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记事散文
下面是文案中国小编为您整理编辑的记事散文范文,希望为您带来帮助!更多原创文章请咨询文案中国,求稿热线:13515490396(张老师)在线qq:1505976256 寻祖记
2017年2月5日(正月初九),我们代表着由沁水迁来高平的米氏一族,到沁水县固县乡、柿庄镇一带,寻找了我们的祖先和族人。
没有家谱,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史料。我们只能凭借老辈人传下来的两句话:我们老家,在一个叫“红岩上”的山旮旯里;我们老家,在一个记事散文“圪堆”的小村庄。
通过百度搜索,竟然搜寻到:固县乡还真有个大、小“圪堆”两个自然村。印象里,虽然固县乡和我们高平市只有一山之隔。但是,沁水县身居太行、中条两座大山的腹地。那里山大沟深、坡陡路窄,再加上150余年来,没有老家任何信息。究竟能不能找到祖上?说实话:心里没底。
促成这次寻根问祖的成功,这得感谢本族二哥米东顺记事散文—散文代写。是他多次联系我们这些米氏族人,亲自安排车辆,又挑选春节我们放假时间。没有二哥的倾心付出,想圆几代人曾经做过、但未能实现的寻根问祖梦。一个字:难!
寻根问祖计划形成以后记事散文,得到了迁入高平的同族,和晚辈们的大力支持。但是,考虑到去的人多了操心也多,必定不熟悉老家的具体情况。于是,确定我们这些辈份较大的为代表。分别是:二门,米银顺、米东顺,米振国(米东顺之子)。三门,米天法。四门,米迷顺,由我们五个人轻车简从。
打开导航,我们直接扫描到了固县乡的圪堆村。因为这里,被我们误认为是祖上居住的首选地。车子拐下高沁二级路,往北顺着一条河,一口气钻进了大山。从此,导航时有时无。在固县乡管辖的一个村子,打听到圪堆村就在眼前这座,高高的崇山峻岭上。我们乘坐的车子,就像一位苟延残喘的老人,缓缓地、慢慢地向着高处行驶。车到半坡,导航忽然才显示出:建议步行!
进了村子,村里看不到一丝似过年的气氛。一些无人居住的房屋门窗已经腐烂,还有的屋顶早已坍塌。看到有陌生人,一只狗领头叫起,招来了到处都是狗的叫声。我们小心翼翼地走了几家打探消息,却大多是铁将军锈锁。无奈,我们只好分成两路打探记事散文。在村尽头,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位老人,我迎上去说明来意。老人不假思索地告诉我们:这里分大圪堆和小圪堆村,从他记事两村都没有听说过米氏一族。另一路打探消息的转了过来文案中国 记事散文写作,也是同样的回答。
正当我们不知所措时,侄儿看到墙上钉有派出所的联系电话。于是,侄儿拔打了一警员的手机,也处于无人接听状态。恰巧,一位中年人背着半袋子小米路过。当我们问起这里是否有个“红岩上”的村庄时,中年人答:“红岩上”还真有一个,但属于柿庄镇管辖范围。
按着侄儿思路,我们下一站先到固县乡派出所,求助管理户籍的民警帮忙查查。实在找不到的话:我们再到柿庄镇,看看那里究竟有没有“红岩上”这个村。
在固县乡派出所,值班民警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听了我们求助,他们立刻联系管理户籍的民警,查挡案、调信息。但整个固县乡,根本找不到一户姓米的。最后,民警只好让我们留下联系电话,假如有了消息立刻通知我们。唯一的希望,我们只能寄托在下一站的柿庄镇了。
去柿庄镇的路上,侄儿的手机铃声响了记事散文,是圪堆村拔打民警返回来的号。侄儿把意思说明以后,才知道那位民警现在是固县派出所所长。所长告诉我们:本人在固县乡已经工作了五年多,敢肯定,辖区范围内没有一家姓米。但听了我们是,长治、晋城、泽州三地一大早聚集高平,然后又来自己的辖区寻根问祖的,很感动。并承诺,一定想办法再给我们找一找。我们认为:这些都是官场上的客套话,不必当真。
到了柿庄,我们准备先填饱肚子再说。侄儿的手机铃声又响了,还是所长打过来的。所长告诉我们:柿庄镇,一个叫“枣元”的村子有一户米姓人家。已经通过渠道,为我们联系了户主米书文。在这里:我们必须为这位、至今不知姓名的柿庄乡派出所所长点个赞!
得到以外的收获,我们兴奋地顾不上吃饭了火的洗礼。于是,急忙调转车头照原路返回。枣元村,我们来时路过,就在固县通往柿庄的路旁。
米书文:52岁,大约1.80的个子,国字脸。给我们第一印象是一位见过市面的大能人。据本人介绍:年轻时经营过大车,遭过不少罪。但是,看见人家现在住着带出厦的大房子;身前跟着有续香火的小孙子;门上贴有批发各种商品的小铺子;自己拥有越野型的小车子;明摆着:没有走出大山的米氏族人,过得并不比我们差。
提到祖上,书文说离枣元村不远的山里,确实有个叫“红岩上”的小村庄。现在,这个村子早已不复存在了。“红岩上”,从未听说过有米姓一族居住记事散文。我们米氏家族,自古就生活在“退峪”村。并且整个村子,全部是米氏家族的后裔。如今米氏家族里,还有一位90余岁的老人健在。祖坟在山腰,碑文依然完好无损。假如想弄清楚祖上的事,还须回“退峪”老村子里去打听。很显然,这也正合了我们的来意。虽然我们祈盼着尽快地找到祖宗,但也不会随随便便地、给自己捏造个祖宗出来供奉的。
书文领着我们到了“退峪”,在村口就遇到了一位米氏家族的老者。听了书文介绍,老者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听上辈人传说,我们米氏一族里,祖上确实有一支迁到了高平去了。
在大家去看望老人的空隙,我大致地先把“暂定”的老家观察了个遍。老家后裔生活条件,和搬迁枣元的书文一家无可相提并论。老家的庙宇几乎坍塌了;老家没有一座像样的房子;老家做过学校的土房子、墙上写的标语依然清晰可见;老家至今依然住着15口人,没有走出老家的一族过得很苦;假如不是亲眼所见所闻,我绝对不相信、老家的族人竟然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通过了解,我们对祖上是否在“退峪”也大致清楚了,但仍需到祖茔去确认。书文一边带路一边为我们介绍:以前到了清明节,他们每年也来祖茔祭拜的。后来,政府明令不让带火种上山,来祖茔祭拜的次数越来越少了。自从迁到枣元村以后,来的次数更少记事散文。至于现在祖茔怎么样,石碑是否完整自己也没有把握。我们又一次,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好不容易到了祖茔,大家迫不及待地、去石碑上辨认雕刻的墓志铭。而我,又拿起手机、把祖茔的周边环境先打量了一番。祖茔坐北朝南向;祖茔被一尊椭圆形的太师椅半包围;椅子后面,一座高昂伟岸的大山、貌似圆圆的大馒头摆放在那里;看脚下,祖茔建在一块平整的开阔地;远眺祖茔对面,连绵不断的大山、好似一座天然背景墙;祖茔确实完好无损,祖茔全部是用砂石条砌成的;祖茔前边摆有石供桌,供桌能明显地看出有雕花;供桌后立有砂石碑,碑顶盖的帽子也完整;再仔细地琢磨墓志铭,墓志铭上的字体依然很清晰:大清乾隆五十六年清故显孝米翁讳存礼······
可以确定:我们米氏的祖上,曾经定居在这里。军旅散文:在部队过第一个春节几辈人寻根问祖的梦,我们终于实现了。在这里安然的,就是我们米氏一族的祖先。
回到“退峪村,我们又拜见了从未走出大山的族人。假如没有他们呵护祖茔,我们寻找祖上的梦想很可能化为幻影。可以说:他们是我们米氏祖茔的守陵人。
返途中,我们并没有为找到祖上而兴奋。因为祖先仍然在那里,我们愧对我们的祖先和族人。我们不会忘记:祖先那里依然还有15个族人记事散文,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也许明年在,后年在。再过若干年,我们再来祭祖时,他们还在吗?
战友的婚事
我1968年入伍,那时的新兵文化程度都不高,全团800多名新兵,只有4个高中毕业生,不少人是文盲,有的虽然认识几个字,但连个家信都不会写。每到星期天,就请我这个“秀才”代写家信。除了给他们的父母写,还给他们的“对象”写。在写信的过程中了解到他们是怎样认识对象的,其中有不少生动的故事。
一块菜馍换来的爱人
有一位姓程的战友,住在淮河边上再读《干校六记》。邻村有一位姑娘挖野菜挖到他家门前的地里,太阳偏西了,她还在挖。战友的母亲走上前问:“你这丫头(即姑娘)咋不回家吃饭呀?”姑娘回答道:“俺家一天只吃早晚两顿饭,晌午不烧锅。”因为当时正是大忽隆的年代,家家都很穷,不少人家为了节约粮食和烧柴,普遍只吃两顿饭。战友的母亲看她面黄肌瘦,挖了一上午菜,很可怜,就从家里拿出一块菜馍递给她。谁知这位姑娘接过来,取下头巾把菜馍包了起来放进菜篮里。战友的母亲问她为啥不吃,她说带回去给她妈吃。这让我战友的母亲很感动。因为在那个年月,吃的东西极其珍贵,能忍着饥饿把东西给母亲留着,没有特别的孝心是做不到的,这样的孩子很少有,这样孝顺的姑娘给自己做媳妇准没错。于是她又拿出一块菜馍递给姑娘,并让她一定吃下去,并打听她是哪庄的,姓什么,家里几口人,有没有说过婆家记事散文,得知没说过婆家,问过后没两天,就托媒人给儿子说媒,结果一说就成。婚后,婆媳亲如母女,夫妻和睦。如今我这位战友已年过古稀,儿孙绕膝,日子过得很幸福。
一句玩笑话促成的姻缘
另一位姓王的战友,浓眉大眼,中等身材,十分憨厚,干活不惜力,特别能吃苦,让他养猪,他把猪养得肉滚滚的,全团养猪比赛,他总拿第一。让他当炊事员,他也当得呱呱叫,既是节煤能手,又是野炊挖灶能手,全连干部战士都喜欢他,入伍不到一年就入了党。可是由于他没有文化,平时与人接触只是憨憨地笑。
因为不识字,他常让我代为写家信。有一天,他让我给他的对象写信,我问他咋写,写什么?他脸红红地说:“你看着写。”我看他拙嘴苯腮的,不爱说话,就笑着问他:“你这样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咋谈的对象呢?”他说:“她跟我讲了一句笑话。”
原来这位战友父亲死得早,母子相依为命2017回家在路上,家里比较穷。那时农村实行早婚,十七八岁就把婚事订下了,而他22岁了,还没有找到对象,他母亲很发愁。经常在他面前嘀咕:“脸皮薄,吃不着,脸皮厚,吃块肉。你整天不和人家女孩说句话,到啥时候才能找着对象?”他心里也很着急,可是泥鳅掉在石条上,干急钻不出眼来。他一遇到村里的姑娘,脸就红,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其实村子里有个姑娘早就喜欢上他了。因为他是个闷葫芦,无法跟他沟通。
有一天,大雨过后,他提着铁锨到田里放水。正碰上村里那位姑娘,主动和他打招呼,问他干啥去?他顺口答道:“溜溜(走一走)。”记事散文“别溜到狗嘴里去了(玩笑话,把他喻为兔子)。”姑娘笑着说。他脸又一红,竟回答不上来。他回家告诉母亲,母亲知道姑娘有意,就托人说媒,结果也说成了。
这位战友入伍后,姑娘虽是未过门的媳妇,但常到他家,家里活地里活都帮着干。每年都为这位战友做一双布鞋。部队要求战士只能穿解放鞋,他只好把布鞋放在提包里,退伍时攒了四双新布鞋。这位战友退伍后,由于在部队养过猪,有经验,回去后养猪致富,成为全村率先致富模范。
五十一年老同学聚会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转眼之间我们都是古稀上下的老人了。尽管容颜老鬓已霜,却不忘最纯真的同学情——2017年2月15日,汉阳二中六六届同班同学十八人,初中毕业五十一年到蔡甸聚会。
五十一年再聚首,让我们激动——欢聚一堂。
五十一年再聚首,让我们兴奋——仍然拥有一颗年轻的心。
五十一年再聚首,让我们自豪——还保存着一份至纯至真的同学情。
同学就是缘分,同学就是幸福。同学情最纯真纳凉,同学情是最珍贵而又难忘的,是永远的。正如著名影视歌星闫旭演唱的歌曲《同学情》:记事散文同学情是一份真挚的情,同学情是一份难忘的情,同学是无话不说的好姐妹,同学是情同手足的亲弟兄。
同学情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积累的,平时相处在一起不觉得什么,但随着时光的流淌而迈入老年阶段,回想起同学相处的日子,这种感情就会溢满心间,滋润着心田……
尽管斑驳岁月带走无数值得感怀的历史,但关于汉阳二中,关于同班同学,在我们心中依然如昨日那样新鲜有趣。
我们都是极其平凡的人,初中毕业五十一年到蔡甸聚会,不是吹牛,不是攀比,不是炫耀,而是聊生活聊回忆,共同缅怀我们一起走过的一段青葱岁月——至少,我们共同拥有一个温暖的过去——这就是我们聚会的价值所在。
感谢吴哥为我们拍下了十八人的合影和其他照片记事散文奶奶的菊花情愫,感谢吴姐把这些照片以及由她制作的聚会视频一并发给我。遗憾的是,我没有水平把她制作的聚会视频下载到我的电脑,因而也就不能将其上传到博客之中。
五十一年老同学聚会,我的感言:
三年同学情,一辈子的兄弟姐妹情!友谊地久天长!(责任编辑:文案中国)
下面是文案中国小编为您整理编辑的记事散文范文,希望为您带来帮助!更多原创文章请咨询文案中国,求稿热线:13515490396(张老师)在线qq:1505976256 寻祖记
2017年2月5日(正月初九),我们代表着由沁水迁来高平的米氏一族,到沁水县固县乡、柿庄镇一带,寻找了我们的祖先和族人。
没有家谱,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史料。我们只能凭借老辈人传下来的两句话:我们老家,在一个叫“红岩上”的山旮旯里;我们老家,在一个记事散文“圪堆”的小村庄。
通过百度搜索,竟然搜寻到:固县乡还真有个大、小“圪堆”两个自然村。印象里,虽然固县乡和我们高平市只有一山之隔。但是,沁水县身居太行、中条两座大山的腹地。那里山大沟深、坡陡路窄,再加上150余年来,没有老家任何信息。究竟能不能找到祖上?说实话:心里没底。
促成这次寻根问祖的成功,这得感谢本族二哥米东顺记事散文—散文代写。是他多次联系我们这些米氏族人,亲自安排车辆,又挑选春节我们放假时间。没有二哥的倾心付出,想圆几代人曾经做过、但未能实现的寻根问祖梦。一个字:难!
寻根问祖计划形成以后记事散文,得到了迁入高平的同族,和晚辈们的大力支持。但是,考虑到去的人多了操心也多,必定不熟悉老家的具体情况。于是,确定我们这些辈份较大的为代表。分别是:二门,米银顺、米东顺,米振国(米东顺之子)。三门,米天法。四门,米迷顺,由我们五个人轻车简从。
打开导航,我们直接扫描到了固县乡的圪堆村。因为这里,被我们误认为是祖上居住的首选地。车子拐下高沁二级路,往北顺着一条河,一口气钻进了大山。从此,导航时有时无。在固县乡管辖的一个村子,打听到圪堆村就在眼前这座,高高的崇山峻岭上。我们乘坐的车子,就像一位苟延残喘的老人,缓缓地、慢慢地向着高处行驶。车到半坡,导航忽然才显示出:建议步行!
进了村子,村里看不到一丝似过年的气氛。一些无人居住的房屋门窗已经腐烂,还有的屋顶早已坍塌。看到有陌生人,一只狗领头叫起,招来了到处都是狗的叫声。我们小心翼翼地走了几家打探消息,却大多是铁将军锈锁。无奈,我们只好分成两路打探记事散文。在村尽头,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位老人,我迎上去说明来意。老人不假思索地告诉我们:这里分大圪堆和小圪堆村,从他记事两村都没有听说过米氏一族。另一路打探消息的转了过来文案中国 记事散文写作,也是同样的回答。
正当我们不知所措时,侄儿看到墙上钉有派出所的联系电话。于是,侄儿拔打了一警员的手机,也处于无人接听状态。恰巧,一位中年人背着半袋子小米路过。当我们问起这里是否有个“红岩上”的村庄时,中年人答:“红岩上”还真有一个,但属于柿庄镇管辖范围。
按着侄儿思路,我们下一站先到固县乡派出所,求助管理户籍的民警帮忙查查。实在找不到的话:我们再到柿庄镇,看看那里究竟有没有“红岩上”这个村。
在固县乡派出所,值班民警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听了我们求助,他们立刻联系管理户籍的民警,查挡案、调信息。但整个固县乡,根本找不到一户姓米的。最后,民警只好让我们留下联系电话,假如有了消息立刻通知我们。唯一的希望,我们只能寄托在下一站的柿庄镇了。
去柿庄镇的路上,侄儿的手机铃声响了记事散文,是圪堆村拔打民警返回来的号。侄儿把意思说明以后,才知道那位民警现在是固县派出所所长。所长告诉我们:本人在固县乡已经工作了五年多,敢肯定,辖区范围内没有一家姓米。但听了我们是,长治、晋城、泽州三地一大早聚集高平,然后又来自己的辖区寻根问祖的,很感动。并承诺,一定想办法再给我们找一找。我们认为:这些都是官场上的客套话,不必当真。
到了柿庄,我们准备先填饱肚子再说。侄儿的手机铃声又响了,还是所长打过来的。所长告诉我们:柿庄镇,一个叫“枣元”的村子有一户米姓人家。已经通过渠道,为我们联系了户主米书文。在这里:我们必须为这位、至今不知姓名的柿庄乡派出所所长点个赞!
得到以外的收获,我们兴奋地顾不上吃饭了火的洗礼。于是,急忙调转车头照原路返回。枣元村,我们来时路过,就在固县通往柿庄的路旁。
米书文:52岁,大约1.80的个子,国字脸。给我们第一印象是一位见过市面的大能人。据本人介绍:年轻时经营过大车,遭过不少罪。但是,看见人家现在住着带出厦的大房子;身前跟着有续香火的小孙子;门上贴有批发各种商品的小铺子;自己拥有越野型的小车子;明摆着:没有走出大山的米氏族人,过得并不比我们差。
提到祖上,书文说离枣元村不远的山里,确实有个叫“红岩上”的小村庄。现在,这个村子早已不复存在了。“红岩上”,从未听说过有米姓一族居住记事散文。我们米氏家族,自古就生活在“退峪”村。并且整个村子,全部是米氏家族的后裔。如今米氏家族里,还有一位90余岁的老人健在。祖坟在山腰,碑文依然完好无损。假如想弄清楚祖上的事,还须回“退峪”老村子里去打听。很显然,这也正合了我们的来意。虽然我们祈盼着尽快地找到祖宗,但也不会随随便便地、给自己捏造个祖宗出来供奉的。
书文领着我们到了“退峪”,在村口就遇到了一位米氏家族的老者。听了书文介绍,老者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听上辈人传说,我们米氏一族里,祖上确实有一支迁到了高平去了。
在大家去看望老人的空隙,我大致地先把“暂定”的老家观察了个遍。老家后裔生活条件,和搬迁枣元的书文一家无可相提并论。老家的庙宇几乎坍塌了;老家没有一座像样的房子;老家做过学校的土房子、墙上写的标语依然清晰可见;老家至今依然住着15口人,没有走出老家的一族过得很苦;假如不是亲眼所见所闻,我绝对不相信、老家的族人竟然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通过了解,我们对祖上是否在“退峪”也大致清楚了,但仍需到祖茔去确认。书文一边带路一边为我们介绍:以前到了清明节,他们每年也来祖茔祭拜的。后来,政府明令不让带火种上山,来祖茔祭拜的次数越来越少了。自从迁到枣元村以后,来的次数更少记事散文。至于现在祖茔怎么样,石碑是否完整自己也没有把握。我们又一次,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好不容易到了祖茔,大家迫不及待地、去石碑上辨认雕刻的墓志铭。而我,又拿起手机、把祖茔的周边环境先打量了一番。祖茔坐北朝南向;祖茔被一尊椭圆形的太师椅半包围;椅子后面,一座高昂伟岸的大山、貌似圆圆的大馒头摆放在那里;看脚下,祖茔建在一块平整的开阔地;远眺祖茔对面,连绵不断的大山、好似一座天然背景墙;祖茔确实完好无损,祖茔全部是用砂石条砌成的;祖茔前边摆有石供桌,供桌能明显地看出有雕花;供桌后立有砂石碑,碑顶盖的帽子也完整;再仔细地琢磨墓志铭,墓志铭上的字体依然很清晰:大清乾隆五十六年清故显孝米翁讳存礼······
可以确定:我们米氏的祖上,曾经定居在这里。军旅散文:在部队过第一个春节几辈人寻根问祖的梦,我们终于实现了。在这里安然的,就是我们米氏一族的祖先。
回到“退峪村,我们又拜见了从未走出大山的族人。假如没有他们呵护祖茔,我们寻找祖上的梦想很可能化为幻影。可以说:他们是我们米氏祖茔的守陵人。
返途中,我们并没有为找到祖上而兴奋。因为祖先仍然在那里,我们愧对我们的祖先和族人。我们不会忘记:祖先那里依然还有15个族人记事散文,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也许明年在,后年在。再过若干年,我们再来祭祖时,他们还在吗?
战友的婚事
我1968年入伍,那时的新兵文化程度都不高,全团800多名新兵,只有4个高中毕业生,不少人是文盲,有的虽然认识几个字,但连个家信都不会写。每到星期天,就请我这个“秀才”代写家信。除了给他们的父母写,还给他们的“对象”写。在写信的过程中了解到他们是怎样认识对象的,其中有不少生动的故事。
一块菜馍换来的爱人
有一位姓程的战友,住在淮河边上再读《干校六记》。邻村有一位姑娘挖野菜挖到他家门前的地里,太阳偏西了,她还在挖。战友的母亲走上前问:“你这丫头(即姑娘)咋不回家吃饭呀?”姑娘回答道:“俺家一天只吃早晚两顿饭,晌午不烧锅。”因为当时正是大忽隆的年代,家家都很穷,不少人家为了节约粮食和烧柴,普遍只吃两顿饭。战友的母亲看她面黄肌瘦,挖了一上午菜,很可怜,就从家里拿出一块菜馍递给她。谁知这位姑娘接过来,取下头巾把菜馍包了起来放进菜篮里。战友的母亲问她为啥不吃,她说带回去给她妈吃。这让我战友的母亲很感动。因为在那个年月,吃的东西极其珍贵,能忍着饥饿把东西给母亲留着,没有特别的孝心是做不到的,这样的孩子很少有,这样孝顺的姑娘给自己做媳妇准没错。于是她又拿出一块菜馍递给姑娘,并让她一定吃下去,并打听她是哪庄的,姓什么,家里几口人,有没有说过婆家记事散文,得知没说过婆家,问过后没两天,就托媒人给儿子说媒,结果一说就成。婚后,婆媳亲如母女,夫妻和睦。如今我这位战友已年过古稀,儿孙绕膝,日子过得很幸福。
一句玩笑话促成的姻缘
另一位姓王的战友,浓眉大眼,中等身材,十分憨厚,干活不惜力,特别能吃苦,让他养猪,他把猪养得肉滚滚的,全团养猪比赛,他总拿第一。让他当炊事员,他也当得呱呱叫,既是节煤能手,又是野炊挖灶能手,全连干部战士都喜欢他,入伍不到一年就入了党。可是由于他没有文化,平时与人接触只是憨憨地笑。
因为不识字,他常让我代为写家信。有一天,他让我给他的对象写信,我问他咋写,写什么?他脸红红地说:“你看着写。”我看他拙嘴苯腮的,不爱说话,就笑着问他:“你这样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咋谈的对象呢?”他说:“她跟我讲了一句笑话。”
原来这位战友父亲死得早,母子相依为命2017回家在路上,家里比较穷。那时农村实行早婚,十七八岁就把婚事订下了,而他22岁了,还没有找到对象,他母亲很发愁。经常在他面前嘀咕:“脸皮薄,吃不着,脸皮厚,吃块肉。你整天不和人家女孩说句话,到啥时候才能找着对象?”他心里也很着急,可是泥鳅掉在石条上,干急钻不出眼来。他一遇到村里的姑娘,脸就红,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其实村子里有个姑娘早就喜欢上他了。因为他是个闷葫芦,无法跟他沟通。
有一天,大雨过后,他提着铁锨到田里放水。正碰上村里那位姑娘,主动和他打招呼,问他干啥去?他顺口答道:“溜溜(走一走)。”记事散文“别溜到狗嘴里去了(玩笑话,把他喻为兔子)。”姑娘笑着说。他脸又一红,竟回答不上来。他回家告诉母亲,母亲知道姑娘有意,就托人说媒,结果也说成了。
这位战友入伍后,姑娘虽是未过门的媳妇,但常到他家,家里活地里活都帮着干。每年都为这位战友做一双布鞋。部队要求战士只能穿解放鞋,他只好把布鞋放在提包里,退伍时攒了四双新布鞋。这位战友退伍后,由于在部队养过猪,有经验,回去后养猪致富,成为全村率先致富模范。
五十一年老同学聚会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转眼之间我们都是古稀上下的老人了。尽管容颜老鬓已霜,却不忘最纯真的同学情——2017年2月15日,汉阳二中六六届同班同学十八人,初中毕业五十一年到蔡甸聚会。
五十一年再聚首,让我们激动——欢聚一堂。
五十一年再聚首,让我们兴奋——仍然拥有一颗年轻的心。
五十一年再聚首,让我们自豪——还保存着一份至纯至真的同学情。
同学就是缘分,同学就是幸福。同学情最纯真纳凉,同学情是最珍贵而又难忘的,是永远的。正如著名影视歌星闫旭演唱的歌曲《同学情》:记事散文同学情是一份真挚的情,同学情是一份难忘的情,同学是无话不说的好姐妹,同学是情同手足的亲弟兄。
同学情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积累的,平时相处在一起不觉得什么,但随着时光的流淌而迈入老年阶段,回想起同学相处的日子,这种感情就会溢满心间,滋润着心田……
尽管斑驳岁月带走无数值得感怀的历史,但关于汉阳二中,关于同班同学,在我们心中依然如昨日那样新鲜有趣。
我们都是极其平凡的人,初中毕业五十一年到蔡甸聚会,不是吹牛,不是攀比,不是炫耀,而是聊生活聊回忆,共同缅怀我们一起走过的一段青葱岁月——至少,我们共同拥有一个温暖的过去——这就是我们聚会的价值所在。
感谢吴哥为我们拍下了十八人的合影和其他照片记事散文奶奶的菊花情愫,感谢吴姐把这些照片以及由她制作的聚会视频一并发给我。遗憾的是,我没有水平把她制作的聚会视频下载到我的电脑,因而也就不能将其上传到博客之中。
五十一年老同学聚会,我的感言:
三年同学情,一辈子的兄弟姐妹情!友谊地久天长!(责任编辑:文案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