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两学一做”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在焦裕禄的故乡xx省xx市博山区,刘xx的名字近来被广为传颂。任驻村“第一书记”4年来,他真心真情为百姓,先后带领两个贫困村走上致富路。老百姓也把他当亲人:70多岁的老大爷自愿为他翻山越岭寻药治病;80多岁的老大娘把年货留到快发霉也要等着给他……
村民说他是松穷土、啃穷根的蚯蚓
2012年4月里的一天上午,博山区池上镇上小峰村村支书牛占月来到镇里,迎接驻村“第一书记”刘xx。看着这个身材清瘦、头发泛白的“小老头”,他有些失望,心里嘀咕“咋就不派个年轻能干的来哩”。
而作为xx市委政策研究室下派驻村的扶贫干部,刘xx当时心里也泛着一丝不安。上小峰村地处鲁山深处,人均耕地不到半亩,205户村民中,仅贫困户就有114户。49岁的他,在亲友的不解与质疑声中,自己选择来驻村,又能否为村民们趟出一条致富路?
到村后半个多月,刘xx就把村里住户走访了个遍,探讨发展思路,最终商定产业扶贫是带领村民奔小康的关键路径,并决定先建山泉水加工厂。2013年3月份,清冽的泉水打了出来,村民们也欢呼了起来,不仅近10名村民在水厂里实现了就业,村集体也“破天荒”地有了每年5万元的固定收入。
要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还需更大的产业支撑。经过一番详细的考察论证,刘xx和村两委决定充分利用村里山清水秀的资源和背靠鲁山的优势,发展旅游项目。他们利用中央财政10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并吸收村民及其他社会资本入股成立旅游公司,243名贫困户成员每人拥有4100余元的股份,开办农家乐。
期间,刘xx跑了市里几十个部门,了解政策、探讨思路、借鉴经验,市里村里之间不知跑了多少趟,每一次需要倒4次车,耗时大半天时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红灯笼挂了起来,农家乐火了起来。去年“十一”期间,游客爆满。“今年每位贫困村民股东分红至少能达到1000多元。”牛占月说。记者在村头的农家乐项目看到,一排排精致的小竹屋是游客就餐区,一个个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是客房,而旁边的溪水潺潺,水清潭碧,到处是一番清新雅致的景象。
2015年6月,驻村期满本可调回市里的刘xx,又主动请缨赴市级贫困村博山区西沙井村任“第一书记”。不久,刘xx和村委以及省里农业专家商讨,确定了建设白莲藕种植基地和优质果品基地的“一体两翼”发展思路,村民们积极性很高。“刘书记来了,思路也来了,我这个书记现在干得特有劲。”西沙井村支部书记魏绍德说。
现在村民们说起刘xx,有人说他是致富带头人,有人把他比喻成老黄牛,也有村民把他比作蚯蚓:“他就是这块贫困土地上的蚯蚓,松了贫困的土,啃掉了贫困的根。”
“身上没有土、脚上没有泥,不是合格的基层干部”
“干什么工作,当事业来做都做得成;干什么职务,当官儿做都做不久。”这两句话,写在刘xx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也是他工作作风与心态的一个写照。
每个月在村里住25天左右,有时甚至几个月才回一次家。驻村之初,他把每家多少人、有什么收入、子女在哪儿工作、经济条件如何、需要解决哪些困难,都一一记在本子上、印在心里,最终落在行动上。
刘xx刚到村不久,村里正在建设的两座拦河坝遇到资金问题水泥供应不上。他紧急和单位沟通,两天时间35吨水泥运到了村里。村里老人无煤取暖,刘xx立即去买煤,并联系单位为村里贫困户买来10吨煤;老人病痛难耐,他立即到城里买来急用药;为生活不便的老人购置轮椅、配置老花镜,为村民们解决校车问题……同时,通过积极争取资金改造村里道路和电网、打深水井、安装太阳能路灯、建农家书屋……他做的这一切,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身上没有土、脚上没有泥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分析素材,不是合格的基层干部”。刘xx说,党员干部就是要为老百姓做实事,他最不愿看到有些干部“就是这样,多年来都这样”的麻木心态。
去年11月份,xx市委书记王浩到村里调研时,临时决定到刘xx的住处看看,发现桌子上放着半碗面条和半块咸菜,原来刘xx早上紧急到村民家里协调纠纷,没吃完饭就跑了过去。“从他身上,看到了严实作风、百姓情怀和吃苦奉献精神。”王浩说,他不仅让派驻村发生了大变化,就这种工作精神、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就足以让人感动和学习。
43个红手印留“亲人”
按照xx市的规定,“第一书记”可一年一轮换。2014年4月,听说刘xx要被轮换离开,村民们都舍不得。于是牛占月想了个办法,请村里老教师写了一封挽留信。信上写道:“全体党员和村民恳请领导将刘书记留在我们村继续担任第一书记。”因信纸空间有限,党员和村民代表就代表全体村民,按下了43个鲜红的手印。
去年4月村民又写了挽留信,但无奈驻村的最长时限已到。刘xx虽然离开上小峰村,可与百姓结下的这份情,上小峰村的村民说,这一辈子都忘不了。
近日,记者与刘xx来到上小峰村85岁的任学美家,她用哆嗦的手恨不得把家里所有的好吃的都拿出来,瓜子、饼干、桔子、花生、有些皱巴的苹果,甚至是半米多长的南瓜都拿了出来,“刘书记比亲儿子还亲啊”。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你对老百姓亲,他们就会对你更亲。”刘xx说。
如今上小峰村所在的池上镇十几个村庄,凭借鲁山景色、桃花山谷、齐长城古村落,农家乐旅游品牌已越叫越响,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致富路。53岁的刘xx现在也更忙了,连自家孩子的婚礼都无暇操持。“看着村子一点点变了模样,莫大的欣慰和自豪,扶贫工作真的会干上瘾。”刘xx说。
篇二:“时代楷模”的平凡大事业
说起崔xx,很多人并不熟悉,但一定用过他创办的亨通集团所生产的产品,比如用电和上网的必需材质——电缆、光纤和光缆。这个中等个子的退伍军人,从江苏吴江的乡村起步,历经25年艰辛创业路,打造出了拥有50家全资及控股公司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亨通集团,并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企100强、全球光纤通信前3强。
这个农民的儿子荣誉等身,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中华慈善奖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崔xx连连摆手,认为自己“实在太平凡”。
每天“烧钱”50万元的决心[转自第一公文网:gongwen.1kejian.com]
在亨通光通信科技园的展厅展示架上,聚光灯打在了一根近6米长、碗口粗的“玻璃棒”上。“玻璃棒”看似平淡无奇,但纯度极高。一根最长可以拉出1.5万芯公里的光纤,相当于北京和上海之间5个多来回。拉出的光纤每根外径只有125微米,8个芯层合起来才有一根头发粗。全世界能够自主研发这种“玻璃棒”的只有5个国家。
这种“玻璃棒”叫光纤预制棒,简称光棒,是生产光纤的原料。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开始研制,然而历经20多年都没有成功。光棒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中国制造光纤光缆的“脖子”被死死卡住,市场、价格自然都没有发言权。
21世纪初的亨通集团,初具规模。为了公司发展,必须拿到这项核心技术。崔xx曾带领团队创造了一个星期绕地球一圈、考察5个国家的纪录。经苦苦交涉,日本一家公司同意让他们隔着很远距离看。崔xx感叹道:“技术在别人手里,只能看别人脸色,我们哪一天有自己的光棒了,也就圆梦了。
崔xx请来了行业内的顶尖专家,提出要自己研发生产光棒。然而,研发之路充满坎坷。研发团队不断消化改造装备,不断更换材料、调整参数。平均每天的研发成本高达50万元,压力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加大。然而自从作出研发决定后,崔xx却再也没有进过科研大楼的门。“对技术研发人员要充分信任,给他们营造宽松的研发氛围和环境。”崔xx说。[转自第一公文网:gongwen.1kejian.com]
1200天后,崔xx办公室的大门被研发人员推开了。这个总投资6亿元的科研项目被攻克,亨通成为中国唯一掌握光棒尖端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企业。自主研发的光棒,将光纤价格拉低了90%以上,为中国百姓光纤到户、宽带中国、“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骨子里想要的“闯大业”
20世纪80年代初,崔xx从部队退伍后投身商海,在浙江承包了一家企业。事业蒸蒸日上,当时的崔xx年收入已经达到了几十万元。
这时,老家吴江七都乡党委书记“三顾茅庐”,邀请他回乡担任濒临倒闭的吴江七都丝织服装厂厂长。“我是一名党员,现在组织上让我回去建设家乡,我不能回绝!”崔xx说。返回家乡后,崔xx一头扎进丝织服装厂,几个月后,丝织服装厂扭亏为盈。
正当崔xx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乡党委决定调他到当地投资最大但亏损严重的乳胶手套厂当厂长。崔xx又只用了不到半年,便扭转乾坤。但后来因为国际市场的变化,全部依靠国外市场的乳胶手套厂经营陷入绝境。出路在哪里?绝望之中,崔xx忽然想起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国外光电缆产业方兴未艾,他便突发奇想:自己当过通信兵,对电缆材料略知一些。如果将目标瞄准通信行业,或许能绝处逢生。
经过细致调研与分析,崔xx最终下定决心,开始筹办七都通信电缆厂。1991年,电缆不要说在吴江,在全国也是刚刚起步。当年6月,江苏通信电缆厂吴江分厂挂牌成立。同年,第一根电缆成功下线,年销售额达450万元,创利税87万元。
随着时间推移,国内电缆行业逐渐红火起来,崔xx又将目光投向了光缆。他费尽周折,搭上了武汉邮电科学院的技术“高梯”,兴建了长江光缆联合公司,并选派优秀员工学习最新技术。当年华东地区第一根合格的光缆,成功诞生在崔xx的厂里。
1995年年底,江苏亨通集团公司成功组建,通信线缆产销量全国第一。2003年,光缆产销量国内第二,亨通光电在上海证交所成功上市。
看着世界地图走出去
在亨通集团总部大楼展厅的墙上,一幅巨大的亨通国际化版图引人注目。崔xx制定了国际化“三部曲”。第一步是市场国际化,先把产品打出去;第二步是资本国际化,在当地建生产研发基地,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充分融入当地市场;第三步是品牌国际化。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很多企业在国际市场打了退堂鼓。崔xx反而更加坚定:“国内市场打的是阵地战,打下了就不能丢。国际市场打的是攻坚战,别人退出之时就是我们进入之际。”
2010年底,从巴西传来好消息:全长1100公里、输送能力4000MW的500kV亚马孙河大跨越输电线路技术难题,被亨通解决了。该工程自启动以来,曾多方寻求欧美日世界著名公司为其解决大跨越、重雷区技术问题,但都没有得到承诺性答复。亨通人通过几十次理论验算和模拟试验,凭借全球最长跨度、最大截面的亨通造OPGW,解决了这一工程难题。
随着国家战略逐渐落地,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为亨通国际化带来了重大发展契机。崔xx表示,“一带一路”区域内各国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目前绝大多数沿线国家,仍处于3G甚至2G的移动通信水平,宽带光纤到户的普及率也普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目前,亨通已在全球建立了七大研发产业基地,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公司,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商标注册,相继通过美国UL、挪威、英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国际认证,产品及服务覆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创业到创新、从制造到创造,30年来,崔xx带领亨通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他力主亨通研发光棒,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中国赢得了世界话语权;他带领亨通开发出国际领先水平的最大容量、最快速率、最低损耗光纤;自主研发的航空航天、军工装备特种光纤、光纤导航系统,一次次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这个退伍军人满腔热血、敢闯大业,将一个乡镇企业发展成了国际光电通信行业的“航空母舰”。
篇三:柴生芳同志事迹材料
柴生芳,男,汉族,中共党员。1990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考古专业。1997年5月至2002年10月,赴日本国立神户大学留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90年7月参加工作后,相继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省委办公厅调研处、陇西县政府、安定区政府、临洮县政府工作,历任副县长、副区长、县长。2014年8月15日凌晨,柴生芳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诱发心源性猝死,在办公室休息时不幸去世,年仅45岁。
从贫寒出身到踏入燕园,从西北考古到东渡求学,从省城工作到赴定西基层,柴生芳的人生轨迹,是来自群众又走向群众的过程,是学成后离老百姓越来越近、最终融入其中的一条回归线。他所走过的每一步,都饱含着一个农民儿子和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品质。
他是胸怀抱负的爱国青年
柴生芳1969年出生于甘肃庆阳宁县一个农村家庭。自幼聪颖勤奋的他,是四乡八里十分有名的好学生。家庭经济的困难激励他更加发奋地读书,1986年高考,他以庆阳地区文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考古专业。在那里,他度过了四年充实而美好的大学时光,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成为老师、同学眼中积极、刻苦、朴实,有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好学生。
毕业后,柴生芳被分配到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在这里他迅速成为重要的业务骨干,参加过不少重要的考古发掘和研究。1997年5月,柴生芳从考古所停薪留职,赴日本自费留学。到日本后,他边辛苦打工,边刻苦学习,凭着顽强和勤奋,获得了神户大学艺术史学专业硕士和文化结构专业博士学位。其间,他仅用了2年时间,就取得博士学位。这在日本极其罕见,因为,一般需要3到7年。
在日期间,即便学习非常紧张,生活十分艰苦,柴生芳仍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参与社会活动。1998年他当选为神户地区中国留学生学友会副会长,2000年当选为会长,以及神户地区华侨总会理事。他先后成功组织了长江流域大水灾、台湾地区大地震的募捐活动,组织了留学生集会抗议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南京大屠杀等重大活动。他发起开展了“敦煌·丝绸之路的伙伴们”植树活动,组织日本神户华侨总会“中国西部大开发考察团”赴甘肃考察。
在日本,文化结构是研究前景非常看好的学科之一。加上柴生芳在神户中国留学生时期的工作成绩显著,毕业前夕邀请他继续留在日本就职的朋友很多,神户大学也希望他留校。但是柴生芳心里放不下祖国,更放不下家乡。面对同样来自北京、上海、澳门、香港等地的邀请和优厚待遇,柴生芳不为所动,毅然回到生他养他的黄土地。
他是知民意暖民心的海归博士
2002年10月,在留学回国后不久,柴生芳进入甘肃省委办公厅调研处工作。在调研处,他政治立场坚定,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200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工作上,紧紧围绕办公厅工作部署和调研处具体安排,兢兢业业,尽心竭力,经常加班加点,高效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作风朴实,团结同志,光明正派。2003年被省委办公厅评为优秀工作者。
2006年,柴生芳主动请缨到“苦瘠甲于天下”的定西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在这里,他实现理想抱负、施展个人才华有了更加直接而广阔的空间。他沉下心来,一干就是八年。
做普通人,主动融入百姓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了解百姓,知其所想、急其所急。这一点,柴生芳倾其全力去做了。当选县长的第一天,他就立下规矩:开门办公。每天八点钟,只要在办公室,就敞开屋门,请老百姓随便进入。对他来说,群众来说事情,这是“送上门的社情民意”、“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和“送上门的发展点子”。在开门办公的同时,柴生芳更多的时候是主动走出去,一有空闲就奔赴田间地头,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出门招商、回家下乡”成了他工作的常态。在临洮工作的三年里,他几乎跑遍了全县300多个行政村,写下了29本工作日记。记下了所走过的每一个乡镇、村社和困难群众的情况,以及听到的意见建议和他对发展的思考。他围绕落实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根据调研情况将所有村分为扶贫示范村和潜力村两种类型,标明发展方向,制作成地图挂在办公室的墙上,天天研究、时时琢磨,逐步形成了精准扶贫的思路。正因为他的努力,临洮县被省上确定为“精准扶贫示范县”。
他常说,“干公事,民生是底线”。为此,柴生芳始终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作为自己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遗余力推进各项民生实事的落实。针对多年来城区供热矛盾突出、群众意见大先进典型事迹材料、上访人数多的问题,在县财政十分拮据的情况下,他顶住压力,力排众议,千方百计筹资融资,实施了城市集中供热项目。这是临洮历史上单体工程投资最大的城建项目,总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惠及城区住户3万多户、10多万群众,得到了全县一致好评。
他心里装着全县的民生大事,也装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帮扶对象的“小事”。苟家山村是临洮县北部最偏僻、最贫困的村子之一,人均收入仅有1500多元。最初确定县领导联系村时,柴生芳自己“挑”了这个村。两年下来,他帮助联系村硬化道路5.3公里,改造修缮了村小学,新建了村卫生室和文化室,修建了拦水坝,改造危房21户。在他的引导帮助下,几十座养殖暖棚修起来了,中药材种植面积从几十亩增加到上千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了。
他是实打实破难题的实干县长
在定西的八年,柴生芳先后在陇西县、安定区、临洮县担任领导职务,分管过工业、交通、商务、文化、旅游、城建、执法、环保、开发区建设等工作。最多的时候在安定区,他分管17个部门和单位,工作异常忙碌。但无论多忙,他总是践行着“出门招商、回家下乡”和“开门办公、马上就办”的工作方法,得到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在陇西,他参与筹建了陇西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引进了总投资13.5亿元的李氏文化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在安定,他推进了安定工业园、定西现代物流园、定西马铃薯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促成了中国(定西)西部汽车城、远梦建材城等项目的签约落地。在临洮,他主持推进百万亩土地整理、城区管道燃气输配工程等一大批项目,临洮军民合用机场、洮河大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等99个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列入“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等国家和省市规划。一个个项目,就是一个个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就是一条条造福百姓的福泽之水。
他坚持今日事、今日毕,经常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临洮县政府多人回忆说,经常能看见柴县长办公室里凌晨12时以后还亮着灯。平时的工作中,除了外出考察、下乡调研和公务接待以外,其他时间他始终坚持吃在单位、住在单位、干在单位,单位安排的集体公寓几乎就没有住过,全身心地扑在了工作上。
解决发展难题,造福临洮百姓,是柴生芳最大的心愿,也是他从副县长到县长几年里操心用力最多的地方。在他的努力下,临洮跻身“六盘山片区交通扶贫攻坚示范试点县”之列,争取到1173.3公里的农村公路改造项目,相当于前几十年公路建设的总和。在他的带领下,实施了西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所有行政村、自然村可达到自来水管网全覆盖,入户率70%以上,基本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为了解决贫困群众贷款难问题,他反复协调与甘肃银行签订了15亿元的金融扶贫战略协议,创造了以农业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统贷统还、群众分散使用的贷款模式。抓危旧房改造,到中小学听课,解决低保发放不公,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实事,为他赢得了“实干县长”的美誉。
作为县政府党组书记,柴生芳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了“白天干工作、晚上集中学”的要求,先后组织县政府党组集中学习13次。他带着虚心广泛征求对政府工作和自己“四风”方面的意见建议,坚持自己逐字逐句撰写修改对照检查材料,累计修改14稿。在查摆问题环节,他针对大家对县政府工作提出的176条意见建议,带头深入剖析,主动揭短亮丑,列出了详实而又可行的整改措施。他下乡进村调研更多了,项目建设一线督导更勤了,开会时间更短了,工作节奏更快了,他把整改的承诺无声而又自觉地落实到了自己的实际行动上。在他的亲自协调推动下,一批群众反映上来的突出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柴生芳经常强调,要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不要以会议落实会议。秉持着这一理念,8月14日夜,柴生芳将两个月的县政府常务会议合并在了一起。这次连夜召开的会议,研究了全县双联行动开展以来重点帮扶单位帮扶情况进展、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筹建综合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成立县第三实验小学等22个重大议题。“这些事情都要抓紧办,不能拖,拖了影响全县发展,拖了对不起全县老百姓的期望。”柴生芳就是这样加班加点、拼命工作,全然不顾自己当天已连续工作17.5个小时,也全然不顾10天前医生已诊断他患有睡眠重度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告诫他病情严重一定要立即治疗。
他是拒浊富守节操的人民公仆
柴生芳对自己要求很严,从不接受他人财物,甚至使人觉得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他经常说:“如果我爱财,我就不从国外回来了。”他坐的车上,除了雨鞋、雨衣、草帽、茶杯、笔记本外,再无他物。柴生芳反复叮嘱妻子祁雪莉:“随便收别人的东西,咱们就离婚”。这个底线,他俩一直在坚守。“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这是柴生芳的座右铭,更是他对清白做人、清廉为政的恪守。他始终坚持吃在食堂、住办公室,单位统一安排的公寓几乎就没住过。他说,“一个人,一张床,吃住在单位,工作生活都方便。住那么大房子,太浪费了。”
到村上调研,他经常自带馍馍和水,有时候入户路远不能回县城时,就到附近村民家吃顿家常饭,临走时总是不忘支付饭钱。
在生活中,他是个十分朴素的人,习惯于让妻子把破了的衬衫袖口、领子修补了再穿。他长期在外工作,母亲去世多年,父亲与哥哥一起生活,他们家的房子一到雨天就会漏水,至今也没有来得及翻修。
在柴生芳的每一本笔记本扉页上,都写着“此木生芳”四个字。他曾多次向周围朋友说,此木生芳,那一定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才好。这个看似朴素,却折射出对自身使命很高定位的追求,就是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他用一生去践行了这个要求,做得朴实无华却又轰轰烈烈。
他去世后,多家媒体对他的先进事迹作了宣传报道,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央领导同志高度关注,分别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深度挖掘先进事迹,加大力度进行宣传。中央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对做好这一典型宣传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中央宣传部确定他为全国“时代楷模”,是“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优秀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及时做出批示,要求树立典型、深入挖掘、广泛宣传。8月26日,中共甘肃省委决定,追授柴生芳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向柴生芳同志学习。
篇四:李保国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李保国真的走了?!
跟邢台市南和县“中国树莓谷”产业园负责人通完最后一个电话,他只睡了两个小时——就再没醒来。
他的手机还是响铃不断——那些还想向他咨询果树种植技术的太行山老乡们不知道,那热情又利落的声音,他们已再也不能听见。
他的电脑里,还有没写完的论文;他的办公桌上,没完成的农业项目规划和正在批改的学生作业依然静静摊开——然而,它们都等不到了,等不到那个见缝插针的人了,等不到那个字斟句酌的人了,等不到那个出了名严格的人再来了……
一定是他太累了,想歇歇。
是的,他是该歇一歇了。他来不及告别,就把一身疲惫和劳累抛却,匆匆而去,未曾留下半句话。
2016年4月10日凌晨,阳光依然灿烂,春风依然和煦,姹紫嫣红的春花依旧,而李保国却悄悄地走了。他又去看他难以割舍的太行山了,他又去看那漫山遍野的果园了,他又去看他相濡以沫的老区乡亲们了……
走遍太行山的旮旮旯旯,随手指向一片果园,他都能脱口说出是谁家的。
从邢台县前南峪村到内丘县岗底村,从临城县凤凰岭再到平山县葫芦峪,每道沟沟坎坎都留下他的足迹。
绵延80公里的燕赵太行山区,成千上万的农民兄弟都是他的朋友。
有人把他誉为百姓心中的“科技财神”,引领大家摘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
有人把他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愣是把世代寸草不生的荒山秃岭改造成了硕果累累的林果基地。
在大学校园里,在各地讲台上,他是教授、博士生导师。可到了太行山区的村庄里,他就成了地地道道备受尊敬的“农民教授”“土专家”。尘土飞扬的荒坡秃岭、田间地头,就是他30多年最为珍视的课堂。
他30多年如一日,扎根山区,为农民举办各种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推广了36项林业技术,先后完成28项山区开发研究成果,直接帮扶100余个村庄,累计增加农业产值超过35亿元,使贫瘠山沟里的10多万名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
他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和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他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用实际行动把最好的“论文”写在了巍巍太行山上!
他生就一副朴实之相,纵使光环满身,脚踩的依然是太行沙石和燕赵故土,手拿的依然是钢锯和剪刀。
一
“你用科技的力量,把荒山秃岭丢进历史,把绿水青山留给未来;你用责任和担当,让贫穷困苦成为过去,让富裕文明变成现实。”
2015年12月16日晚,“燕赵楷模发布厅”节目在河北电视台现场录制,主持人采访李保国的先进事迹后,用充满深情的声音,宣读了以上颁奖词。中共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田向利登台为他献花并颁奖。台下观众被他的事迹感动,掌声雷鸣般响彻演播大厅。
现场熟悉李保国的人却有点诧异:“李保国咋变了模样?”
原来,一向穿着随意、不注重打扮的李保国,今天却像“大姑娘上轿”一样好好打扮了一番。他刮净胡子,理了发,还穿着一件崭新的白衬衣,那是录像前一天晚上妻子郭素萍临时给他买的。这么多年,李保国身上常穿的都是劳保迷彩服和那件破旧的深灰色大袄,最好的衣服也只是一件红色运动服。
李保国诙谐地说:“俺本来脸就黑防汛典型事迹报告【精选2篇】,再穿件白衬衣,岂不显得脸更黑!”导演为了追求录制效果,希望李保国最好能系上一条领带,被他拒绝了:“系那玩意儿干啥?束缚得很,纯属多余!”他坚持还是不系为好,自然而然。导演终是拗不过他。
在日常生活中,李保国就是这样一位不注重仪表,甚至偶尔显得有些邋遢的人。
可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他却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走在农业科技的最前沿,引领着农业林业发展的最新潮流。
正是这两点颇具意味的反差,让大家几乎异口同声称呼他“农民教授”。
二
1981年,李保国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上班仅十几天的他就响应学校号召,离开校园一头扎进太行山,搞起山区开发研究,承担起山区开发与经济林栽培技术推广工作。从此,李保国便与大山结下不解之缘。
初到邢台县前南峪村,乡亲们见到李保国不由惊讶起来:“这个人真土,咋看咋不像个大学教师哩!”“以前来咱们村里讲授技术的,可都是头发梳得溜光,皮鞋擦得锃亮,穿西装,打领带,这个人咋这么土哩?”在村民们的一片疑惑声中,李保国走进他们中间,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治山富山之路。
李保国深知,农民兄弟与他这样的大学老师之间必然存在某些隔阂。只有首先消除这些隔阂,真正走进他们心里,才能更好开展工作。他认为自己长得又黑又土气,反倒容易跟乡亲们拉近距离。
但光靠形象取得老百姓的信任还不够。还要靠真本事,那就是教会农民靠科技手段管理好自家的果树和林木,使他们在短时间内增收、致富,这才是令老百姓真正信服的“砝码”。老百姓服气,才会全力支持自己,太行山区全面脱贫的宏伟计划才会逐步实现。
李保国总结:“迎着农民的需求找课题,农业科研才有生命力。”他常对河北农大课题组同事说:“让农民亲近科技、掌握科技,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要学会当农民。”
前南峪村一带多是光秃的石头山,就连野生灌木也因缺少水土滋养,生长得低矮瘦小。这里的山体现了太行山的普遍特点:土层薄、不涵水,土壤瘠薄、有机质少,再加上干旱少雨,基本上“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
为了摸清当地山区的“脾气秉性”,解决种树难题,李保国起早贪黑,白天跑遍山上的沟沟坎坎,晚上点着油灯彻夜研读,分析数据,寻求破解之道。“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吃干粮”一度成了他的生活常态。有时,他还把乡亲邀到自己的临时住所里,促膝长谈,虚心请教。制约山区经济果林业发展的瓶颈逐渐露出水面,让树木存活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厚土层。可土又从何而来?如何保证加厚的土层不被雨水冲蚀?随之而来的一个个难题又摆在面前。他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在白天的翻山越岭中,在夜晚的油灯下,他的思索没有停止过。
时间不长,李保国根据当地实际,联想外地治山经验和教训,大胆提出了“聚集土壤,聚集径流”的治山方略。就是自山脚底部沿坡而上每隔四五米跨度左右各开挖一条沟,一下雨,山上的水就会顺坡而下流到沟里;再把山体表层的土统一收集到沟里面,这样就达到了有土、有水的目的。
通过“双聚”措施,前南峪村的山土厚了、水多了,树木栽植成活率从原来的10%一跃达到90%。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治理,前南峪村的沟沟壑壑呈现“洋槐头、果树腰”,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1996年,50年一遇的大暴雨重创了邢台西部山区,前南峪村却丝毫未受影响,一草一木皆无恙。如今的前南峪村,林木覆盖率高达90.7%,获“全球生态环境建设500佳”提名奖,当地百姓人均年收入达1.06万元。
邢台市临城县凤凰岭地处干旱的太行山丘陵地区,鹅卵石密布,干旱缺水,开发难度大。这里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种树,种了死,死了种,再种再死。
李保国通过采样分析发现,满山岗的乱石滩下都是强碱性的礓石层。乱石滩本来就不存水,礓石层又对植物根部破坏严重,树根本活不成。
在李保国的指导下,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带头在凤凰岭干旱丘陵岗地开辟了治理战场。他们“挖走鹅卵石、打破礓石层、开沟建立保水层、聚水节水保水”,通过一系列治理,成功种植了薄皮核桃,使历史上的荒岗披上了绿装。很快,这些技术成果被广大荒岗丘陵区的农民复制推广,仅邢台市薄皮核桃种植就发展到60万亩,年产值超过20亿元。
三
2015年12月10日傍晚,常年在外奔波的李保国风尘仆仆回到家中,他兴奋地抱起小孙子亲吻时,却被一声“你是爷爷吗?”的生分质疑击痛心房,这个硬汉落泪了。
想起孙子那皱起的眉头,紧绷的小脸,稚嫩的童声,李保国心里横竖不是滋味,双眸噙满愧疚。
“我最对不起的就是这个家。没有老伴和孩子们的理解和支持,我啥也干不成!”
当年从邢台山区回保定看望孩子和老人,至少要赶3个小时的汽车,再转乘7个小时的火车,经过10个小时的辗转颠簸才能到家。因路途遥远,工作太忙,李保国根本无暇顾及远在保定的家。
1983年李保国在前南峪村搞小流域治理时,儿子李东奇刚满一岁。在后来的日子里,前南峪人给李东奇起了个小名就叫“小流域”。小流域治理好了,可“小流域”却真的变成了这里地道的山里娃,一张嘴满口流利的山根话。
为了绿山富民,李保国为山区付出越多,亏欠家里的也就越来越多。
李保国的妻子郭素萍也在河北农大工作,当年也是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每每谈到跟着李保国辗转迁居于山区各地的经历时,郭素萍总不免生出诸多感慨。她说当年最对不住的是自己的老母亲,母亲岁数大了,需要照顾,可李保国工作起来不要命,也同样需要照顾。不得已,她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让老母亲和“小流域”跟上自己,同李保国一起到山里居住。可这一住就是4年多。
郭素萍常常跟着李保国一起在山里奔波,每天忙碌不停,经常过午贪黑,错过饭点。疲劳和困倦常在此时结伴袭来,李保国走上车朝座椅上一靠,“呼噜”一觉,哪里还顾得吃东西。郭素萍有时也顾不得吃饭,但始终不曾忘记叮嘱丈夫吃药。
去年冬季,李保国再次来到前南峪村指导果农剪枝。午饭后,他来到一处高坡,指着山脚下那排破旧低矮的石板房说:“这是当年我们住的地方,这些房子过去都是村子里喂牲口的地方,老百姓都没住过。可我为了让乡亲们信任我,就住在这里。”李保国边说边凝望着坡底。
“你还别说,这些房子说不定以后还真成文物了呢!”
李保国呵呵地笑出声来,笑得很爽朗。风吹乱了他的头发,黝黑的脸庞显得格外清朗。
四
李保国近年常说:“国家给我发着工资,一个月八九千元,吃喝不愁——这么多年,名、利,我没追求过,到最后我都得到了。我相信,你只要干点事就行了,终究会有人认可。”
李保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淡泊名利,安于奉献;一心干事,别无杂念。
有人曾问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你们一年给李保国多少钱?”杨双牛说:“许多人都问过我这同一个问题,都觉得我不给李老师钱,他就不会这么卖力地在村里搞服务。”
“其实,李老师根本不缺钱,但他又没钱!他在岗底搞技术服务,不仅有课题经费,还有项目经费,少则几万、几十万,多则上百万。可这钱一分也不属于他个人,一分一厘都要用到科研课题和扶贫正道上。”杨双牛十分了解李保国,对于别人的误会和诘问,他感觉有些不解和气愤。
李保国与杨双牛也推心置腹,无话不说,“我李保国在课题和项目资金上绝对是个‘铁公鸡’。钱经我手不假,我只是个‘过路财神’。凡经我手的课题费、项目费,谁要想打歪主意,没门!”事实就是如此,他无论在哪里搞服务,既不拿工资,也不占股份,不但自己不挣钱,有时还倒贴经费。
“不为钱来,农民才信你,才听你的。”李保国说。
当年在岗底村推广苹果套袋技术时,多数老百姓起初并不买账。“很好的苹果套个袋子,不透气不着光,烂了咋办?”果农有顾虑,李保国不争辩,他赔着钱给技术打包票,自己拿出5万元买了30多万个苹果袋,开始在农民果园搞试验。他还许诺:“套袋减了产,赔了是我的,赚了是大家的。”秋后一比,农民信服了,套过袋的苹果一只能卖50元,当场就有果品商订购。套袋技术从此迅速推广开来。后来,依靠李保国独创的128道标准化生产工序,岗底村的“富岗”苹果,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创造出一只苹果卖到100元的神话。
李保国活着的时候,前南峪村民把他奉为恩人,把他一心为民的事迹刻成碑文,矗立在村口;岗底村改革开放30周年成果展示厅里,一共五个部分的展板,四部分里有李保国的身影……
这种来自农民兄弟的热情、尊敬和爱戴,最打动李保国。
有一次,李保国行车至内丘县摩天岭村时遇上交通堵塞,进退不得。村民们听说他急着回保定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一位老乡喊道:“把我家院墙推倒,让李老师的车过去!”不容阻拦,几个人一拥而上,三下五除二将路边那个农家院完整的土坯墙扒开三米多宽的缺口,让李保国的车顺利通过。
“每当想起这些,我的心中就涌起一股热流。为了这些农民兄弟的真情,我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和能量全部贡献出来。”李保国真诚地说,“做老百姓喜爱的‘农民教授’,我值了!”
2015年,李保国57岁。有记者在随他进山的路上问他:“想过以后再做点什么,过什么样的日子吗?”
“我已经习惯了山里的生活。到时候,也许就和老伴儿找个小山村住下,做太行山上一棵树。”李保国双手紧攥一下方向盘,轻踩一脚油门,车在山路上飞驰起来。窗外飘过的那流淌不息的绿色,才是他心底的挚爱。
“我的根,永远扎在这里。”李保国慨叹一声,黝黑的脸庞上浮出那熟悉的憨厚笑意,随着车子在山路上颠簸,荡漾着、荡漾着……
五
被誉为“黄金水果”的红树莓,果实为聚合浆果,柔嫩多汁,营养丰富,兼具止渴、祛痰、解毒等功效,可深加工为树莓酒、树莓饮料和口服液等,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2014年,红树莓做“媒”,把李保国和南和县“中国树莓谷”产业园董事长周岱燕二人牵到了一起。
经过实地考察研究,李保国决定把红树莓列入他的课题组重点科技项目,给予全力技术支持,并作为健康产业实干一场。因此,红树莓项目也成了李保国生命中最后两年内投入精力最大的项目。
从结缘红树莓那天开始,直到他离世,这两年的时间里,不管多忙多累,李保国几乎每周都要独自驱车200多公里以上,从行踪不定的外地来到南和县红树莓基地,用自己的知识技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帮助搭建高水准红树莓技术平台,李保国热心且无偿地调动和提供了很多宝贵资源,帮助联系了一大批科研人才投入其中。短短两年时间,周岱燕与李保国结下了“亦师亦友亦兄弟”的深厚情谊。这两年红树莓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技术、每一个产品,都凝结了李保国的心血和智慧。
2016年4月10日,当周岱燕第一时间接到李保国助手传来的噩耗时,顿时泪雨滂沱,悲戚难耐。手机两端同闻哭声,同哀共泣,其情难言。二人只言片语地相互劝慰,也显得那样苍白无助,竟一时语咽,任凭电波在时空间绵延……
4月12日,周岱燕送完李保国最后一程,返回邢台时已近黄昏,他呼唤着老友的名字,仿佛和他一起回到他们的红树莓基地。夜深了,基地的灯还亮着,透过明净的玻璃窗,他分明看到,李保国和他的学生们又在埋头工作了……
如今,李保国生前最为关切的红树莓新品种研制攻关已进入冲刺阶段。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保国一号”“保国二号”即将面世……
六
“清明小长假,李教授就没有休息,还在邢台谋划岗底的太行生态大花园、苹果深加工项目,没想到这才几天工夫,就再也见不到他了。我觉得,李教授他就是累死的!”杨双牛双眼噙满泪水,伤心不已。
“李老师用科技帮助前南峪脱贫致富,30多年扎根太行山,为前南峪人民作出的贡献,俺们永世不忘。”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党委书记郭天林语声里伴着啜泣。
云幕低垂,太行静默。
邢台、石家庄、保定,惊悉李保国去世消息的人们纷纷自发聚到一起,组织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缅怀这位以身报国的“太行新愚公”。
自4月10日凌晨李保国离世,许多人一早就自发从各地赶来,敬送来的花圈、花篮,从他家绵延到千米之外。12日上午10时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前来为他送别的干部群众达到上万名。
岗底村的农民王海奎12日凌晨3时起床,带着病体乘大巴一路颠簸而来,就为送一程10多年来帮他致富的“邻居老李”。
杨双牛泣不成声:“李老师,我们还等着您的项目报告呢,说好了的事你还没办就走了。你可不是说话不算数的人,怎么这次食言了。”
在焦裕禄的故乡xx省xx市博山区,刘xx的名字近来被广为传颂。任驻村“第一书记”4年来,他真心真情为百姓,先后带领两个贫困村走上致富路。老百姓也把他当亲人:70多岁的老大爷自愿为他翻山越岭寻药治病;80多岁的老大娘把年货留到快发霉也要等着给他……
村民说他是松穷土、啃穷根的蚯蚓
2012年4月里的一天上午,博山区池上镇上小峰村村支书牛占月来到镇里,迎接驻村“第一书记”刘xx。看着这个身材清瘦、头发泛白的“小老头”,他有些失望,心里嘀咕“咋就不派个年轻能干的来哩”。
而作为xx市委政策研究室下派驻村的扶贫干部,刘xx当时心里也泛着一丝不安。上小峰村地处鲁山深处,人均耕地不到半亩,205户村民中,仅贫困户就有114户。49岁的他,在亲友的不解与质疑声中,自己选择来驻村,又能否为村民们趟出一条致富路?
到村后半个多月,刘xx就把村里住户走访了个遍,探讨发展思路,最终商定产业扶贫是带领村民奔小康的关键路径,并决定先建山泉水加工厂。2013年3月份,清冽的泉水打了出来,村民们也欢呼了起来,不仅近10名村民在水厂里实现了就业,村集体也“破天荒”地有了每年5万元的固定收入。
要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还需更大的产业支撑。经过一番详细的考察论证,刘xx和村两委决定充分利用村里山清水秀的资源和背靠鲁山的优势,发展旅游项目。他们利用中央财政10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并吸收村民及其他社会资本入股成立旅游公司,243名贫困户成员每人拥有4100余元的股份,开办农家乐。
期间,刘xx跑了市里几十个部门,了解政策、探讨思路、借鉴经验,市里村里之间不知跑了多少趟,每一次需要倒4次车,耗时大半天时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红灯笼挂了起来,农家乐火了起来。去年“十一”期间,游客爆满。“今年每位贫困村民股东分红至少能达到1000多元。”牛占月说。记者在村头的农家乐项目看到,一排排精致的小竹屋是游客就餐区,一个个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是客房,而旁边的溪水潺潺,水清潭碧,到处是一番清新雅致的景象。
2015年6月,驻村期满本可调回市里的刘xx,又主动请缨赴市级贫困村博山区西沙井村任“第一书记”。不久,刘xx和村委以及省里农业专家商讨,确定了建设白莲藕种植基地和优质果品基地的“一体两翼”发展思路,村民们积极性很高。“刘书记来了,思路也来了,我这个书记现在干得特有劲。”西沙井村支部书记魏绍德说。
现在村民们说起刘xx,有人说他是致富带头人,有人把他比喻成老黄牛,也有村民把他比作蚯蚓:“他就是这块贫困土地上的蚯蚓,松了贫困的土,啃掉了贫困的根。”
“身上没有土、脚上没有泥,不是合格的基层干部”
“干什么工作,当事业来做都做得成;干什么职务,当官儿做都做不久。”这两句话,写在刘xx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也是他工作作风与心态的一个写照。
每个月在村里住25天左右,有时甚至几个月才回一次家。驻村之初,他把每家多少人、有什么收入、子女在哪儿工作、经济条件如何、需要解决哪些困难,都一一记在本子上、印在心里,最终落在行动上。
刘xx刚到村不久,村里正在建设的两座拦河坝遇到资金问题水泥供应不上。他紧急和单位沟通,两天时间35吨水泥运到了村里。村里老人无煤取暖,刘xx立即去买煤,并联系单位为村里贫困户买来10吨煤;老人病痛难耐,他立即到城里买来急用药;为生活不便的老人购置轮椅、配置老花镜,为村民们解决校车问题……同时,通过积极争取资金改造村里道路和电网、打深水井、安装太阳能路灯、建农家书屋……他做的这一切,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身上没有土、脚上没有泥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分析素材,不是合格的基层干部”。刘xx说,党员干部就是要为老百姓做实事,他最不愿看到有些干部“就是这样,多年来都这样”的麻木心态。
去年11月份,xx市委书记王浩到村里调研时,临时决定到刘xx的住处看看,发现桌子上放着半碗面条和半块咸菜,原来刘xx早上紧急到村民家里协调纠纷,没吃完饭就跑了过去。“从他身上,看到了严实作风、百姓情怀和吃苦奉献精神。”王浩说,他不仅让派驻村发生了大变化,就这种工作精神、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就足以让人感动和学习。
43个红手印留“亲人”
按照xx市的规定,“第一书记”可一年一轮换。2014年4月,听说刘xx要被轮换离开,村民们都舍不得。于是牛占月想了个办法,请村里老教师写了一封挽留信。信上写道:“全体党员和村民恳请领导将刘书记留在我们村继续担任第一书记。”因信纸空间有限,党员和村民代表就代表全体村民,按下了43个鲜红的手印。
去年4月村民又写了挽留信,但无奈驻村的最长时限已到。刘xx虽然离开上小峰村,可与百姓结下的这份情,上小峰村的村民说,这一辈子都忘不了。
近日,记者与刘xx来到上小峰村85岁的任学美家,她用哆嗦的手恨不得把家里所有的好吃的都拿出来,瓜子、饼干、桔子、花生、有些皱巴的苹果,甚至是半米多长的南瓜都拿了出来,“刘书记比亲儿子还亲啊”。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你对老百姓亲,他们就会对你更亲。”刘xx说。
如今上小峰村所在的池上镇十几个村庄,凭借鲁山景色、桃花山谷、齐长城古村落,农家乐旅游品牌已越叫越响,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致富路。53岁的刘xx现在也更忙了,连自家孩子的婚礼都无暇操持。“看着村子一点点变了模样,莫大的欣慰和自豪,扶贫工作真的会干上瘾。”刘xx说。
篇二:“时代楷模”的平凡大事业
说起崔xx,很多人并不熟悉,但一定用过他创办的亨通集团所生产的产品,比如用电和上网的必需材质——电缆、光纤和光缆。这个中等个子的退伍军人,从江苏吴江的乡村起步,历经25年艰辛创业路,打造出了拥有50家全资及控股公司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亨通集团,并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企100强、全球光纤通信前3强。
这个农民的儿子荣誉等身,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中华慈善奖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崔xx连连摆手,认为自己“实在太平凡”。
每天“烧钱”50万元的决心[转自第一公文网:gongwen.1kejian.com]
在亨通光通信科技园的展厅展示架上,聚光灯打在了一根近6米长、碗口粗的“玻璃棒”上。“玻璃棒”看似平淡无奇,但纯度极高。一根最长可以拉出1.5万芯公里的光纤,相当于北京和上海之间5个多来回。拉出的光纤每根外径只有125微米,8个芯层合起来才有一根头发粗。全世界能够自主研发这种“玻璃棒”的只有5个国家。
这种“玻璃棒”叫光纤预制棒,简称光棒,是生产光纤的原料。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开始研制,然而历经20多年都没有成功。光棒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中国制造光纤光缆的“脖子”被死死卡住,市场、价格自然都没有发言权。
21世纪初的亨通集团,初具规模。为了公司发展,必须拿到这项核心技术。崔xx曾带领团队创造了一个星期绕地球一圈、考察5个国家的纪录。经苦苦交涉,日本一家公司同意让他们隔着很远距离看。崔xx感叹道:“技术在别人手里,只能看别人脸色,我们哪一天有自己的光棒了,也就圆梦了。
崔xx请来了行业内的顶尖专家,提出要自己研发生产光棒。然而,研发之路充满坎坷。研发团队不断消化改造装备,不断更换材料、调整参数。平均每天的研发成本高达50万元,压力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加大。然而自从作出研发决定后,崔xx却再也没有进过科研大楼的门。“对技术研发人员要充分信任,给他们营造宽松的研发氛围和环境。”崔xx说。[转自第一公文网:gongwen.1kejian.com]
1200天后,崔xx办公室的大门被研发人员推开了。这个总投资6亿元的科研项目被攻克,亨通成为中国唯一掌握光棒尖端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企业。自主研发的光棒,将光纤价格拉低了90%以上,为中国百姓光纤到户、宽带中国、“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骨子里想要的“闯大业”
20世纪80年代初,崔xx从部队退伍后投身商海,在浙江承包了一家企业。事业蒸蒸日上,当时的崔xx年收入已经达到了几十万元。
这时,老家吴江七都乡党委书记“三顾茅庐”,邀请他回乡担任濒临倒闭的吴江七都丝织服装厂厂长。“我是一名党员,现在组织上让我回去建设家乡,我不能回绝!”崔xx说。返回家乡后,崔xx一头扎进丝织服装厂,几个月后,丝织服装厂扭亏为盈。
正当崔xx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乡党委决定调他到当地投资最大但亏损严重的乳胶手套厂当厂长。崔xx又只用了不到半年,便扭转乾坤。但后来因为国际市场的变化,全部依靠国外市场的乳胶手套厂经营陷入绝境。出路在哪里?绝望之中,崔xx忽然想起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国外光电缆产业方兴未艾,他便突发奇想:自己当过通信兵,对电缆材料略知一些。如果将目标瞄准通信行业,或许能绝处逢生。
经过细致调研与分析,崔xx最终下定决心,开始筹办七都通信电缆厂。1991年,电缆不要说在吴江,在全国也是刚刚起步。当年6月,江苏通信电缆厂吴江分厂挂牌成立。同年,第一根电缆成功下线,年销售额达450万元,创利税87万元。
随着时间推移,国内电缆行业逐渐红火起来,崔xx又将目光投向了光缆。他费尽周折,搭上了武汉邮电科学院的技术“高梯”,兴建了长江光缆联合公司,并选派优秀员工学习最新技术。当年华东地区第一根合格的光缆,成功诞生在崔xx的厂里。
1995年年底,江苏亨通集团公司成功组建,通信线缆产销量全国第一。2003年,光缆产销量国内第二,亨通光电在上海证交所成功上市。
看着世界地图走出去
在亨通集团总部大楼展厅的墙上,一幅巨大的亨通国际化版图引人注目。崔xx制定了国际化“三部曲”。第一步是市场国际化,先把产品打出去;第二步是资本国际化,在当地建生产研发基地,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充分融入当地市场;第三步是品牌国际化。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很多企业在国际市场打了退堂鼓。崔xx反而更加坚定:“国内市场打的是阵地战,打下了就不能丢。国际市场打的是攻坚战,别人退出之时就是我们进入之际。”
2010年底,从巴西传来好消息:全长1100公里、输送能力4000MW的500kV亚马孙河大跨越输电线路技术难题,被亨通解决了。该工程自启动以来,曾多方寻求欧美日世界著名公司为其解决大跨越、重雷区技术问题,但都没有得到承诺性答复。亨通人通过几十次理论验算和模拟试验,凭借全球最长跨度、最大截面的亨通造OPGW,解决了这一工程难题。
随着国家战略逐渐落地,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为亨通国际化带来了重大发展契机。崔xx表示,“一带一路”区域内各国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目前绝大多数沿线国家,仍处于3G甚至2G的移动通信水平,宽带光纤到户的普及率也普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目前,亨通已在全球建立了七大研发产业基地,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公司,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商标注册,相继通过美国UL、挪威、英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国际认证,产品及服务覆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创业到创新、从制造到创造,30年来,崔xx带领亨通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他力主亨通研发光棒,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中国赢得了世界话语权;他带领亨通开发出国际领先水平的最大容量、最快速率、最低损耗光纤;自主研发的航空航天、军工装备特种光纤、光纤导航系统,一次次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这个退伍军人满腔热血、敢闯大业,将一个乡镇企业发展成了国际光电通信行业的“航空母舰”。
篇三:柴生芳同志事迹材料
柴生芳,男,汉族,中共党员。1990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考古专业。1997年5月至2002年10月,赴日本国立神户大学留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90年7月参加工作后,相继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省委办公厅调研处、陇西县政府、安定区政府、临洮县政府工作,历任副县长、副区长、县长。2014年8月15日凌晨,柴生芳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诱发心源性猝死,在办公室休息时不幸去世,年仅45岁。
从贫寒出身到踏入燕园,从西北考古到东渡求学,从省城工作到赴定西基层,柴生芳的人生轨迹,是来自群众又走向群众的过程,是学成后离老百姓越来越近、最终融入其中的一条回归线。他所走过的每一步,都饱含着一个农民儿子和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品质。
他是胸怀抱负的爱国青年
柴生芳1969年出生于甘肃庆阳宁县一个农村家庭。自幼聪颖勤奋的他,是四乡八里十分有名的好学生。家庭经济的困难激励他更加发奋地读书,1986年高考,他以庆阳地区文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考古专业。在那里,他度过了四年充实而美好的大学时光,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成为老师、同学眼中积极、刻苦、朴实,有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好学生。
毕业后,柴生芳被分配到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在这里他迅速成为重要的业务骨干,参加过不少重要的考古发掘和研究。1997年5月,柴生芳从考古所停薪留职,赴日本自费留学。到日本后,他边辛苦打工,边刻苦学习,凭着顽强和勤奋,获得了神户大学艺术史学专业硕士和文化结构专业博士学位。其间,他仅用了2年时间,就取得博士学位。这在日本极其罕见,因为,一般需要3到7年。
在日期间,即便学习非常紧张,生活十分艰苦,柴生芳仍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参与社会活动。1998年他当选为神户地区中国留学生学友会副会长,2000年当选为会长,以及神户地区华侨总会理事。他先后成功组织了长江流域大水灾、台湾地区大地震的募捐活动,组织了留学生集会抗议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南京大屠杀等重大活动。他发起开展了“敦煌·丝绸之路的伙伴们”植树活动,组织日本神户华侨总会“中国西部大开发考察团”赴甘肃考察。
在日本,文化结构是研究前景非常看好的学科之一。加上柴生芳在神户中国留学生时期的工作成绩显著,毕业前夕邀请他继续留在日本就职的朋友很多,神户大学也希望他留校。但是柴生芳心里放不下祖国,更放不下家乡。面对同样来自北京、上海、澳门、香港等地的邀请和优厚待遇,柴生芳不为所动,毅然回到生他养他的黄土地。
他是知民意暖民心的海归博士
2002年10月,在留学回国后不久,柴生芳进入甘肃省委办公厅调研处工作。在调研处,他政治立场坚定,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200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工作上,紧紧围绕办公厅工作部署和调研处具体安排,兢兢业业,尽心竭力,经常加班加点,高效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作风朴实,团结同志,光明正派。2003年被省委办公厅评为优秀工作者。
2006年,柴生芳主动请缨到“苦瘠甲于天下”的定西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在这里,他实现理想抱负、施展个人才华有了更加直接而广阔的空间。他沉下心来,一干就是八年。
做普通人,主动融入百姓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了解百姓,知其所想、急其所急。这一点,柴生芳倾其全力去做了。当选县长的第一天,他就立下规矩:开门办公。每天八点钟,只要在办公室,就敞开屋门,请老百姓随便进入。对他来说,群众来说事情,这是“送上门的社情民意”、“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和“送上门的发展点子”。在开门办公的同时,柴生芳更多的时候是主动走出去,一有空闲就奔赴田间地头,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出门招商、回家下乡”成了他工作的常态。在临洮工作的三年里,他几乎跑遍了全县300多个行政村,写下了29本工作日记。记下了所走过的每一个乡镇、村社和困难群众的情况,以及听到的意见建议和他对发展的思考。他围绕落实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根据调研情况将所有村分为扶贫示范村和潜力村两种类型,标明发展方向,制作成地图挂在办公室的墙上,天天研究、时时琢磨,逐步形成了精准扶贫的思路。正因为他的努力,临洮县被省上确定为“精准扶贫示范县”。
他常说,“干公事,民生是底线”。为此,柴生芳始终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作为自己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遗余力推进各项民生实事的落实。针对多年来城区供热矛盾突出、群众意见大先进典型事迹材料、上访人数多的问题,在县财政十分拮据的情况下,他顶住压力,力排众议,千方百计筹资融资,实施了城市集中供热项目。这是临洮历史上单体工程投资最大的城建项目,总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惠及城区住户3万多户、10多万群众,得到了全县一致好评。
他心里装着全县的民生大事,也装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帮扶对象的“小事”。苟家山村是临洮县北部最偏僻、最贫困的村子之一,人均收入仅有1500多元。最初确定县领导联系村时,柴生芳自己“挑”了这个村。两年下来,他帮助联系村硬化道路5.3公里,改造修缮了村小学,新建了村卫生室和文化室,修建了拦水坝,改造危房21户。在他的引导帮助下,几十座养殖暖棚修起来了,中药材种植面积从几十亩增加到上千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了。
他是实打实破难题的实干县长
在定西的八年,柴生芳先后在陇西县、安定区、临洮县担任领导职务,分管过工业、交通、商务、文化、旅游、城建、执法、环保、开发区建设等工作。最多的时候在安定区,他分管17个部门和单位,工作异常忙碌。但无论多忙,他总是践行着“出门招商、回家下乡”和“开门办公、马上就办”的工作方法,得到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在陇西,他参与筹建了陇西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引进了总投资13.5亿元的李氏文化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在安定,他推进了安定工业园、定西现代物流园、定西马铃薯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促成了中国(定西)西部汽车城、远梦建材城等项目的签约落地。在临洮,他主持推进百万亩土地整理、城区管道燃气输配工程等一大批项目,临洮军民合用机场、洮河大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等99个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列入“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等国家和省市规划。一个个项目,就是一个个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就是一条条造福百姓的福泽之水。
他坚持今日事、今日毕,经常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临洮县政府多人回忆说,经常能看见柴县长办公室里凌晨12时以后还亮着灯。平时的工作中,除了外出考察、下乡调研和公务接待以外,其他时间他始终坚持吃在单位、住在单位、干在单位,单位安排的集体公寓几乎就没有住过,全身心地扑在了工作上。
解决发展难题,造福临洮百姓,是柴生芳最大的心愿,也是他从副县长到县长几年里操心用力最多的地方。在他的努力下,临洮跻身“六盘山片区交通扶贫攻坚示范试点县”之列,争取到1173.3公里的农村公路改造项目,相当于前几十年公路建设的总和。在他的带领下,实施了西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所有行政村、自然村可达到自来水管网全覆盖,入户率70%以上,基本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为了解决贫困群众贷款难问题,他反复协调与甘肃银行签订了15亿元的金融扶贫战略协议,创造了以农业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统贷统还、群众分散使用的贷款模式。抓危旧房改造,到中小学听课,解决低保发放不公,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实事,为他赢得了“实干县长”的美誉。
作为县政府党组书记,柴生芳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了“白天干工作、晚上集中学”的要求,先后组织县政府党组集中学习13次。他带着虚心广泛征求对政府工作和自己“四风”方面的意见建议,坚持自己逐字逐句撰写修改对照检查材料,累计修改14稿。在查摆问题环节,他针对大家对县政府工作提出的176条意见建议,带头深入剖析,主动揭短亮丑,列出了详实而又可行的整改措施。他下乡进村调研更多了,项目建设一线督导更勤了,开会时间更短了,工作节奏更快了,他把整改的承诺无声而又自觉地落实到了自己的实际行动上。在他的亲自协调推动下,一批群众反映上来的突出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柴生芳经常强调,要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不要以会议落实会议。秉持着这一理念,8月14日夜,柴生芳将两个月的县政府常务会议合并在了一起。这次连夜召开的会议,研究了全县双联行动开展以来重点帮扶单位帮扶情况进展、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筹建综合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成立县第三实验小学等22个重大议题。“这些事情都要抓紧办,不能拖,拖了影响全县发展,拖了对不起全县老百姓的期望。”柴生芳就是这样加班加点、拼命工作,全然不顾自己当天已连续工作17.5个小时,也全然不顾10天前医生已诊断他患有睡眠重度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告诫他病情严重一定要立即治疗。
他是拒浊富守节操的人民公仆
柴生芳对自己要求很严,从不接受他人财物,甚至使人觉得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他经常说:“如果我爱财,我就不从国外回来了。”他坐的车上,除了雨鞋、雨衣、草帽、茶杯、笔记本外,再无他物。柴生芳反复叮嘱妻子祁雪莉:“随便收别人的东西,咱们就离婚”。这个底线,他俩一直在坚守。“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这是柴生芳的座右铭,更是他对清白做人、清廉为政的恪守。他始终坚持吃在食堂、住办公室,单位统一安排的公寓几乎就没住过。他说,“一个人,一张床,吃住在单位,工作生活都方便。住那么大房子,太浪费了。”
到村上调研,他经常自带馍馍和水,有时候入户路远不能回县城时,就到附近村民家吃顿家常饭,临走时总是不忘支付饭钱。
在生活中,他是个十分朴素的人,习惯于让妻子把破了的衬衫袖口、领子修补了再穿。他长期在外工作,母亲去世多年,父亲与哥哥一起生活,他们家的房子一到雨天就会漏水,至今也没有来得及翻修。
在柴生芳的每一本笔记本扉页上,都写着“此木生芳”四个字。他曾多次向周围朋友说,此木生芳,那一定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才好。这个看似朴素,却折射出对自身使命很高定位的追求,就是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他用一生去践行了这个要求,做得朴实无华却又轰轰烈烈。
他去世后,多家媒体对他的先进事迹作了宣传报道,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央领导同志高度关注,分别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深度挖掘先进事迹,加大力度进行宣传。中央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对做好这一典型宣传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中央宣传部确定他为全国“时代楷模”,是“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优秀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及时做出批示,要求树立典型、深入挖掘、广泛宣传。8月26日,中共甘肃省委决定,追授柴生芳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向柴生芳同志学习。
篇四:李保国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李保国真的走了?!
跟邢台市南和县“中国树莓谷”产业园负责人通完最后一个电话,他只睡了两个小时——就再没醒来。
他的手机还是响铃不断——那些还想向他咨询果树种植技术的太行山老乡们不知道,那热情又利落的声音,他们已再也不能听见。
他的电脑里,还有没写完的论文;他的办公桌上,没完成的农业项目规划和正在批改的学生作业依然静静摊开——然而,它们都等不到了,等不到那个见缝插针的人了,等不到那个字斟句酌的人了,等不到那个出了名严格的人再来了……
一定是他太累了,想歇歇。
是的,他是该歇一歇了。他来不及告别,就把一身疲惫和劳累抛却,匆匆而去,未曾留下半句话。
2016年4月10日凌晨,阳光依然灿烂,春风依然和煦,姹紫嫣红的春花依旧,而李保国却悄悄地走了。他又去看他难以割舍的太行山了,他又去看那漫山遍野的果园了,他又去看他相濡以沫的老区乡亲们了……
走遍太行山的旮旮旯旯,随手指向一片果园,他都能脱口说出是谁家的。
从邢台县前南峪村到内丘县岗底村,从临城县凤凰岭再到平山县葫芦峪,每道沟沟坎坎都留下他的足迹。
绵延80公里的燕赵太行山区,成千上万的农民兄弟都是他的朋友。
有人把他誉为百姓心中的“科技财神”,引领大家摘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
有人把他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愣是把世代寸草不生的荒山秃岭改造成了硕果累累的林果基地。
在大学校园里,在各地讲台上,他是教授、博士生导师。可到了太行山区的村庄里,他就成了地地道道备受尊敬的“农民教授”“土专家”。尘土飞扬的荒坡秃岭、田间地头,就是他30多年最为珍视的课堂。
他30多年如一日,扎根山区,为农民举办各种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推广了36项林业技术,先后完成28项山区开发研究成果,直接帮扶100余个村庄,累计增加农业产值超过35亿元,使贫瘠山沟里的10多万名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
他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和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他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用实际行动把最好的“论文”写在了巍巍太行山上!
他生就一副朴实之相,纵使光环满身,脚踩的依然是太行沙石和燕赵故土,手拿的依然是钢锯和剪刀。
一
“你用科技的力量,把荒山秃岭丢进历史,把绿水青山留给未来;你用责任和担当,让贫穷困苦成为过去,让富裕文明变成现实。”
2015年12月16日晚,“燕赵楷模发布厅”节目在河北电视台现场录制,主持人采访李保国的先进事迹后,用充满深情的声音,宣读了以上颁奖词。中共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田向利登台为他献花并颁奖。台下观众被他的事迹感动,掌声雷鸣般响彻演播大厅。
现场熟悉李保国的人却有点诧异:“李保国咋变了模样?”
原来,一向穿着随意、不注重打扮的李保国,今天却像“大姑娘上轿”一样好好打扮了一番。他刮净胡子,理了发,还穿着一件崭新的白衬衣,那是录像前一天晚上妻子郭素萍临时给他买的。这么多年,李保国身上常穿的都是劳保迷彩服和那件破旧的深灰色大袄,最好的衣服也只是一件红色运动服。
李保国诙谐地说:“俺本来脸就黑防汛典型事迹报告【精选2篇】,再穿件白衬衣,岂不显得脸更黑!”导演为了追求录制效果,希望李保国最好能系上一条领带,被他拒绝了:“系那玩意儿干啥?束缚得很,纯属多余!”他坚持还是不系为好,自然而然。导演终是拗不过他。
在日常生活中,李保国就是这样一位不注重仪表,甚至偶尔显得有些邋遢的人。
可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他却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走在农业科技的最前沿,引领着农业林业发展的最新潮流。
正是这两点颇具意味的反差,让大家几乎异口同声称呼他“农民教授”。
二
1981年,李保国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上班仅十几天的他就响应学校号召,离开校园一头扎进太行山,搞起山区开发研究,承担起山区开发与经济林栽培技术推广工作。从此,李保国便与大山结下不解之缘。
初到邢台县前南峪村,乡亲们见到李保国不由惊讶起来:“这个人真土,咋看咋不像个大学教师哩!”“以前来咱们村里讲授技术的,可都是头发梳得溜光,皮鞋擦得锃亮,穿西装,打领带,这个人咋这么土哩?”在村民们的一片疑惑声中,李保国走进他们中间,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治山富山之路。
李保国深知,农民兄弟与他这样的大学老师之间必然存在某些隔阂。只有首先消除这些隔阂,真正走进他们心里,才能更好开展工作。他认为自己长得又黑又土气,反倒容易跟乡亲们拉近距离。
但光靠形象取得老百姓的信任还不够。还要靠真本事,那就是教会农民靠科技手段管理好自家的果树和林木,使他们在短时间内增收、致富,这才是令老百姓真正信服的“砝码”。老百姓服气,才会全力支持自己,太行山区全面脱贫的宏伟计划才会逐步实现。
李保国总结:“迎着农民的需求找课题,农业科研才有生命力。”他常对河北农大课题组同事说:“让农民亲近科技、掌握科技,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要学会当农民。”
前南峪村一带多是光秃的石头山,就连野生灌木也因缺少水土滋养,生长得低矮瘦小。这里的山体现了太行山的普遍特点:土层薄、不涵水,土壤瘠薄、有机质少,再加上干旱少雨,基本上“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
为了摸清当地山区的“脾气秉性”,解决种树难题,李保国起早贪黑,白天跑遍山上的沟沟坎坎,晚上点着油灯彻夜研读,分析数据,寻求破解之道。“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吃干粮”一度成了他的生活常态。有时,他还把乡亲邀到自己的临时住所里,促膝长谈,虚心请教。制约山区经济果林业发展的瓶颈逐渐露出水面,让树木存活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厚土层。可土又从何而来?如何保证加厚的土层不被雨水冲蚀?随之而来的一个个难题又摆在面前。他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在白天的翻山越岭中,在夜晚的油灯下,他的思索没有停止过。
时间不长,李保国根据当地实际,联想外地治山经验和教训,大胆提出了“聚集土壤,聚集径流”的治山方略。就是自山脚底部沿坡而上每隔四五米跨度左右各开挖一条沟,一下雨,山上的水就会顺坡而下流到沟里;再把山体表层的土统一收集到沟里面,这样就达到了有土、有水的目的。
通过“双聚”措施,前南峪村的山土厚了、水多了,树木栽植成活率从原来的10%一跃达到90%。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治理,前南峪村的沟沟壑壑呈现“洋槐头、果树腰”,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1996年,50年一遇的大暴雨重创了邢台西部山区,前南峪村却丝毫未受影响,一草一木皆无恙。如今的前南峪村,林木覆盖率高达90.7%,获“全球生态环境建设500佳”提名奖,当地百姓人均年收入达1.06万元。
邢台市临城县凤凰岭地处干旱的太行山丘陵地区,鹅卵石密布,干旱缺水,开发难度大。这里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种树,种了死,死了种,再种再死。
李保国通过采样分析发现,满山岗的乱石滩下都是强碱性的礓石层。乱石滩本来就不存水,礓石层又对植物根部破坏严重,树根本活不成。
在李保国的指导下,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带头在凤凰岭干旱丘陵岗地开辟了治理战场。他们“挖走鹅卵石、打破礓石层、开沟建立保水层、聚水节水保水”,通过一系列治理,成功种植了薄皮核桃,使历史上的荒岗披上了绿装。很快,这些技术成果被广大荒岗丘陵区的农民复制推广,仅邢台市薄皮核桃种植就发展到60万亩,年产值超过20亿元。
三
2015年12月10日傍晚,常年在外奔波的李保国风尘仆仆回到家中,他兴奋地抱起小孙子亲吻时,却被一声“你是爷爷吗?”的生分质疑击痛心房,这个硬汉落泪了。
想起孙子那皱起的眉头,紧绷的小脸,稚嫩的童声,李保国心里横竖不是滋味,双眸噙满愧疚。
“我最对不起的就是这个家。没有老伴和孩子们的理解和支持,我啥也干不成!”
当年从邢台山区回保定看望孩子和老人,至少要赶3个小时的汽车,再转乘7个小时的火车,经过10个小时的辗转颠簸才能到家。因路途遥远,工作太忙,李保国根本无暇顾及远在保定的家。
1983年李保国在前南峪村搞小流域治理时,儿子李东奇刚满一岁。在后来的日子里,前南峪人给李东奇起了个小名就叫“小流域”。小流域治理好了,可“小流域”却真的变成了这里地道的山里娃,一张嘴满口流利的山根话。
为了绿山富民,李保国为山区付出越多,亏欠家里的也就越来越多。
李保国的妻子郭素萍也在河北农大工作,当年也是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每每谈到跟着李保国辗转迁居于山区各地的经历时,郭素萍总不免生出诸多感慨。她说当年最对不住的是自己的老母亲,母亲岁数大了,需要照顾,可李保国工作起来不要命,也同样需要照顾。不得已,她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让老母亲和“小流域”跟上自己,同李保国一起到山里居住。可这一住就是4年多。
郭素萍常常跟着李保国一起在山里奔波,每天忙碌不停,经常过午贪黑,错过饭点。疲劳和困倦常在此时结伴袭来,李保国走上车朝座椅上一靠,“呼噜”一觉,哪里还顾得吃东西。郭素萍有时也顾不得吃饭,但始终不曾忘记叮嘱丈夫吃药。
去年冬季,李保国再次来到前南峪村指导果农剪枝。午饭后,他来到一处高坡,指着山脚下那排破旧低矮的石板房说:“这是当年我们住的地方,这些房子过去都是村子里喂牲口的地方,老百姓都没住过。可我为了让乡亲们信任我,就住在这里。”李保国边说边凝望着坡底。
“你还别说,这些房子说不定以后还真成文物了呢!”
李保国呵呵地笑出声来,笑得很爽朗。风吹乱了他的头发,黝黑的脸庞显得格外清朗。
四
李保国近年常说:“国家给我发着工资,一个月八九千元,吃喝不愁——这么多年,名、利,我没追求过,到最后我都得到了。我相信,你只要干点事就行了,终究会有人认可。”
李保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淡泊名利,安于奉献;一心干事,别无杂念。
有人曾问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你们一年给李保国多少钱?”杨双牛说:“许多人都问过我这同一个问题,都觉得我不给李老师钱,他就不会这么卖力地在村里搞服务。”
“其实,李老师根本不缺钱,但他又没钱!他在岗底搞技术服务,不仅有课题经费,还有项目经费,少则几万、几十万,多则上百万。可这钱一分也不属于他个人,一分一厘都要用到科研课题和扶贫正道上。”杨双牛十分了解李保国,对于别人的误会和诘问,他感觉有些不解和气愤。
李保国与杨双牛也推心置腹,无话不说,“我李保国在课题和项目资金上绝对是个‘铁公鸡’。钱经我手不假,我只是个‘过路财神’。凡经我手的课题费、项目费,谁要想打歪主意,没门!”事实就是如此,他无论在哪里搞服务,既不拿工资,也不占股份,不但自己不挣钱,有时还倒贴经费。
“不为钱来,农民才信你,才听你的。”李保国说。
当年在岗底村推广苹果套袋技术时,多数老百姓起初并不买账。“很好的苹果套个袋子,不透气不着光,烂了咋办?”果农有顾虑,李保国不争辩,他赔着钱给技术打包票,自己拿出5万元买了30多万个苹果袋,开始在农民果园搞试验。他还许诺:“套袋减了产,赔了是我的,赚了是大家的。”秋后一比,农民信服了,套过袋的苹果一只能卖50元,当场就有果品商订购。套袋技术从此迅速推广开来。后来,依靠李保国独创的128道标准化生产工序,岗底村的“富岗”苹果,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创造出一只苹果卖到100元的神话。
李保国活着的时候,前南峪村民把他奉为恩人,把他一心为民的事迹刻成碑文,矗立在村口;岗底村改革开放30周年成果展示厅里,一共五个部分的展板,四部分里有李保国的身影……
这种来自农民兄弟的热情、尊敬和爱戴,最打动李保国。
有一次,李保国行车至内丘县摩天岭村时遇上交通堵塞,进退不得。村民们听说他急着回保定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一位老乡喊道:“把我家院墙推倒,让李老师的车过去!”不容阻拦,几个人一拥而上,三下五除二将路边那个农家院完整的土坯墙扒开三米多宽的缺口,让李保国的车顺利通过。
“每当想起这些,我的心中就涌起一股热流。为了这些农民兄弟的真情,我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和能量全部贡献出来。”李保国真诚地说,“做老百姓喜爱的‘农民教授’,我值了!”
2015年,李保国57岁。有记者在随他进山的路上问他:“想过以后再做点什么,过什么样的日子吗?”
“我已经习惯了山里的生活。到时候,也许就和老伴儿找个小山村住下,做太行山上一棵树。”李保国双手紧攥一下方向盘,轻踩一脚油门,车在山路上飞驰起来。窗外飘过的那流淌不息的绿色,才是他心底的挚爱。
“我的根,永远扎在这里。”李保国慨叹一声,黝黑的脸庞上浮出那熟悉的憨厚笑意,随着车子在山路上颠簸,荡漾着、荡漾着……
五
被誉为“黄金水果”的红树莓,果实为聚合浆果,柔嫩多汁,营养丰富,兼具止渴、祛痰、解毒等功效,可深加工为树莓酒、树莓饮料和口服液等,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2014年,红树莓做“媒”,把李保国和南和县“中国树莓谷”产业园董事长周岱燕二人牵到了一起。
经过实地考察研究,李保国决定把红树莓列入他的课题组重点科技项目,给予全力技术支持,并作为健康产业实干一场。因此,红树莓项目也成了李保国生命中最后两年内投入精力最大的项目。
从结缘红树莓那天开始,直到他离世,这两年的时间里,不管多忙多累,李保国几乎每周都要独自驱车200多公里以上,从行踪不定的外地来到南和县红树莓基地,用自己的知识技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帮助搭建高水准红树莓技术平台,李保国热心且无偿地调动和提供了很多宝贵资源,帮助联系了一大批科研人才投入其中。短短两年时间,周岱燕与李保国结下了“亦师亦友亦兄弟”的深厚情谊。这两年红树莓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技术、每一个产品,都凝结了李保国的心血和智慧。
2016年4月10日,当周岱燕第一时间接到李保国助手传来的噩耗时,顿时泪雨滂沱,悲戚难耐。手机两端同闻哭声,同哀共泣,其情难言。二人只言片语地相互劝慰,也显得那样苍白无助,竟一时语咽,任凭电波在时空间绵延……
4月12日,周岱燕送完李保国最后一程,返回邢台时已近黄昏,他呼唤着老友的名字,仿佛和他一起回到他们的红树莓基地。夜深了,基地的灯还亮着,透过明净的玻璃窗,他分明看到,李保国和他的学生们又在埋头工作了……
如今,李保国生前最为关切的红树莓新品种研制攻关已进入冲刺阶段。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保国一号”“保国二号”即将面世……
六
“清明小长假,李教授就没有休息,还在邢台谋划岗底的太行生态大花园、苹果深加工项目,没想到这才几天工夫,就再也见不到他了。我觉得,李教授他就是累死的!”杨双牛双眼噙满泪水,伤心不已。
“李老师用科技帮助前南峪脱贫致富,30多年扎根太行山,为前南峪人民作出的贡献,俺们永世不忘。”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党委书记郭天林语声里伴着啜泣。
云幕低垂,太行静默。
邢台、石家庄、保定,惊悉李保国去世消息的人们纷纷自发聚到一起,组织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缅怀这位以身报国的“太行新愚公”。
自4月10日凌晨李保国离世,许多人一早就自发从各地赶来,敬送来的花圈、花篮,从他家绵延到千米之外。12日上午10时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前来为他送别的干部群众达到上万名。
岗底村的农民王海奎12日凌晨3时起床,带着病体乘大巴一路颠簸而来,就为送一程10多年来帮他致富的“邻居老李”。
杨双牛泣不成声:“李老师,我们还等着您的项目报告呢,说好了的事你还没办就走了。你可不是说话不算数的人,怎么这次食言了。”