徒、圣事说长道短,不宜任意使用其圣像与其宗教标志。对神职人员,一般不应表现不敬之意。
“666”在基督徒眼里代表魔鬼撒旦,“13”与“星期五”也被其视为不祥的数目,所有的基督徒都会对其敬而远之,因此不应有意令对方接触它们。
有些教派的基督徒有守斋之习。守斋时,他们绝对不食肉、不饮酒。在一般情况下,基督徒不食用蛇、鳝、鳅、鲶等无鳞无鳍的水生动物。
就餐之前,基督徒多进行祈祷。非基督徒虽然不必照此办理,但也不宜在其前面抢先而食。
在基督教的专项仪式上,讲究着装典雅,神态庄严,举止检点。服装“前卫”,神态失敬,举止随便者,均不受欢迎。
教堂为基督教的圣殿外交礼仪。它允许非基督徒进入参观,但禁止在其中打闹、喧哗,或者举止有碍其宗教活动。
2、伊斯兰教常识
伊斯兰教,旧称回教,它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宗教之一。目前,它拥有7亿多信徒,主要分布于西亚、北非、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区。在不少国家,伊斯兰教被定为国教。
(1)伊斯兰教简况
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创立于阿拉伯半岛。它的创立者为穆罕默德。伊斯兰教以安拉为真主,以穆罕默德为真主的使者。所有信仰伊斯兰教者均称为穆斯林,意即安位旨意的“顺从者”。穆斯林之间,一般互称“兄弟”。
伊斯兰教的主要经典是《古兰经》。它的重要节日有宰牲节、开斋节等。圣城为麦加。
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是:“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真主使者。”——此语亦称为“清真言”,通常要求穆斯林经常吟诵。
伊斯兰教的不同流派很多。与穆斯林打交道时,千万不要将其所属教派弄错。
(2)伊斯兰教礼仪
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故此不应将雕塑、画像、照片以及玩具娃娃赠给穆斯林,并不宜邀请其观看电影、电视、录像、VCD,也不得邀对方参加拍摄。
伊斯兰教禁止妇女外出参加社交活动。在外人面前,不允许妇女的着装暴露躯体,不允许男女共处。与穆斯林打交道时,一般不宜外候女主人,不宜向其赠送礼物。女性公务员前往伊斯兰教国家时,一般不宜问候女主人,不宜向其赠送礼物。女性公务员前往伊斯兰教国家时,衣着一定要入乡随俗,禁止袒胸、露臂、光腿、赤足。
在饮食方面,穆斯林讲究甚多。他们一般都忌食猪肉,忌饮酒,忌食动物血液,忌食自死之物,并且忌食一切未按教规宰杀之物。非清真的一切厨具、餐具、茶具,均不得盛放招待穆斯林的食物或饮料。
在伊斯兰教教历的每年9月,穆斯林均应斋戒一个月。斋月期间,从每日破晓直至日落,禁饮食,禁房事。在斋月期间,外人不宜打扰穆斯林。
穆斯林对个人卫生极其讲究。许多地方的穆斯林认为人的左手不洁,所以禁止以左手与人接触。
一名虔诚的穆斯林一般每天要作五次礼拜。在此期间,切勿干扰。清真寺为伊斯兰教的圣殿。进入清真寺后,衣着不宜暴露,不宜追逐、嬉戏或大喊大叫。
在穆斯林面前,绝对不允许对安拉、穆罕默德信口评论,不允许非议伊斯兰教及其教义,不允许对阿訇无礼。
3、佛教常识
作为一种最古老的世界性宗教,佛教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影响。它的信徒约有3亿多人,目前主要流行于东亚、南亚、东南亚一带。在我国历史上,佛教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1)佛教简况
佛教相传在公元前6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于今日尼泊尔南部的蓝毗尼。释迦牟尼本名为悉达多.乔答摩,人称为佛祖。
由于历史悠久,流派众多,今日佛教的经典已不可胜数。重要节日有佛诞节、成道节等。
佛教的基本教理有“四谛”、“五蕴”、十二因缘等,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而成佛为最终目的。
(2)佛教礼仪
佛门弟子及其居所的具体称呼有别。凡出家者,男称为僧,女称为尼,合称为僧尼。凡不出家者,则一律称为居士。僧之居所称为“寺”,尼之居所称为“庵”,有时统称二者为寺庙。对所有出家者,一律禁止称呼其原有的姓名。故民间有“僧不言名,道不言寿”之说。
普通的佛教信徒为了“广种福田”,通常应向寺庙、僧尼或别人主动赠送财物,此举叫作“布施”。
佛教的基本礼节为合十礼,基本的礼颂用语是“佛祖保佑”。佛教信徒拜佛时,则讲究行顶礼,即所谓“五体投地”。
对于佛祖、佛像、寺庙以及僧尼,佛教均要求其信徒毕恭毕敬。非信徒对其不得非议。不准攀登、侮辱佛像。不准触摸、辱骂僧尼,不得与僧尼“平起平坐”。进入寺庙时,宜慢步轻声,不乱动,不乱讲,不乱跑,不拍照。
当正当的佛教仪式进行时,不应对其任意阻挠或者蓄意加以扰乱。
我国的佛教各流派多属于“北传佛教”。它的关键性讲究有二:其一,信徒应守“五戒”。即规定其信徒不杀生,不盗窃,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其二,饮食上忌食“五荤”。即禁止其信徒食用葱、蒜、韭菜等气味刺鼻的菜蔬。
(1)基督教。进教堂要态度严肃,保持安静。在聚会和崇拜活动中禁止吸烟。基督徒一般饮食中不吃血制品。
(2)天主教。根据教会的传统,天主教的主教、神父、修女是不结婚的。所以,同天主教人士交往时,见到主教、神父、修女不可问他(她们)“有几个子女”、“爱人在哪里工作”等问题。
进入教堂应保持严肃的态度,切忌衣着不整或穿拖鞋、短裤。禁止在堂内来回乱串、大声喧哗、交头接耳、东张西望、打情骂俏、争抢座位等,更不允许在堂内吃东西、抽烟。
(3)伊斯兰教。接待穆斯林客人一定要安排清真席,特别要注意不要出现他们禁食的食物。穆斯林禁食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抵死的、野兽吃剩的动物。此外,还禁食生性凶猛的肉食动物,如:狮、虎、豺、狼、豹等;穴居的肉食动物,如:狐、獾、狸等;猛禽,如鹰、隼、鹞、鹫、猫头鹰等;污浊不洁的动物,如鼠、蜥蜴、穿山甲等涉外交际礼仪的要求;两栖动物,如蛇、蛤蟆、鳄鱼等;以及豢养而不能吃的动物,如:马、驴、骡、狗、猫等。穆斯林严禁饮用一切含酒精的饮料。对他们是不能祝酒的。
虔诚的穆斯林每天都要面向圣城麦加方向礼拜五次,要注意避开他们朝拜的方向。伊斯兰国家规定星期五为休息日(聚礼日),穆斯林晌午要到清真寺集体做礼拜,即聚礼。如果遇星期五注意安排时间让虔诚的穆斯林做礼拜。
穆斯林忌讳用左手给人传递物品,特别是食物。给穆斯林递东西时,注意不要用左手。
(4)佛教。在信奉佛教的国家里,如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人们非常敬重僧侣。僧侣和虔诚的佛教徒一般都是素食者。他们非常注重头部,忌讳别人提着物品从头上掠过;长辈在座,晚辈不能高于他们的头部;小孩子头部也不能随便抚摸,他们认为只有佛和僧长或是父母能摸小孩的头,意为祝福,除此就是不吉利,会生病。当着僧人的面不能杀生、吃肉、喝酒等,男女也不能做过分亲昵的举动。在与僧人有直接面对的场合,女士穿着要端庄,不要穿迷你裙等过于暴露的衣着。
(5)印度教。信仰印度教(比如印度、尼泊尔等国)的教徒奉牛为神,认为牛的奶汁哺育了幼小的生命,牛耕地种出的粮食养育了人类,牛就像人类的母亲一样。他们不吃牛肉,而且也忌讳用牛皮制成的皮鞋、皮带。
(6)犹太教。犹太教认为唯一可以食用的哺乳动物是反刍并有分蹄的动物,如牛肉,而不允许吃猪肉和马肉。大多数饲养禽类(如鸡、鸭、鹅等)是被允许的,但禁食鸵鸟和鸸鹋,食用的鱼类必须有鳃和鳞,禁食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犹太教认为血是“生命的液体”而严禁食用。此外,奶品和肉品必须分开食用。
(7)道教。道教是中国的传统宗教,包括正一派和全真派两大派别,所有道士不分男女可尊称为道长。农历初一、十五及道教节日期间,道士和虔诚的道教徒一般都要素食。道教活动场所特别是殿堂内禁止人大声喧哗、打闹嬉戏、行为不端。在与道士直接面对的场合和进入道教活动场所,女士衣着要端庄,不能过于暴露。道士的服饰物品特别是法服冠帽等忌讳别人触摸。与道士交往一般行抱拳礼。与全真派道士交往,一般不询问年龄、出家入道原因和有关家庭的问题。
篇二、世界三大宗教习俗和忌讳
在国外,无论是科技高度发达的美国和西欧各国,还是富有的阿拉伯产油国,或是第三世界,宗教问题无不渗透到社会省会的各个角落。参观游览的许多景点渊源于宗教,与宗教密切相关。
因此,出境旅游人员如对宗教问题毫无了解或知之甚少,将会大大影响出境旅游的质量。多年来出境旅游的实践证明,了解一点世界主要宗教的知识很有必要,这对游客参观游览各国的名胜古迹、体验各民族的习俗节庆大有裨益。
目前,世界性的宗教有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某些地区还保留有民族宗教,如日本的神道教、印度的印度教等;某些国家和地区仍然存在原始宗教。
一、基督教及其习俗忌讳
1.基督教教派简介。
基督教为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的总称。主要教派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以及一些小的教派。
"基督"是希腊文的音译。"基督"原意为受膏者,故用作对耶稣的尊称,意指上帝所差遣的救世主。
基督教以《旧约全书》、《新约全书》为圣书。
信仰上帝创造并主宰世界万物;人类世主犯了罪,命里注定要世代受苦;上帝拯救人类,差遣耶稣基督降世,并在十字架上献身,用自己的血来洗净信徒的罪。只有信仰基督教,罪恶才能被赦免,进入天国得永生,否则将被抛进地狱永远受罚。
据福音书记载,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为救赎人类,公元前4年降生于伯利恒。
据传30岁时与传道师施洗约翰相遇,在约旦开始传道。后有招收彼得等门徒等12人到以色列传教。
约公元30年,与门徒前往耶路撒冷时被门徒犹大出卖,最后与两个小偷一起被罗马派驻犹太的总督彼拉多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死后3天复活,40天生天。基督教奉耶稣为教主。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上半叶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的巴勒斯坦、小亚细亚一带,后逐渐传播到帝国全国全境。4世纪被定为罗马帝国国教。中世纪,基督教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并到基督教神学中,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精神支柱。
参加世界基督教联合会的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教会组织,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各国。
基督教主要教派介绍如下:
天主教:又称罗马天主教会。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基督教东西两派的分化也随之加剧。
1054年东西两派正式分裂。西部教会以罗马为中心,自称罗马公教,同自称正教的东部较会相对峙。
天主教崇拜天主和耶稣基督,尊马利亚为圣母。罗马天主教会未正式加入世界基督教联合会,但可派观察员参加世界基督教联合会的主要会议。它主要分布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波兰、美国及拉丁美洲各国,其国际宗教中心为设在罗马城内的梵蒂冈教廷。教廷中有教皇,下设教廷国务卿,并有若干圣部、法院及其专门机构。
东正教:1054年正式分裂后,东部教会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自称正教,意即保有正统义的教会,又称东正教。
教义信条在细节上同天主教略有分歧。主张主教以外的一般神职人员可以婚娶。
它主要分布于希腊、塞浦路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俄罗斯等国。
新教:公元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中各个新宗派脱离天主教,随后又从这些宗派中分化出更多的宗派。
新教是这些宗派的统称。在中国又称其为基督教,俗称耶稣教。
这些宗派主要有圣公会、公理会、路得宗、加尔文宗等。
新教对天主教的一些传统教义作了删除,如不承认"炼狱",反对尊马利亚为圣母,强调信徒直接与上帝相通而无需神父作中介等。它主要分布于英国、美国、德国、瑞士、北欧各国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2.基督教的礼拜、教堂和神职人员。
礼拜:是基督教的主要宗教活动,一般在一周的第7天--安息日,即星期日在教堂或礼拜堂做礼拜。
有祈祷、唱诗、读经、讲道等项目涉外交际礼仪的原则和要求。通常由牧师主持。在信奉基督教或天族教的国家里,无论是至高无上的国家元首还是普通公民,只要是信徒,都无一例外地按常规到教堂做礼拜。有些西欧国家,每逢星期天上午八九点钟,甚至一般电视节目也停止播放,而专门播放教堂做礼拜的活动,以便与来不及赴教堂做礼拜的信徒配合。
教堂:是神职人员工作的场所,也是善男信女们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如今的教堂,除了其宗教意义外,还是精美的古代建筑的珍品,因此也是各国旅游者参观游览的主要景点。
比如,宏伟壮观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精雕细刻的哥特式米兰多木大教堂、伟大作家雨果曾描绘过的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及位于维也纳市中心的巨大圣史提芬大教堂,它们不仅是欧洲天主教堂建筑中的佼佼者,也是灿烂的欧洲古建筑中的瑰宝。
国外教堂,大部分免费向游人开放,但参观者须尊重教规,袒胸露背的女性常被拒绝入内。
教堂内庄严而宁静,参观者绝不可喧哗吵闹,更不能干扰正在做忏悔的信徒或有伤害圣灵的举动。
教士和修女:基督教、天主教不同于伊斯兰教,其神职人员有男有女。
男的统称教士,即天主教、正教的神父和新教的牧师;女神职人员称做修女。
修女一般从事慈善事业,如管理修女院,开办学校、医院、育婴堂等。年长或负责的修女称做嫫嫫。
主教是基督教的高级神职人员,通常是一个地区性教会的管理人。天主教的教区,遍及信奉该教的世界各地。
红衣主教是最高一级的主教。
3.基督教的主要节日及习俗忌讳
节日:随着宗教渗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宗教习惯之一的宗教节日也进入了社会生活。
这种习惯,潜移默化地进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管你是否是虔诚的信徒,几乎毫无例外地欢度宗教节日。
基督教的主要节日有:
(1)复活节。是为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为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具体日期常为4月4日。
(2)耶稣受难日。具体日期为复活节前的星期五,通常为每年的4月1日左右。
届时在教堂举行隆重的活动,一般常放假休息。
(3)圣诞节。是耶稣诞生之日。为每年的12月25日。
此乃信奉新教和天主教国家最为盛大的节日,犹如我国的春节,通常从12月24日圣诞节的除夕开始进行庆祝。
圣诞节前,各大商场、超级市场都会减价出售各种圣诞节用品和生活必需品。一般放假3天。
(4)习俗忌讳:由于宗教信仰关系,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定的宗教习惯和忌讳。
如信奉基督教的人一般都认为"13"是不吉利的数字,故举行活动时尽量避开"13"。
星期五是耶稣遇难的日子,信奉基督教的人,每逢此日斋戒一天,不食肉,吃小斋。举行庆祝活动,也应避开星期五。
相传耶稣遇难时被钉在十字架上,因此,基督教视十字架为圣物。
除在教堂中使用外,也常做成项链悬挂胸前,或立于死者的墓前,以示人的灵魂与耶稣同在。
在信奉基督教的国家里,生、死、嫁、娶无不打上宗教的烙印。结婚须在教堂举行由神父主持的仪式。
初生的婴儿按照教规应进行洗礼,并取教名,认男、女监护人为教父、教母。教徒死后,需请神父来料理后事。
二、伊斯兰教及其习俗忌讳
1.伊斯兰教简介
"伊斯兰"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顺服。在中国,也称回教或清真教、天方教。它是7世纪由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所创立的一神教,分布范围极广,在亚洲、非洲特别是西亚、北非和东南亚各地的广大地区及我国西北地区都很流行。
在伊朗、土耳其及阿拉伯地区的国家里,伊斯兰教甚至常为支配国家的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
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生于麦加古代部落哈希姆家族。父母早亡,由祖父和伯父抚养。幼年放牧,并随伯父去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地经商。25岁受雇于麦加富孀赫蒂彻,为其经商,同年与她结婚,成为富者。受当时犹太教、基督教等宗教的影响,约610年在麦加开始创传伊斯兰教。自称是"安拉的使者",是最后一位先知,号召信仰安拉为唯一的神,反对多神崇拜。他遭到当时信仰多神的古来氏部落贵族、商人的反对和迫害,信徒分批逃至埃塞俄比亚。随着迫害的加剧,622年,他率领大批信徒逃至麦地那,在当地一些部落的支持下,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并组织近卫军,在宗教、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制定了一整套规章制度,在此过程中不断与麦加贵族和麦地那的犹太教徒争战,630年攻下麦加。
麦加贵族妥协,接受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得的权威。模罕默德则承认麦加贵族在宗教和经济上的既得利益。
穆罕默德同时清除了克尔白石殿中的所有偶像,只保留一块黑石,并将克尔白石殿改为清真寺,成为伊斯兰教的朝拜中心。
次年,阿拉伯半岛上的各部落纷纷派出代表团去麦地那,表示皈依伊斯兰教,整个半岛大体归于统一。
632年,他率领10万穆斯林去麦加朝拜。同年6月8日穆罕默德患伤风病死于麦地那,并葬在该地。
《古兰经》又译(可兰经),是伊斯兰叫的根本经典。
"古兰"系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诵读。分"麦加篇章"和"麦地那篇章"两大部分,共30卷、114章、6200多节。
内容包括: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基本功课;对阿拉伯社会的各种主张和伦理规范;为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确立的宗教、政治、经济、军事和法律制度;与多神教徒、犹太教徒、基督教徒论辩的记述。
《古兰经》由穆罕默德在23年的传教过程中以安拉"启示"为名陆续颁布,有其弟子默记或零散记录在兽皮、树叶、石板上。穆罕默德去世后,其继承人搜集整理、加工、订正、编纂,形成标准本,流传至今。
伊斯兰教基本教义为"六大信仰"。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使者、信前定、信后世。
基本宗教义务为:信仰的表白,即念诵"除安拉外,别无他神;穆翰默德,安拉的使者",一日五次礼拜;一年斋戒一个月;徼纳天课;如条件允许,一生中去麦加朝拜一次。次外,还有"圣战"、"行善"两项。
该教主要经典《古兰经》是其立法、道德规范、思想学说等的主要依据。
穆罕默德死后,由于政治、宗教和社会主张的分歧,教内形成各种教派,主要有逊尼和什叶两大派。伊斯联教的教徒称为穆斯林,参加世界穆斯林大会的成员国有42个,如阿尔及利亚、埃及、巴基斯坦、科威特、利比亚、马来西亚等国。
在伊斯兰国家中,奉伊斯兰教为过教的有马来西亚、文莱、等16个国家。
伊斯兰教合一和政教分离两种情况涉外交往礼仪基本要求,如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就是政教合一的国家。
2.伊斯兰教的清真寺、礼拜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徒举行宗教仪式、传授宗教知识的礼拜寺,也是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主要体现。
原先是有廊的露天大院,后才有寺院建筑。
各国的清真寺结合地方建筑传统,各有特色,其祭坛都是背对着伊斯兰教圣地麦加的,使教徒做礼拜时都面向麦加跪拜。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特别是在阿拉伯国家,大小清真寺如同欧洲的教堂一样到处可见。世界著名的清真寺有麦加圣寺、麦地那的先知寺、耶路撒冷的艾格撒礼拜寺、开罗的艾资哈尔大寺、伊斯坦布尔的苏里曼大寺等。
它们不仅以历史悠久、寺院宏大壮丽而闻名于世,同时也是建筑艺术中的精品,是各国游客的必游景观。
礼拜:是伊斯兰教五项基本功课之一,是伊斯兰教徒面向麦加祈祷的宗教仪式。礼拜前要做小净。
礼拜的动作有立站、诵经、鞠躬等。主要礼拜有:每日五次礼拜,分别在晨、响、哺、昏、宵五个时辰内举行。
每星期五举行一周的主礼拜,在正午后教徒集体举行一次主礼拜,所以这天休息,不工作。每逢朝圣节,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朝圣者涌向麦加,将圣地挤得水泄不通。各国航空公司为此专门安排了开往麦加的航班和包机,几乎班班客满。
3.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和习俗忌讳。
(1)节日:圣诞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相当于公历的1月底2月初,日期不固定,是伊斯兰教真主穆罕默德的诞生之日。开斋节。是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之一。规定伊斯兰教历九月为斋月,斋戒欺满,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为开斋节。每逢此节,穆斯林沐浴,盛装举行会礼,相互庆祝,并大吃美味佳肴。我国新疆地区称此节为肉孜节。古尔邦节。即伊斯兰教的献牲、宰牲节,也是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之一。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为古尔邦节。此时,政府部门、各公共设施或服务设施等均不办公。斋月。根据伊斯兰教规,伊斯兰教历太阴年九月份斋戒一个月,斋戒为伊斯兰教五项基本功课之一。教规规定,在斋月里,每日黎明到日落禁止饮食和房事。因此,每当夜晚,商店、饭馆、各种服务设施破例开门,热闹非凡。
(2)习俗忌讳:一是不吃猪肉,也忌谈猪,以牛羊肉为主食。但是供外国游客居住或就餐的地方,可吃到猪肉。二是不饮酒。根据教规,酒是万恶之源,所以在饭店、餐馆,一般不出售酒类。只有在外国游客居住的地方才出售酒类。三是根据《古兰经》,色也是万恶之源。因此公共娱乐场所不得有伤风败俗的娱乐活动,如开妓院、防色情电影、演色情戏等。四是由于宗教的清规戒律导致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没有任何地位,非但男女授受不亲,甚至妇女出门,也要戴上黑色的面纱。五是规定左手为"净手"的专门用手,因此与人握手或向别人赠送物品时,都忌用左手。
三、佛教及其习俗忌讳
1.佛教简介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
"释迦"为种族名;"牟尼"是尊称;"释迦牟尼"意为释迦的圣人,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据传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幼年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29岁时有感于人生的生、老、病、死之苦,又不满当时婆罗门教及其种姓制度,于是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他拜访了一些名师,又修习了6年苦行,单感到苦行不能达到解脱的目的,于是来到菩提伽耶的毕波罗树下静坐思维,最终获得"觉悟"。他以四谛、十二因缘等道理先向侍卫等5人说法,其后一直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传教,前后共45年,从而奠定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并组成了传教的僧团。
他的弟子据说有500人之多,其中著名的10人称为十大弟子。释迦牟尼于80岁时逝世。
释迦牟尼最初是被作为"觉悟者"看待的,尊之为佛,后逐渐被佛教徒神化。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经过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大乘密教4各阶段。
大乘佛教以前的佛教称为小乘佛教,9世纪,佛教在印度本土渐趋衰微,至13世纪初归于消失,19世纪后才稍有复兴。
佛教从古印度向境外的传播始于公元前3世纪,后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传入中国大部分地区及朝鲜、日本等国的以大乘佛教为主,称北传佛教;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中国傣族等地区的以小乘佛教为主,称南传佛教。19世纪以来,佛教在欧美各国也逐渐流传。
佛教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佛教思想对中国哲学、道学、文学、艺术及民间风俗都有一定影响。
参加世界佛教联谊会的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66个佛教组织。
这些国家和地区是澳大利亚、奥地利、巴西、比利时、德国、法国、菲律宾、荷兰、加拿大、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日本、斯里兰卡、泰国、新加坡、印度、英国、中国等。佛教再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国家曾被尊为国教。佛门中的出家人,创造了灿烂佛教文化,如柬埔寨的吴哥艺术、我国的敦煌文化等。佛教寺庙大都修建精美,不仅是佛教徒聚会、烧香拜佛的宗教场所,也是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独具一格的艺术珍品。在信奉佛教的许多国家,寺庙和佛塔已成为外国游客必不可少的参观游览地,也是旅游行程中的重头戏。佛教也有庞大的专职神职人员队伍,男的为僧,即和尚,他们在寺庙中居住并从事宗教活动;女的称为尼姑,她们居住的地方叫庵。在东南亚信奉佛教的国家里,神职人员靠施舍或化缘为生;寺庙靠国家拨款和富豪捐款兴建,平时靠烧香拜佛的失主施舍,借以维持香火不断和繁荣的场面。
2.佛教的习俗忌讳
在信奉佛教的东南亚国家,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佛教习俗。
在缅甸、泰国,家长常将男孩子送入庙里出家几年,一方面表示对佛的虔诚,另一方面孩子可在僧人那里学习文化。
在某些国家,如泰国,几乎每个男孩子都要经过这个阶段。
信奉佛教的人如同信奉基督教的人一样,家里举办丧事要请和尚来念经,行举哀之礼仪。
佛教也有许多戒规。佛教主张不杀生,因此僧尼以素食为本。信佛的人,也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吃斋,遇上此日,屠宰场停止屠宰,市场上也不出售肉食。佛教还有许多忌讳,如不要随便抚摸小孩的头顶,坐着不要跷二郎腿等等。
篇三、宗教礼仪基本知识
在国内外活动中,公务员或多或少都会与形形色色的宗教有所接触。因此,掌握一些基本的宗教礼仪非常必要。
所谓宗教礼仪,在此是指宗教信仰者为对其崇拜对象表示崇拜与恭敬所举行的各种例行的仪式、活动,以及与宗教密切相关的禁忌与讲究。世界上存在着多种宗教,自然也就存在着多种宗教礼仪。在社会生活里,宗教礼仪不仅是各种宗教之间相互区别的显著标志,而且也是各种宗教用以扩大宗教组织、培养宗教信仰的重要的常规性手段。
在现代社会里,宗教是一种不容忽略的客观存在。马克思主义认为:它实际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所出现的一种社会的、历史的现象。因此,基层公务员有必要对宗教在总体上有所认识。
一、重视宗教
在实际工作与生活里,基层公务员应当对宗教问题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下列三点,尤其应当给予重视。
1、宗教信仰者众多。在当今世界上,大约一共生活着50多亿人口,而各种宗教的信仰者在其中就占了1/2以上。在我国的总人口里,各种宗教的信仰者也占了1/10左右。仅此一点,就说明公务员对其必须重视。
2、宗教影响到习俗。在日常生活里,宗教与人们的风俗习惯相互影响。有学者认为:习俗本身就是退化的宗教,而宗教则又是固定化的习俗。在一些宗教具有巨大影响的国度里,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显著。
3、宗教作用到生活。宗教对人们的思想、文化、道德多有渗透,甚至直接作用到整个社会生活。例如,有的国家,有的民族,全国或全民信仰某种宗教,甚至将其确定为本国国教,或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这样一来,宗教在该国社会生活中
二、依法办事
不论是接触还是处理宗教问题。公务员都必须自觉地遵守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认真地依法办事。
(1)宗教信仰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因此,在我国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2)坚持独立自主。我国宪法还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在涉外交往中,我国宗教界的方针是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坚决抵制外来势力的干涉,尤其不允许任何国外的宗教组织及其所控制的机构以任何形式在我国传教或进行宗教宣传。
(3)规定活动范围。为不影响人们的工作习俗礼仪、学习和生活,我国规定:在宗教场所及其教徒家中按宗教习惯所进行的一切正当的宗教活动,均由宗教组织或教徒个人自理,别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予以干预。但是,不允许宗教组织或教徒在宗教场所或教徒家中以外进行传教、布道活动。
(4)制止非法活动。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但又同时强调:“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对非法宗教活动必须制止,对邪教必须取缔。
(5)注意自身身份。按规定,我国公务员在境外参加活动时,未经上级机关批准,或非法经东道主安排、邀请,一般不应主动要求参加当地的宗教活动。即便参加可以参加的境外宗教活动时,也应以不触及当地法律、不干涉所在国内政、不介入当地宗教纠纷、不损害我国的国家利益为前提。
三、注意态度
凡涉及宗教问题或者与宗教界人士进行接触时,公务员有必要注意自身的态度,给予对方以必要的尊重。
(1)尊重我方宗教信仰者。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往往被群众看作政府的化身。因此在接触国内的宗教信仰者时,公务员应对对方的个人信仰与宗教活动表现出应有的尊重。只要对方的所作所为没有违法犯禁,对其就不宜横加干涉,更不得擅自对其加以贬低、侮辱或歪曲,否则不仅不符合我国法律与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而且还有可能导致纠纷,引起事端。
(2)尊重外国宗教信仰者。对宗教信仰者的尊重,应当在中国人与外国人面前一律平等。对外国人正当的宗教信仰,我国公务员不得制止、干涉或妄加非议。与外方人员接触时,倘若涉及宗教问题,不懂不要装懂。确有必要参加外方宗教活动时,一定要尊重对方有关讲究与禁忌,不要乱说、乱动、乱摹仿或对其指手划脚。
四、宗教的常识
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公务员应具备一定的宗教常识。对于当前在世界上影响最大、分布最广、信仰者最多的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基本情况,要予以重点掌握。
1、基督教常识
基督教,是目前全世界信仰人数最多的一种宗教。它的信徒约为10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分布于150多个国家之中。在西方各国,它的影响举足轻重。
(1)基督教简况
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出现于巴勒斯坦。相传,它的创始者为基督耶稣,并以上帝为崇拜对象。
基督教的主要经典是《圣经》,象征性标志是十字架,重要节日为圣诞节、复活节等。
在两千年的演化过程中,今日的基督教已分为天主教、东正教与新教三大流派。在具体教义、信条以及分布区域上,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与基督教人士进行具体接触时,应充分注意到其不同流派的差异,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切切不可将其不同的流派混为一谈。
(2)基督教礼仪
与基督教信仰者打交道时,不宜对其尊敬的上帝、圣母、基督以及其他圣徒、圣事说长道短,不宜任意使用其圣像与其宗教标志。对神职人员,一般不应表现不敬之意。
“666”在基督徒眼里代表魔鬼撒旦,“13”与“星期五”也被其视为不祥的数目,所有的基督徒都会对其敬而远之,因此不应有意令对方接触它们。
有些教派的基督徒有守斋之习。守斋时,他们绝对不食肉、不饮酒。在一般情况下,基督徒不食用蛇、鳝、鳅、鲶等无鳞无鳍的水生动物。
就餐之前,基督徒多进行祈祷。非基督徒虽然不必照此办理,但也不宜在其前面抢先而食。
在基督教的专项仪式上,讲究着装典雅,神态庄严,举止检点。服装“前卫”,神态失敬,举止随便者,均不受欢迎。
教堂为基督教的圣殿外交礼仪。它允许非基督徒进入参观,但禁止在其中打闹、喧哗,或者举止有碍其宗教活动。
2、伊斯兰教常识
伊斯兰教,旧称回教,它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宗教之一。目前,它拥有7亿多信徒,主要分布于西亚、北非、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区。在不少国家,伊斯兰教被定为国教。
(1)伊斯兰教简况
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创立于阿拉伯半岛。它的创立者为穆罕默德。伊斯兰教以安拉为真主,以穆罕默德为真主的使者。所有信仰伊斯兰教者均称为穆斯林,意即安位旨意的“顺从者”。穆斯林之间,一般互称“兄弟”。
伊斯兰教的主要经典是《古兰经》。它的重要节日有宰牲节、开斋节等。圣城为麦加。
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是:“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真主使者。”——此语亦称为“清真言”,通常要求穆斯林经常吟诵。
伊斯兰教的不同流派很多。与穆斯林打交道时,千万不要将其所属教派弄错。
(2)伊斯兰教礼仪
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故此不应将雕塑、画像、照片以及玩具娃娃赠给穆斯林,并不宜邀请其观看电影、电视、录像、VCD,也不得邀对方参加拍摄。
伊斯兰教禁止妇女外出参加社交活动。在外人面前,不允许妇女的着装暴露躯体,不允许男女共处。与穆斯林打交道时,一般不宜外候女主人,不宜向其赠送礼物。女性公务员前往伊斯兰教国家时,一般不宜问候女主人,不宜向其赠送礼物。女性公务员前往伊斯兰教国家时,衣着一定要入乡随俗,禁止袒胸、露臂、光腿、赤足。
在饮食方面,穆斯林讲究甚多。他们一般都忌食猪肉,忌饮酒,忌食动物血液,忌食自死之物,并且忌食一切未按教规宰杀之物。非清真的一切厨具、餐具、茶具,均不得盛放招待穆斯林的食物或饮料。
在伊斯兰教教历的每年9月,穆斯林均应斋戒一个月。斋月期间,从每日破晓直至日落,禁饮食,禁房事。在斋月期间,外人不宜打扰穆斯林。
穆斯林对个人卫生极其讲究。许多地方的穆斯林认为人的左手不洁,所以禁止以左手与人接触。
一名虔诚的穆斯林一般每天要作五次礼拜。在此期间,切勿干扰。清真寺为伊斯兰教的圣殿。进入清真寺后,衣着不宜暴露,不宜追逐、嬉戏或大喊大叫。
在穆斯林面前,绝对不允许对安拉、穆罕默德信口评论,不允许非议伊斯兰教及其教义,不允许对阿訇无礼。
3、佛教常识
作为一种最古老的世界性宗教,佛教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影响。它的信徒约有3亿多人,目前主要流行于东亚、南亚、东南亚一带。在我国历史上,佛教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1)佛教简况
佛教相传在公元前6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于今日尼泊尔南部的蓝毗尼。释迦牟尼本名为悉达多.乔答摩,人称为佛祖。
由于历史悠久,流派众多,今日佛教的经典已不可胜数。重要节日有佛诞节、成道节等。
佛教的基本教理有“四谛”、“五蕴”、十二因缘等,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而成佛为最终目的。
(2)佛教礼仪
佛门弟子及其居所的具体称呼有别。凡出家者,男称为僧,女称为尼,合称为僧尼。凡不出家者,则一律称为居士。僧之居所称为“寺”,尼之居所称为“庵”,有时统称二者为寺庙。对所有出家者,一律禁止称呼其原有的姓名。故民间有“僧不言名,道不言寿”之说。
普通的佛教信徒为了“广种福田”,通常应向寺庙、僧尼或别人主动赠送财物,此举叫作“布施”。
佛教的基本礼节为合十礼,基本的礼颂用语是“佛祖保佑”。佛教信徒拜佛时,则讲究行顶礼,即所谓“五体投地”。
对于佛祖、佛像、寺庙以及僧尼,佛教均要求其信徒毕恭毕敬。非信徒对其不得非议。不准攀登、侮辱佛像。不准触摸、辱骂僧尼,不得与僧尼“平起平坐”。进入寺庙时,宜慢步轻声,不乱动,不乱讲,不乱跑,不拍照。
当正当的佛教仪式进行时,不应对其任意阻挠或者蓄意加以扰乱。
我国的佛教各流派多属于“北传佛教”。它的关键性讲究有二:其一,信徒应守“五戒”。即规定其信徒不杀生,不盗窃,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其二,饮食上忌食“五荤”。即禁止其信徒食用葱、蒜、韭菜等气味刺鼻的菜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